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琦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Ⅱ型合并僵人综合征(附1例病历报告及家系调查)
- 目的:报告1例戊二酸尿症Ⅱ型(GAII型)合并僵人综合征(SMS),并进行家系调查,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检测尿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做带肌电导联的脑电图的方法,对患者和其直系家属进行调查和检测,并对临床、影像学、试...
- 张春生何国英陈光赵琦
- 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关系被引量:3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关系,以便预防出血性转换的发生。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住院的6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61例正常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卡方检验对不同组别伴CMB的发病率,溶栓后合并出血性转换率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与CMB的相关性及与梗死后出血的相关性。全部研究对象进行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及梯度回波(GRE)扫描。结果脑微出血患病率在对照组、梗死组、梗死后出血组依次升高,分别为11%、22.6%、40.7%,(χ2=29.521,P=0.000),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经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尿激酶溶栓治疗均与脑微出血的患病无关。梗死后脑出血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梗死后继发脑出血与房颤,脑微出血及溶栓治疗有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继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房颤、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继发出血的发生率增大6.51倍,伴有房颤的脑梗死患者继发脑出血的几率增大4.90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是保护性因素,每升高1g/L,继发出血者减少为原来的一半。结论 CMB不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CMB的发病率,CMB并不增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危险性,溶栓和房颤是梗死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 张春生金辉胡喜庆马春杰赵琦张莹张静董昭樱叶文翔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关键词:脑微出血抗凝治疗抗血小板
- 人参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Aβ_(25~35)损伤模型。通过Neurofilament染色,测定细胞毒性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考察人参总皂苷对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利用Hoechst33258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Fluo-3AM荧光探针技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情况。结果 1.5μmol/L Aβ_(25~35)为造成神经细胞毒性的最佳浓度。人参总皂苷50 mg/L,100 mg/L以及200 mg/L对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人参总皂苷100 mg/L可显著降低Aβ_(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可明显抑制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Ca^(2+)〕i的升高。结论人参总皂苷可有效保护海马神经细胞免受Aβ_(25~35)毒性损伤,其作用机制与降低〔Ca^(2+)〕i有关。
- 张国双王志涛赵琦寻知元
- 关键词:人参总皂苷海马神经细胞
- 表现为急性认知障碍的癫痫发作3例临床研究
- 2024年
- 该文报道了3例以急性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癫痫患者。3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急性认知障碍,其中2例伴有其他类型发作,如局灶知觉损害性认知性发作、局灶知觉损害性自动症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仅表现为认知性发作。3例患者在发作间期认知障碍症状明显好转,但神经量表评估均存在认知受损。3例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均可见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多发陈旧梗死灶,其中2例提示海马区域异常。脑电图均记录到痫样放电。3例患者应用抗癫痫药后发作均减少,1例未再发作。随访发现,2例患者认知障碍未加重,1例患者发展为痴呆。对以急性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癫痫患者易被误诊或漏诊,临床工作中应加以关注。
- 韩璐桧刘玲凤杨倩侯颖侯颖赵琦张莹
-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