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围术期
  • 4篇护理
  • 3篇置换术
  • 3篇术后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置换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镇痛
  • 2篇品管圈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14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4篇刘晓辉
  • 9篇刘冬华
  • 3篇刘燕
  • 2篇于爱兰
  • 2篇杨春玲
  • 2篇张宗旺
  • 2篇冯翠翠
  • 1篇李玮
  • 1篇曹英娟
  • 1篇张瑾
  • 1篇杨庆菊
  • 1篇周爱霞
  • 1篇陈雪莉
  • 1篇马建中
  • 1篇任春光
  • 1篇石玉芳
  • 1篇刘洋
  • 1篇卢彪

传媒

  • 3篇麻醉安全与质...
  • 2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体育视野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预防措施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评价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预防的最佳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髋膝关节置换术低体温预防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2月;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出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6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核心温度方面,充气升温装置优于电热毯、电热垫、循环水垫床等非充气升温措施[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59,95%CI0.27~0.92,P=0.0004];次要结局指标术后寒战方面充气升温系统优于电热毯、电热垫、循环水垫床等非充气升温措施(OR值为0.28,95%CI0.14~0.58,P=0.0006);热舒适度方面,充气升温系统效果并不显著(SMD为0.21,95%CI-0.56~0.98,P=0.59)。结论充气升温系统与非充气升温措施比较,能够有效维持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核心温度,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但在改善患者热舒适度方面并不明显,但由于研究数量及其统计学异质性,还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
刘晓辉王海燕夏京花曹英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措施META分析
个性化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结果:试验组拔管、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可加速患者苏醒,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等。
韩倩倩刘晓辉刘冬华宋晓莉
关键词:个性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
麻醉恢复室24例严重低氧血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以期为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利用Docare手术麻醉系统,回顾2015-01-01/2017-12-31期间收住我院PACU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通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实施头脑风暴、进行根因分析、查找原因并拟定对策。结果PACU收住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共24例,占PACU患者总数的0.07%,占全身麻醉患者的0.09%。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阿片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肌松药残留是导致PACU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诱发因素,通过麻醉门诊优化术前访视、规范镇痛药物使用、联合多模式镇痛、加强术中监测、细化转运流程等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以期降低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恢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
刘晓辉刘敬敬付广华王金平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严重低氧血症回顾性分析
麻醉恢复室患者中重度疼痛现况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不同手术类型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原因,为改善恢复期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疼痛管理质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我院2020-03-01/2020-09-30期间手术后转入PACU的3608例患者,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汇总统计不同手术类型患者中重度疼痛现况,分析可能原因并总结拟定改进措施。结果术后转入PACU的3608例患者中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共392例,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前5位的手术类型为:开胸/腹食管癌根治术(21.20%)、开腹胃肠肿瘤切除术(20.00%)、结肠造口还纳术(19.3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7.4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5.60%)。结论梳理镇痛流程,术前在预麻间完善相应手术部位的镇痛措施(以神经阻滞为主),注重镇痛的全程连续性,结合患者个体化水平实施多模式镇痛,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及患者临床教育等改进措施,以期降低PACU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提高镇痛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工作质量。
刘晓辉宋晓莉韩倩倩刘冬华于爱兰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中重度疼痛回顾性分析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方法构建和应用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0年6—7月来自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肝胆、胸科、泌外和关节外5个科室的310例手术患者作为改进前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模式。2020年8月开始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遵循主题选定、课题明确化、目标设定、方案拟定、最佳方案追究、方案实施、效果确认等步骤,实施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将5个科室2021年2—3月收治的310例手术患者作为改进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管理质量和医务人员镇痛管理水平。结果改进后组患者的多模式镇痛管理方案实施率、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率、术后康复依从性优良率、患者睡眠平均分均提高(P<0.05);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改进后医务人员疼痛知识知晓率、护士的静息、活动疼痛评估记录准确率、护士疼痛知识得分均提高(P<0.05)。结论应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构建和实施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患者的镇痛管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
刘冬华刘冬玲宋晓莉韩倩倩刘燕刘晓辉修琳菲陈琦马建中张宗旺杨春玲秦慧博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品管圈多模式镇痛
OSCE考站用于麻醉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麻醉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培训和考核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模式培训和OSCE考试站对2017年6月—2021年3月50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实习培训和考核。根据麻醉护理所涉及的内容以及教学实习大纲设置5个侧重点不同的考站,每站5 min并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完毕对实习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入科第2个月时OSCE各考站考核成绩比较,麻醉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出站时OSCE各考站考核成绩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的实习护生认为OSCE考试站可以提高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考核方式更贴近临床,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96%的护生喜欢这种考核方式;92%的护生认为这种考试方式比较难。结论OSCE考试站为麻醉护理实习教学工作探索了新的培训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应用价值。
刘冬华卢彪刘晓辉张宗旺
关键词:麻醉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带教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可行性研究
2022年
术前快速准确识别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患儿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概率。本研究旨在验证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全麻患儿的病例资料,以其中在麻醉苏醒室内出现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PRAE)的12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手术的240例非PRAE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依据STBUR问卷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STBUR问卷危险分层与PRAE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0例患儿。病例组患儿STBUR问卷平均评分4.29±1.14,高于对照组1.9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 P<0.05)。STBUR问卷在睡眠呼吸紊乱患儿中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842;0.917),当其ROC 曲线截断点为5时,STBUR问卷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9.20%、82.10%。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STBUR问卷风险评估等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危组发生PRAE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OR11.85,95%CI:5.32~26.36,P<0.05),高危组的患儿出现PRAE的风险更高( OR72.80,95%CI:31.70~167.17,P<0.05)。结论 STBUR问卷评定为高风险的睡眠呼吸紊乱患儿是PRAE发生的高危人群,随着风险分层的等级增加,睡眠呼吸紊乱患儿 PRAE发生风险随之增加。因此,STBUR问卷适合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PRAE风险的评估。
宋晓莉冯翠翠刘晓辉刘燕修琳菲
关键词:睡眠呼吸紊乱喉罩通气全麻
围术期低体温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患者围术期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减少寒战及心脏不良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加速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指南相关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应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评价循证指南,应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评价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汇总分析指南的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5部指南,其中英文指南4部、中文指南1部;2部为循证指南,3部为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循证指南中1部为A级推荐,1部为B级推荐;2部指南在AGREEⅡ6个领域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范围和目的(97.22%)、清晰性(96.30%)、制定的严谨性(75.34%)、参与人员(73.15%)、编写独立性(65.28%)、应用性(42.36%);从5部指南中共提取47条关于围术期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推荐意见,内容涉及术前评估与宣教、术中保温方法与体温监测、术后体温管理、质控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结论纳入指南质量整体较高且推荐内容较为一致,其推荐意见可为进一步降低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供参考依据。但国内仅有专家共识,还需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不同手术类别的循证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刘晓辉韩倩倩夏雪石玉芳
关键词:围术期临床实践指南
基于国际“PAIN OUT”调查工具PDCA改进术后患者镇痛管理质量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PAIN OUT”过程、结果多维度质控调查工具,医护一体化采用PDCA循环法在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关节骨科、胸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和两腺外科5个科室的术后24 h患者共150例作为改进前组,每科室各30例,在前期成立急性疼痛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组建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团队,采用PDCA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步骤对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实施改进,基于信息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疼痛知识培训教育,优化改进流程,根据手术类别,制定个体化镇痛管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宣教管理和多模式镇痛管理。2019年10~12月实施改进后从改进前选取的5个科室再次随机选取术后24 h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PAIN OUT”数据表,从过程、结果指标多维度进行改进后评价。结果改进前后患者术后24 h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由40.00%降至10.00%;镇痛满意度由91.20%提升到98.00%;患者镇痛知识健康教育满意度由90.00%提升到98.00%;护士的疼痛评估次数(1.78±1.05)次提升至(4.02±1.03)次;疼痛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次数由0次(0,1)提升到3次(2,4),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疼痛最剧烈的疼痛评分从(6.49±1.02)分降至(4.02±2.01)分,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术后(23.72±6.05)h降低到(17.42±3.92)h;患者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由(110.24±10.23)μg降低至(82.21±11.27)μg(P<0.05)。结论采用PDCA实施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改进,并采用国际“PAIN OUT”过程和结果质控指标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提升就医体验,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而且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符合ERAS快速康复理念。
刘冬华杨庆菊王泽中刘晓辉冯翠翠宋纪明张洁刘燕刘莎莎
关键词: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
全身麻醉患儿术后恢复期保温措施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最佳保温方法。方法选择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1组、S2组和C组各40例。S1组采用加温系统实施主动保温,温度调节为38℃;S2组采用加温毯实施主动保温,温度调节为38℃;C组采用常规盖棉被保暖。观察三组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恢复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三组不同时间体温和心率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5,交互效应均P>0.05。三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1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对非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患儿在麻醉恢复室实施加温系统主动保温,可以降低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
刘晓辉刘冬华任春光
关键词:儿童全身麻醉保温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