牛犇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贝母花中生物碱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功效评价
- 贝母是具有多种功效的传统中药,近年来研究发现,贝母花主要生物碱成分与贝母鳞茎相近,且具有等同药理功效。为了进一步分析贝母花中生物碱,本文以贝母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贝母花中生物碱提取、分离、纯化功效评价研究,为贝母花的开发...
- 牛犇
- 关键词:生物碱纯化
- 果仁夹心调味海苔的研制被引量:5
- 2016年
-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探讨黄酒、酱油、增稠剂、淀粉糖及蔗糖的用量和比例,对调味液黏度和烤海苔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烤海苔调味液的最佳配比为:酱油100g、黄酒40g、增稠剂4%、淀粉糖100g/蔗糖40g。影响夹心海苔黏结程度的主次顺序:淀粉糖/蔗糖(D)〉增稠剂(C)〉黄酒(B)〉酱油(A);影响夹心海苔口感的主次顺序:酱油(A)=淀粉糖/蔗糖(D)〉黄酒(B)=增稠剂(C)。黏度显著分析表明:酱油F_(A1)〈黄酒F_(B1)〈增稠剂F_(C1)〈淀粉糖/蔗糖F_(D1)〈9.00,说明4种调料的黏合效果都不显著;口感显著分析表明:黄酒F_(B2)=增稠剂F_(C2)〈9.00,说明黄酒和增稠剂对口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酱油F_(A2)=淀粉糖/蔗糖F_(D2)〉19.00,说明酱油和糖对口感的调节作用非常显著。
- 牛犇刘青梅章雅琴杨性民卢超艳
- 关键词:紫菜果仁调味液黏度口感
- 响应面法优化贝母花中生物碱的提取被引量:2
- 2015年
- 以贝母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贝母花中生物碱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生物碱提取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1,乙醇浓度为62%,时间1.5 h,温度63℃。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提取量为0.067 2 mg/g,预测提取量为0.068 9 mg/g,拟合率为99%,与实际值非常吻合。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该模型P<0.000 1达到高度显著水平;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响应面分析中一次项乙醇浓度、温度极为显著;交互项料液比和乙醇浓度显著;二次项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都极为显著。
- 牛犇陈瑶杨性民刘青梅高娟
-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生物碱回流法
- 不同黏结剂对重组鱼糜质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单因子黏结剂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多因子黏结剂试验对重组鱼糜质构特性的研究,以探讨不同黏结剂对重组鱼糜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黏结剂试验中,除山梨糖醇外,不同黏结剂都显著改善重组鱼糜的组织结构,最佳添加量为大豆分离蛋白8%,玉米淀粉9%,山梨糖醇≤6%。L9(34)正交优化试验中,影响重组鱼糜质构特性能力的主次顺序为大豆分离蛋白质>山梨糖醇>谷氨酰胺转胺酶>玉米淀粉,各黏结剂的组合为A3B2C1D3时,即大豆蛋白6%、玉米淀粉10%、TG 0.8%,不添加山梨糖醇,重组鱼糜的质构特性较好。此外,低添加量黏结剂对重组鱼糜的风味无影响,当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在8%以上时鱼糜味较淡,玉米淀粉添加量在9%以上时淀粉味重。
- 牛犇陈瑶程可罗海波刘青梅
- 关键词:黏结剂质构特性
- 果仁夹心调味海苔的研制
- 2015年
-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黄酒、酱油、增稠剂、淀粉糖及蔗糖的用量和比例,对调味液粘度和烤海苔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烤海苔调味液的最佳配比为:酱油100g、黄酒40g、增稠剂4%、淀粉糖100 g/蔗糖40 g。影响夹心海苔粘结程度的主次顺序:淀粉糖/蔗糖(D) >增稠剂(C) >黄酒(B) >酱油(A);影响夹心海苔口感的主次顺序:酱油(A) = 淀粉糖/蔗糖(D) >黄酒(B) = 增稠剂(C)。粘度显著分析表明:酱油FA1 B1 C1 D1 B2 C2 A2 = 淀粉糖/蔗糖FD2 >19.00,说明酱油和糖对口感的调节作用非常显著。
- 牛犇刘青梅章雅琴杨性民卢超艳
- 关键词:紫菜果仁调味液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