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兰

作品数:13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大熊猫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2篇单胞菌
  • 2篇疫苗
  • 2篇气单胞菌
  • 2篇外衣
  • 2篇维氏气单胞菌
  • 2篇小鼠
  • 2篇PRRSV
  • 2篇HSP70
  • 2篇病原
  • 1篇新型疫苗
  • 1篇亚种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机构

  • 13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动物疫病与人...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保护大熊...

作者

  • 13篇左兰
  • 12篇颜其贵
  • 10篇雷燕
  • 9篇王旭
  • 4篇韩国全
  • 4篇冯迎春
  • 2篇万莉
  • 2篇郭万柱
  • 2篇曾晖
  • 2篇陈世界
  • 2篇王志彪
  • 2篇肖洋
  • 2篇任玉鹏
  • 1篇张和民
  • 1篇李德生
  • 1篇刘菲
  • 1篇舒蕾
  • 1篇郭玲
  • 1篇余秀梅
  • 1篇程渝

传媒

  • 6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猪业科学
  • 1篇养猪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熊猫源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2011年
为研究引起大熊猫脚掌化脓感染的原因,有效防治该病,对大熊猫感染部位的浓汁进行了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鉴定、兰氏分群以及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进行健康小鼠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分离到5株细菌,根据5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兰氏分群结果,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该分离菌对供试健康小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证实分离菌即为引起大熊猫脚掌化脓感染的病原菌。
王旭颜其贵陈世界张和民李德生王承东杨晓龙雷燕左兰
关键词:大熊猫停乳链球菌
携Hsp70序列的PRRSV GP5、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构建及其小鼠免疫实验研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以引起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在PRRSV结构基因中目前已知...
左兰
关键词:PRRSV核酸疫苗HSP70小鼠免疫
文献传递
一起育肥猪急性死亡病例的诊治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某规模化养殖场育肥猪急性死亡病例病料中检测猪瘟病毒(CFSV)、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毒(PCV)、乙脑病毒(JEV)、伪狂犬病毒(PRV),并进行细菌的分离,采用16s RNA对所分离的致病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病猪为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同时继发猪丹毒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致病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根据结果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处理后,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雷燕颜其贵韩国全肖洋冯迎春王旭左兰曾辉
关键词:RT-PCR病原检测药敏试验
猪丹毒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猪丹毒的隐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慢性型,成为猪丹毒的防治的难题。目前,免疫接种仍是预防猪丹毒最有效的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疫苗,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现对猪丹毒传统疫苗的使用和新型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阐述。
万莉韩国全郭万柱颜其贵左兰雷燕王志彪
关键词:猪丹毒新型疫苗
中国大鲵维氏气单胞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2
2011年
运用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维氏气单胞菌自然感染大鲵的肌肉、肝、肾、肺、肠道等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肝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肝细胞空泡状变性,肝血窦内见大量血细胞;肾集合管中可见少量蛋白样物,血管球扩张,有的溶解坏死;心肌纤维溶解,甚至坏死,可见充血和出血;胰细胞颗粒变性;肺偶见充血;脾索排列紊乱,脾窦中充满大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肠道内肠绒毛溶解脱落,有充血现象;肌纤维蜡样坏死,肌细胞核浓缩凝固,深染,破碎。证实,维氏气单胞菌能使中国大鲵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而导致死亡。
王旭颜其贵陈玥雷燕左兰王志彪万莉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病理学观察
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为研究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株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用MA-104细胞(恒河猴胎猴肾细胞)增殖GPRV,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VP7基因,并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长1042bp的GPRV VP7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GU188284)。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序列包含1个981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26个氨基酸;预测GPRV VP7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7354.8u,等电点为4.76,半衰期为30h,不稳定系数为26.71,总平均亲水性为-0.015,疏水性介于-2.344~3.567;1—24位氨基酸可能是信号肽序列;跨膜结构分析表明VP7蛋白有2个跨膜区,其N端和C端都位于病毒膜外区;抗原表位预测显示VP7蛋白有12个抗原决定簇;结构预测显示其可能包含2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位点、4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原核膜脂蛋白脂附着点和1个革兰氏阳性球菌表面蛋白‘锚’六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PRV VP7基因与人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本研究成功获得了GPRV VP7基因,为今后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建立该病毒的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颜其贵雷燕张志和王成东阳爱国王旭左兰肖洋
关键词:VP7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熊猫轮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10年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大熊猫轮状病毒(RV)VP7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大熊猫RV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MA-104细胞增殖的大熊猫RV进行RT-PCR扩增,结果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342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扩增结果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证实该体系检测结果准确;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约1pg的病毒核酸;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检测重复性好,提示该RT-PCR方法可用于大熊猫RV的临床快速检测。
雷燕颜其贵张志和王成东韩国全王旭冯迎春左兰曾晖
关键词:大熊猫轮状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病变观察、毒力测定、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评估了伪狂犬病病毒在间充质干细胞内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经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的间充质干细胞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经毒力测定细胞内伪狂犬病病毒的TCID50效价较高;经PCR从间充质干细胞内成功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的特异性片段;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内分布有特异性荧光。表明,该细胞适应伪狂犬病病毒在其上增殖繁衍,具有作为伪狂犬病病毒致细胞病变机理、潜伏感染及致病等机制平台的潜质。
左兰颜其贵王旭雷燕冯迎春韩国全阳爱国陈斌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鼠细胞病变
中国大鲵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4
2010年
目的报告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腐皮病的主要病原菌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发病濒死的大鲵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1株优势菌,根据此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此菌对供试健康大鲵、斑点叉尾鮰和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对供试2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美唑等6种高度敏感,对阿奇霉素和新霉素2种中度敏感,对氟哌酸等19种药物耐药。结论所检出的维氏气单胞菌为导致中国大鲵腐皮病的病原菌。
王旭颜其贵雷燕左兰曾晖
关键词:腐皮病维氏气单胞菌
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外衣壳蛋白VP4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MA-104细胞培养增殖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外衣壳蛋白VP4基因,将其与pMD19-T simple vector连接并转化DH5α,经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成功获得大熊猫轮状病毒VP4蛋白基因,长2 362bp,包含一个2 3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76个氨基酸,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HQ64129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VP4蛋白基因编码产物分子质量为86 768.8u,理论等电点为5.56,半衰期为30h(体外哺乳类网状细胞),不稳定系数为28.64,脂肪指数为82.53,总平均亲水性为-0.265,最大疏水性为2.244,最小疏水性为-2.911;无信号肽序列;跨膜结构分析显示VP4蛋白无跨膜区,位于病毒膜外区;在VP4序列中的抗原决定簇主要位于VP4的N-末端和C-末端。预测其可能包含8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1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15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12个N-豆蔻酰化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大熊猫轮状病毒的VP4基因与猪轮状病毒的VP4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本试验成功获得大熊猫轮状病毒VP4基因,为以后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建立该病毒的检测方法以及研制新型大熊猫轮状病毒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雷燕颜其贵张志和王成东陈世界王旭左兰程喻任玉鹏郭玲
关键词:大熊猫轮状病毒VP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