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召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多发性
  • 2篇梗死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恶性肿瘤患者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影像
  • 1篇首发
  • 1篇首发表现
  • 1篇临床及影像
  • 1篇聚体
  • 1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汪敬业
  • 2篇张艳召
  • 1篇张辉
  • 1篇汪凯

传媒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13例临床特点总结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研究并总结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之后查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史、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消化系统或肺部肿瘤11例(84.6%),转移11例(84.6%),肿瘤指标阳性率66.7%。D-二聚体值增高11例(91.7%),FDP值增高10例(100%)。11例(84.6%)为多发性脑梗死,脑梗死病灶累及循环个数≥2占76.9%,前后循环同时累及占61.5%,小病灶占74.7%。结论该组患者肿瘤多来源于消化系统或肺部,转移比例高。D-二聚体和FDP值明显增高,阳性率高于肿瘤指标。梗死病灶容易出现在多个循环尤其是前后循环且以小病灶为主。
张艳召汪凯张辉汪敬业
关键词:脑梗死高凝状态
急性脑梗死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恶性肿瘤是脑梗死的一个非传统危险因素,目前肿瘤相关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急性期脑梗死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张艳召汪敬业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