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源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30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心房颤动119例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房颤)病因、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的状况。方法选择2003年12月至2005 年12月119例老年人心房颤动患者住院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入选患者119例。其中男性76 例,女43例:...
- 曾源亓鹏董宏艳何薇薇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糖代谢正常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糖尿病组,糖代谢正常者28例作为糖代谢正常组,进行颈动脉3.0T MR高分辨扫描,依据MR图像,比较2组间斑块成分和颈动脉形态学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9支,糖代谢正常组47支,糖尿病组斑块内钙化(83.67%vs 55.32%,P=0.002)及薄/破裂纤维帽(67.35%vs 42.55%,P=0.01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斑块内出血(36.73%vs 44.68%,P=0.428)和富含脂质坏死核(85.71%vs 80.85%,P=0.5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在斑块最厚层面的管壁厚度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1±1.59)mmvs(4.01±1.62)mm,P=0.017];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血管总面积[(72.55±30.17)mm2 vs(81.54±34.15)mm2,P=0.432]和管壁标准化指数[(0.72±0.13)vs(0.66±0.15),P=0.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较糖代谢正常者差。
- 马露崔豹曾源李依霞韩旭蔡幼铨蔡剑鸣
-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近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与近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续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4例和无症状组29例,双盲评价影像资料,分析2组斑块成分(宽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纤维帽较薄/破裂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纤维帽稳定性预测30d内临床症状稳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9.5%、65.5%和74.0%,纤维帽较薄/破裂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纤维帽完整较厚者的7.39倍,OR值7.39,95%CI:2.69~20.3(P〈0.001)。2组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及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纤维帽较薄/破裂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近期临床症状稳定性的影像学指标。
- 崔豹马露曾源韩旭李雪梅蔡剑鸣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