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青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模式镇痛联合CPM机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ROM)的效果评价
- 鹿青
- 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骨髓炎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感染、针道感染、骨延迟愈合、深静脉血栓、关节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负面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变化,探究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康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TAI量表的S-AI、T-AI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且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一定效果。
- 鹿青潘振华刘莉聂晓腾寇玉婷李秀婷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骨缺损心理状况
- 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健康女性15名,通过下肢静脉彩超检测受试者在平卧位,床尾斜坡位抬高15°、30°、45°,床尾四边形体位抬高15°、30°、45°,床头抬高30°、45°、60°,4类(10种)不同的体位下股总静脉血流速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体位下不同角度时股总静脉血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位45°>斜坡位30°>斜坡位15°=四边形体位30°>四边形体位15°=四边形体位45°>平卧位>床头30°>床头45°=床头60°。结论在本研究所设定的体位中,斜坡位床尾抬高45°能最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四边形体位床尾抬高时不利于下肢远端静脉血液的回流,床头抬高会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 李天华杨淑红窦晨浩耿倩鹿青胡芳丁俊琴
- 关键词:下肢静脉体位血流动力学直径
-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颈髓损伤疾病的常规饮食指导,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营养摄入的重要性,鼓励并督促患者每餐定量进食。观察组入院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评估,当总分≥3分时,请营养科会诊,协助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及营养支持途径。肠道功能正常且无吞咽困难者优先选择经口进食,肠道功能障碍且吞咽困难者给予静脉营养输注。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入院1,3,6,9,12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钠水平。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肺部感染、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观察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红蛋白和血钠水平逐渐升高,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及时改善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中前白蛋白、白蛋白含量;降低颅脑外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李秀婷史莎雷敏祁素芬鹿青
- 关键词:急性颈髓损伤颅脑损伤营养支持
- TRPV4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
- 目的:研究体外调控细胞表面瞬时感受器离子通道TRPV4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qRT-PCR技术检测TRPV4调控后的各组细胞的下游因子分泌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RPV4激活剂能...
- 鹿青张纯朴耿倩
-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
- 一例臀上动脉出血患者的救治体会
- 臀上动脉出血无先兆、无自觉症状、动脉出血流速快、不易察觉,臀上动脉断裂后往往回缩向盆腔内,出血多,止血困难,一旦出血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1].我科2014年收治一名多发伤的患者发生了臀上动脉出血.现将我们的观察及救治体会...
- 鹿青张纯朴张亚辉李秀婷
- 关键词:臀上动脉出血救治
- 拔除导尿管时间对骨科术后患者排尿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拔除导尿管时间对骨科术后患者排尿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明确骨科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4—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收治并行手术的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拔除导尿管时间分为A、B、C三组,每组300例.A组患者手术次日晨(术后12~24 h)拔除导尿管,B组患者术后6 h拔除导尿管,C组患者术后2 h拔除导尿管,比较三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成功率、膀胱刺激征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结果 三组患者排尿成功率、尿频、尿急、尿痛及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患者排尿成功率高于C组,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发生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留置导尿管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C组患者Ⅱ度不舒适发生率小于A组,C组患者Ⅲ度不舒适发生率小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6 h是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可以提高排尿成功率,降低置管尿道刺激症状,减少拔管后的膀胱刺激征.
- 邸禄芹丁俊琴崔怡陈彩真鹿青张娇王晓彦
- 关键词:排尿手术后医护
- 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制定调查表,对我院2019年1月25日的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分析我院骨科住院患者下肢DVT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对下肢DVT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819例,123例患者发生DVT,患病率为15.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创伤、并存病个数、糖尿病、高血压、下肢肿胀与DVT形成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创伤、高血压及下肢肿胀是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下肢DVT患病率高,影响因素较多,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创伤、高血压、下肢肿胀。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熟悉其危险因素,早期识别,积极预防,以避免肺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 耿倩李天华鹿青何思琪李春柳邸禄芹国春花李玉佳丁俊琴
- 关键词: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病率
- 综合护理对儿童骨折的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综合护理用于儿童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及万方7个数据库,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综合护理对比常规护理用于儿童骨折康复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逐步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RCT(2 6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及骨折康复情况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合并效应量分别为[OR=6.87,95%CI=(4.71,10.01)]和[OR=2.89,95%CI=(2.19,3.83)]。综合护理组的患儿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合并效应量分别为:[OR=0.31,95%CI=(0.17,0.55)]、[OR=0.21,95%CI=(0.15,0.30)]和[MD=-3.25,95%CI=(-4.65,-1.8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综合护理用于儿童骨折康复的护理效果更好,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及骨折康复情况,并降低患儿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张荣丽闫承勇鹿青侯丽媛
- 关键词:儿童骨折综合护理常规护理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以研究目的为导向,设计《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调查表》,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手术相关信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统计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共1004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36例,非血栓患者568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4%;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316例占72.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20例占27.5%。性别、年龄、受伤距住院时间、糖尿病、术中失血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中年龄、术中失血量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诸多,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术中失血量>200 ml,临床上应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重视,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有效的防控静脉血栓的发生。
- 窦晨浩鹿青杨淑红耿倩李天华丁俊琴
-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