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美林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动蛋白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预后关系
  • 1篇平滑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浸润
  • 1篇肿瘤浸润淋巴...
  • 1篇阻塞性
  • 1篇黏液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肺癌
  • 1篇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癌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淋巴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胸科医...

作者

  • 3篇耿华
  • 3篇徐美林
  • 3篇徐美林
  • 1篇李月川
  • 1篇张颖
  • 1篇张颖
  • 1篇赵晓赟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IASLC分级系统与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系统与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204例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IASLC分级系统对患者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IASLC分级与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采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性。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4例患者中IASLC分级为Ⅰ级108例,Ⅱ级66例,Ⅲ级30例。IASLC分级与性别(P=0.022)、吸烟史(P=0.041)、脉管侵犯(P=0.004)、胸膜累及(P=0.001)、病理分期(P<0.001)、肿瘤直径(P<0.001)均显著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胸膜累及(P=0.043)与IASLC分级(P<0.001)均对OS有显著影响;IASLC分级对RFS有显著影响(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5)与IASLC分级(P=0.002)是影响Ⅰ期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P=0.007)、IASLC分级(P=0.003)是Ⅰ期肺腺癌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ASLC分级为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IASLC分级越高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预后越差。该分级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预后分组模式,为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的术后管理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颖张颖耿华赵术彤徐美林
关键词:肺腺癌预后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征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索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病理特征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因肺小结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分为正常组10例、轻度COPD组50例、中重度COPD组10例。肺组织分别经HE、Masson、EVG染色后评估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动蛋白(Actin)、CD3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及q 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 轻度COPD肺组织可见肺泡间隔增宽,小气道扩张,血管壁轻度增厚,多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轻度COPD肺组织中SMA、Actin蛋白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此外,轻度COPD肺组织中TNF-α的mRNA水平及TNF-α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10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SMA、Actin与炎性因子TNF-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而与IL-10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轻度COPD肺组织主要病理改变包括以小血管平滑肌层增厚为特征的肺小血管重构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同时促炎因子TNF-α升高和抗炎因子IL-10降低与COPD病理改变相关。
赵术彤丁运李月川赵晓赟赵晓赟耿华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肌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类白细胞介素10
三级淋巴结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对接受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病理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的NSCLC患者132例,分为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组40例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NCI)组92例。通过H&E染色评估切片中残余肿瘤细胞(residual viable tumor,RVT)百分比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评估TLS数量和成熟度,分析两组中TLS数量和成熟度的差异以及对患者病理反应和预后的影响。结果:NCI组中TIL浸润水平、TLS的总数量、成熟数量以及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率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成熟TLS数量和TIL浸润是NCI组患者病理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NC组中TIL低浸润是高RVT的危险因素;同时在NCI组中,成熟TLS数量低、TIL低浸润和治疗前N分期是高R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熟TLS数量(P=0.001)和TIL(P=0.009)是NCI组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生存分析显示NCI组中TLS高成熟和TIL高浸润患者的DFS显著优于低成熟和低浸润者(均P<0.001)。结论:TLS低成熟度和TIL低浸润与NSCLC患者不良的病理反应和较短的DFS有关,TLS成熟度和TIL可以作为接受NCI患者的病理反应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薛孟丽耿华李世雄丁运徐美林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非小细胞癌新辅助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