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穿刺后垫枕去枕对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 米凯米传芳武玉玲邓兰芹冯晶军刘燕贾培兰
- 腰椎穿刺后垫枕去枕对脑脊液压力的影响是由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米凯同志承担的课题,选定2005年1月-2007年11月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病人80例,在脑室内积血基本引流完毕,拨管前行腰椎穿刺并脑脊液置换术,测定其基础颅内...
- 关键词:
- 关键词:垫枕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颅内压
- 赋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信念教育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健康信念教育干预对重症脑梗死(S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3年6月1日接收的90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赋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信念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态[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健康信念与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MSSNS、GSES、SS-QOL、健康信念与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赋能心理护理+健康信念教育干预应用于SCI患者中,可改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形成健康信念与遵医行为。
- 刘燕生常青刘丽娜张瑞敏谭颜华王静
-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情绪状态
-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方法构建和应用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0年6—7月来自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肝胆、胸科、泌外和关节外5个科室的310例手术患者作为改进前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模式。2020年8月开始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遵循主题选定、课题明确化、目标设定、方案拟定、最佳方案追究、方案实施、效果确认等步骤,实施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将5个科室2021年2—3月收治的310例手术患者作为改进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管理质量和医务人员镇痛管理水平。结果改进后组患者的多模式镇痛管理方案实施率、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率、术后康复依从性优良率、患者睡眠平均分均提高(P<0.05);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改进后医务人员疼痛知识知晓率、护士的静息、活动疼痛评估记录准确率、护士疼痛知识得分均提高(P<0.05)。结论应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构建和实施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患者的镇痛管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
- 刘冬华刘冬玲宋晓莉韩倩倩刘燕刘晓辉修琳菲陈琦马建中张宗旺杨春玲秦慧博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品管圈多模式镇痛
- 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可行性研究
- 2022年
- 术前快速准确识别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患儿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概率。本研究旨在验证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全麻患儿的病例资料,以其中在麻醉苏醒室内出现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PRAE)的12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手术的240例非PRAE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依据STBUR问卷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STBUR问卷危险分层与PRAE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0例患儿。病例组患儿STBUR问卷平均评分4.29±1.14,高于对照组1.9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 P<0.05)。STBUR问卷在睡眠呼吸紊乱患儿中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842;0.917),当其ROC 曲线截断点为5时,STBUR问卷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9.20%、82.10%。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STBUR问卷风险评估等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危组发生PRAE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OR11.85,95%CI:5.32~26.36,P<0.05),高危组的患儿出现PRAE的风险更高( OR72.80,95%CI:31.70~167.17,P<0.05)。结论 STBUR问卷评定为高风险的睡眠呼吸紊乱患儿是PRAE发生的高危人群,随着风险分层的等级增加,睡眠呼吸紊乱患儿 PRAE发生风险随之增加。因此,STBUR问卷适合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PRAE风险的评估。
- 宋晓莉冯翠翠刘晓辉刘燕修琳菲
- 关键词:睡眠呼吸紊乱喉罩通气全麻
- 基于国际“PAIN OUT”调查工具PDCA改进术后患者镇痛管理质量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PAIN OUT”过程、结果多维度质控调查工具,医护一体化采用PDCA循环法在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关节骨科、胸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和两腺外科5个科室的术后24 h患者共150例作为改进前组,每科室各30例,在前期成立急性疼痛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组建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团队,采用PDCA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步骤对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实施改进,基于信息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疼痛知识培训教育,优化改进流程,根据手术类别,制定个体化镇痛管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宣教管理和多模式镇痛管理。2019年10~12月实施改进后从改进前选取的5个科室再次随机选取术后24 h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PAIN OUT”数据表,从过程、结果指标多维度进行改进后评价。结果改进前后患者术后24 h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由40.00%降至10.00%;镇痛满意度由91.20%提升到98.00%;患者镇痛知识健康教育满意度由90.00%提升到98.00%;护士的疼痛评估次数(1.78±1.05)次提升至(4.02±1.03)次;疼痛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次数由0次(0,1)提升到3次(2,4),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疼痛最剧烈的疼痛评分从(6.49±1.02)分降至(4.02±2.01)分,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术后(23.72±6.05)h降低到(17.42±3.92)h;患者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由(110.24±10.23)μg降低至(82.21±11.27)μg(P<0.05)。结论采用PDCA实施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改进,并采用国际“PAIN OUT”过程和结果质控指标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提升就医体验,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而且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符合ERAS快速康复理念。
- 刘冬华杨庆菊王泽中刘晓辉冯翠翠宋纪明张洁刘燕刘莎莎
- 关键词: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
- hWAPL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 hWAPL 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收集2004~2006年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或门诊活检的组织标本74例:宫颈...
- 孔爱荣卢晓芬刘燕
- 文献传递
- 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和NK细胞活性变化的研究
- 姚恒臣李复领赵宗进胡立萍刘燕陈双峰贝荣
- 本课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培养上清中白细胞结素6(IL-6)含量,应用改良MTT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发现,CHF患者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或<0.001),并与心衰程度呈负相...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力衰竭细胞因子表达
- 心力衰竭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I-IF)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NYHAⅡ-Ⅳ级的CI-IF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NK细胞数目,应用改良MIT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CHF患者循环NK细胞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降低,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r=-0.873、-0.949,P均<0.001)。结论CHF患者NK细胞数目和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CHF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 姚恒臣李复领赵宗进胡立萍陈双峰刘燕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自然杀伤细胞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