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家艳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淀粉
  • 2篇功能性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提取
  • 1篇蛋白质提取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制备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淀粉结构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玉米淀粉
  • 1篇制备工艺及性...
  • 1篇质谱
  • 1篇乳化
  • 1篇乳化性
  • 1篇色谱
  • 1篇色素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农产品...
  • 1篇重庆西大魔芋...

作者

  • 7篇熊家艳
  • 4篇梁叶星
  • 4篇钟耕
  • 1篇王孝荣
  • 1篇邓利玲
  • 1篇蒋勇
  • 1篇孟凡冰
  • 1篇王永红
  • 1篇潘年龙
  • 1篇范超敏
  • 1篇曾晓漫
  • 1篇邹泊羽
  • 1篇周璐
  • 1篇张晨曦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饮料工业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临界CO_2技术应用于天然色素萃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天然色素萃取中的应用现状,对超临界CO2萃取不同种类色素的可行性、萃取理论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超临界CO2在天然色素萃取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梁叶星熊家艳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
黔江肾豆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功能性质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以黔江肾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法研究pH值、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碱提pH8.93、液料比10.67:1(mL/g)、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4 8℃,并对提取所得分离蛋白的持水力、吸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进行测定分析。
熊家艳邓利玲范超敏邹泊羽钟耕
关键词:蛋白提取分离蛋白功能性质
低温等离子体制备变性淀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对国内外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变性淀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探讨了该技术制备变性淀粉的改性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低温等离子体对淀粉改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拟为国内淀粉等离子体改性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础。
曾晓漫熊家艳周璐钟耕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变性淀粉改性效果影响因素
疣柄魔芋淀粉理化及功能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淀粉资源,对疣柄魔芋淀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X-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并以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进为比较,结果显示:疣柄魔芋淀粉淀粉颗粒呈多面体形,棱角较尖锐突出;其粒径小于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结晶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为37.4%;红外光谱吸收峰、吸收强度与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基本相同;凝胶强度、糊化起始温度和糊化热焓高于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且其抗酶解性优于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因此,疣柄魔芋淀粉是一种潜在的可被开发为抗性淀粉的新资源淀粉。
孟凡冰蒋勇熊家艳张仁龙张晨曦钟耕
关键词: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理化性质功能性质
辛烯基琥珀酸魔芋葡甘聚糖酯的微波半干法制备工艺及性能被引量:6
2013年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原料,采用微波半干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GOS),通过单因素和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KGOS的合成工艺,并对其产物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KGOS合成的较优组合为pH2.5、反应温度76℃、反应时间10min、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KGOS的取代度为0.015,其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较好。
梁叶星熊家艳王永红钟耕
关键词:微波辛烯基琥珀酸酐乳化性
小角度X衍射和小角度中子衍射在淀粉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013年
衍射法是一种间接示踪分子尺度在现代晶体学和显微学检测范围内物质的独特方法。综述了应用小角度衍射技术认识淀粉加工及其消化性质的机理研究,并介绍了通过该技术建立的淀粉结构形态学模型和运用该技术在天然淀粉及淀粉质食品中的研究现状。
梁叶星熊家艳
关键词:淀粉结构
草莓果酒的发酵规律和香气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以草莓为原料,跟踪草莓果酒整个发酵过程中酒精度、还原糖、花色苷、pH、可滴定酸等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草莓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可滴定酸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花色苷和还原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变化不大;从草莓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85种,占总峰面积的99.55%;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
梁叶星王孝荣熊家艳潘年龙
关键词:草莓果酒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发酵规律气相色谱-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