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翠翠

作品数:7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疼痛
  • 2篇手术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多模式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信息化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在职
  • 1篇在职培训
  • 1篇镇痛
  • 1篇指法
  • 1篇视觉模拟
  • 1篇术后患者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紊乱

机构

  • 7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冯翠翠
  • 6篇刘冬华
  • 2篇于爱兰
  • 2篇任晓凤
  • 2篇张宗旺
  • 2篇刘燕
  • 2篇杨春艳
  • 2篇陈雪莉
  • 2篇刘晓辉
  • 1篇杜娟
  • 1篇杨庆菊
  • 1篇张英慧
  • 1篇杨桂华
  • 1篇常宗娥
  • 1篇杜可
  • 1篇林艳荣
  • 1篇马建中
  • 1篇类维富

传媒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可行性研究
2022年
术前快速准确识别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患儿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概率。本研究旨在验证STBUR问卷评估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发生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全麻患儿的病例资料,以其中在麻醉苏醒室内出现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PRAE)的12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手术的240例非PRAE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依据STBUR问卷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STBUR问卷危险分层与PRAE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0例患儿。病例组患儿STBUR问卷平均评分4.29±1.14,高于对照组1.9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 P<0.05)。STBUR问卷在睡眠呼吸紊乱患儿中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842;0.917),当其ROC 曲线截断点为5时,STBUR问卷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9.20%、82.10%。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STBUR问卷风险评估等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危组发生PRAE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OR11.85,95%CI:5.32~26.36,P<0.05),高危组的患儿出现PRAE的风险更高( OR72.80,95%CI:31.70~167.17,P<0.05)。结论 STBUR问卷评定为高风险的睡眠呼吸紊乱患儿是PRAE发生的高危人群,随着风险分层的等级增加,睡眠呼吸紊乱患儿 PRAE发生风险随之增加。因此,STBUR问卷适合睡眠呼吸紊乱高风险儿童PRAE风险的评估。
宋晓莉冯翠翠刘晓辉刘燕修琳菲
关键词:睡眠呼吸紊乱喉罩通气全麻
基于国际“PAIN OUT”调查工具PDCA改进术后患者镇痛管理质量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PAIN OUT”过程、结果多维度质控调查工具,医护一体化采用PDCA循环法在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关节骨科、胸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和两腺外科5个科室的术后24 h患者共150例作为改进前组,每科室各30例,在前期成立急性疼痛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组建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团队,采用PDCA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步骤对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实施改进,基于信息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疼痛知识培训教育,优化改进流程,根据手术类别,制定个体化镇痛管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宣教管理和多模式镇痛管理。2019年10~12月实施改进后从改进前选取的5个科室再次随机选取术后24 h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PAIN OUT”数据表,从过程、结果指标多维度进行改进后评价。结果改进前后患者术后24 h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由40.00%降至10.00%;镇痛满意度由91.20%提升到98.00%;患者镇痛知识健康教育满意度由90.00%提升到98.00%;护士的疼痛评估次数(1.78±1.05)次提升至(4.02±1.03)次;疼痛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次数由0次(0,1)提升到3次(2,4),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疼痛最剧烈的疼痛评分从(6.49±1.02)分降至(4.02±2.01)分,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术后(23.72±6.05)h降低到(17.42±3.92)h;患者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由(110.24±10.23)μg降低至(82.21±11.27)μg(P<0.05)。结论采用PDCA实施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改进,并采用国际“PAIN OUT”过程和结果质控指标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提升就医体验,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而且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符合ERAS快速康复理念。
刘冬华杨庆菊王泽中刘晓辉冯翠翠宋纪明张洁刘燕刘莎莎
关键词: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
4种工具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评估效果比较被引量:45
2018年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工具。方法选取108例老年手术患者,采用词语描述评估工具(VDS)、数字评估工具(NRS)、视觉模拟评估工具(VAS)和五指法评估工具(FF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让患者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评估工具,向患者解释工具的使用后计算作答时间、解释次数和术后4h疼痛程度的首次应答成功率。结果患者对FFS、VDS、VAS、NRS的首选率分别是70例(64.8%)、22例(20.4%)、8例(7.4%)和8例(7.4%),解释作答时间分别为(15.11±1.50)s、(20.55±1.90)s、(30.22±1.86)s和(34.78±1.48)s;反复解释次数分别为(1.08±0.04)次、(1.15±0.10)次、(1.44±0.18)次和(1.89±0.11)次(均P<0.01);术后4h患者首次应答成功率FFS、VDS、VAS和NRS分别为98.6%、90.9%、62.5%和75.0%(P<0.01)。结论术后老年患者对FFS首选率最高,作答时间最短,解释次数最少,术后4h疼痛评估首次应答成功率最高,可作为评估老年术后患者疼痛强度的首选评估工具。
刘冬华童莺歌冯翠翠杨春艳
关键词:外科手术疼痛评估
院内疼痛资源护士信息化多模式培训实践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院内疼痛资源护士基于信息化的多模式培训效果。方法第一期选拔78名护士进行现场培训,第二期以90名护士疼痛知识薄弱点和对课程的需求为导向,构建院内疼痛资源护士培训课程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模式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试方式对学员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和认证。结果培训后,第二期学员疼痛知识和态度评分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4个站点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第二期学员综合测评合格率及学员满意度显著高于第一期学员(均P<0.01);患者对护士的疼痛宣教评价显著优于培训前,且护士对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次数显著多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基于信息化的院内疼痛资源护士多模式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及学员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士疼痛宣教的好评率及临床疼痛护理管理质量。
刘冬华冯翠翠童莺歌任晓凤杨春艳杜娟杨桂华刘莎莎
关键词:信息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职培训
ERAS理念下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疼痛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与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术后康复和疼痛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RATS和单孔VATS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TS组33例,单孔VATS组35例。两组患者均在ERAS理念下实施多模式镇痛(MMA)管理方案,椎旁神经阻滞(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侧卧位下实施手术,术后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进行两次/天疼痛查房。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术后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术后24 h、48 h和72 h患者的镇痛药物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24 h、48 h和72 h的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胸腔引流管的平均拔除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RATS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长于VATS组;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静息痛和咳嗽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ATS组患者术后48 h和72 h的静息痛和咳嗽痛评分低于单孔VAT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患者术后48h、72h阿片类药物用量低于单孔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麻醉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实施MMA,RATS和单孔VATS有相似的围术期安全性和可靠性,但RATS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单孔VATS组,RATS术后48和72 h内静息、咳嗽疼痛评分和阿片药物用量低于单孔VATS组。
刘冬华林艳荣张英慧陈雪莉常宗娥冯翠翠杜可王振兴
山东省164家医院术后镇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了解山东省164家医院术后镇痛管理现状. 方法 依据急性疼痛管理指南和疼痛质量评估体系拟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性质、规模大小,疼痛管理的组织架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的人员组成、运行模式、疼痛评估的实施和镇痛技术、流程等.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164家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镇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结果 APS方面:32.9%的医院成立了类似APS的术后疼痛管理组织.疼痛评估方面:58.5%的医院将疼痛作为第5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42.7%的医院对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进行评估.自控镇痛技术方面:44.5%的医院采用自控镇痛模式;其中臂丛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为4.9%、1.2%和4.3%.疼痛知识教育方面:52.4%的医院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其中术后病房护士宣教占11.0%,APS查房宣教占1.2%. 结论 山东省医疗机构术后镇痛管理欠规范,护士极少参与疼痛管理,疼痛评估和疼痛知识宣教不到位,缺乏先进的镇痛管理技术.建议成立规范的术后疼痛管理组织和管理评估体系,规范术后疼痛管理.
任晓凤刘冬华于爱兰张宗旺马建中冯翠翠类维富
关键词:疼痛管理
术后急性疼痛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在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评价。方法运用持续质量程序分析急性疼痛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查找导致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差和镇痛满意度低的原因并制订改进措施:加强与外科护士的沟通协作并对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和操作演练、规范疼痛管理流程和职责制度,实施程序前后分别对192名护士和3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最严重的程度得分由(7.23±1.04)分下降到(5.03±1.03)分(P<0.01);实施后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及认为医院提供的疼痛信息充分程度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疼痛记录的次数从(1.78±0.70)次提升到(11.02±2.45)次,(P<0.01);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平均得分由(40.2±12.4)分提高到(59.8±11.6)分(P<0.01)。结论 FOCUS-PDCA程序用于急性疼痛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和疼痛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舒适度,从而显著提高医院的疼痛管理质量。
刘冬华陈雪莉于爱兰张宗旺冯翠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