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晨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消风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对变应性鼻炎
  • 1篇茵栀黄
  • 1篇茵栀黄口服液
  • 1篇增多症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治疗小儿
  • 1篇三联活菌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感染
  • 1篇双歧杆菌
  • 1篇双歧杆菌三联...
  • 1篇气管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5篇夏晨
  • 1篇单鸣凤
  • 1篇穆原
  • 1篇郑玉灿
  • 1篇汪受传
  • 1篇李萌
  • 1篇田野
  • 1篇周凯
  • 1篇胡静

传媒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0只Hartley豚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及氯雷他定组,每组各10只。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药物干预7 d后,比较各组豚鼠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鼻黏膜分泌物阳性细胞计数、血清IgE、组胺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风宣窍汤组及氯雷他定组的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两种阳性细胞计数、血清IgE、组胺、NF-κB、IL-4、IL-6、IL-17水平、病理组织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FN-γ、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消风宣窍汤组的血清IgE、组胺水平较氯雷他定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宣窍汤可有效改善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减少鼻黏膜分泌物阳性细胞计数,降低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6水平,并增高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同时还抑制了血清NF-κB、IL-17的表达,减少IgE的合成及组胺的释放,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夏晨汪受传李萌魏肖云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细胞因子
汪受传教授运用温肺散寒、消风宣窍法治疗小儿鼻鼽肺气虚寒证经验被引量:5
2022年
介绍了汪受传教授运用温肺散寒、消风宣窍法诊治小儿鼻鼽肺气虚寒证的经验。汪教授以伏风理论为基础,认为小儿鼻鼽肺气虚寒证的病机为外风和伏风相合而发,且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治以温肺散寒、消风宣窍,消伏风、御外风,采用验方消风宣窍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附医案1则,以资验证。
夏晨汪受传(指导)
王氏保赤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相较双歧杆菌和茵栀黄口服液在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母乳性黄疸的患儿92例,停母乳72 h的同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n=32)、茵栀黄口服液(n=31)和王氏保赤丸(n=29)药物干预,72 h后恢复母乳喂养继续口服不同药物。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 d后,3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可见明显下降;恢复母乳喂养72 h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但茵栀黄组和王氏保赤丸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双歧杆菌组,而茵栀黄组患儿腹泻及红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较双歧杆菌及王氏保赤丸组。结论:王氏保赤丸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可以达到与茵栀黄相似的退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有较为可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郑玉灿林谦夏晨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王氏保赤丸双歧杆菌茵栀黄口服液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被引量:45
2017年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IM患儿1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9例,分别选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沣(A组)、更昔洛韦静脉滴注+f扰素-α1b雾化吸入(B组)和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c组)3种治疗方法治疗5~7d。比较各组患儿用药后热退时间、咽峡炎好转时间、异型淋巴细胞〈0.05时间、颈部淋巴结缩时间、肝回缩时间、脾回缩时间及治疗前后EB病毒(EBV)-DNA拷贝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在热退时间[(3.20±1.81)d、(3.17±1.76)d比(4.(11±2.34)d]、咽峡炎好转时间[(3.15±1.33)d、(3.09±1.37)d比(3.98±1.31)d]、异型淋巴细胞〈0.05时间[(3.12±1.55)d、(3.10-4-1.33)d比(3.95±1.26)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50、4.580、4.060,均P〈0.05),治疗7d后EBV—DNA阴转率均高于A组[53例(89.8%)、52例(88.1%)比41例(69.5%),x2=10.403,P〈0.05],在治疗后7d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上差异明显[CD3+:(63.00±4.39)%、(62.75±4.84)%比(68.70±7.70)%,CD4+:34.08(30.21,41.70)%、33.94(29.17,45.17)%比32.34(28.16,43.53)%,CD8+30.59(27.14,40.22)%、30.09(27.54,40.48)%比32.57(28.68,41.17)%,CIM+/CD8+1.12(1.03,1.31)、1.11(0.99,1.64)比0.94(0.87,1.59),F/x2=11.020、1.217、1.121、6.728,均P〈0.05]。B组和C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差异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良反应方面:C组出现2例发热,每组均出现2例粒细胞减少。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
单鸣凤胡静穆原周凯田野夏晨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
抗601合剂治疗儿童EV71感染的临床疗效
2018年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该病毒传染性强,且具有明显的嗜神经特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心肺衰竭等危重症状,是危重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自制抗601合剂(苏药制字Z04000304)由黄芩、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五味药材共制而成,主要治疗病毒性感染.
夏晨程志强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疗效EV71合剂急性支气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