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婷
- 作品数:68 被引量:2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张秀果李秀婷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综合干预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
-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异常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1
- 2010年
- 观察97例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异常情况及其对组织器官血液灌注的影响,发现患者伤后2周内血压下降(占67.01%)、心率减慢(占75.26%)的发生率较高;但当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压≥75mmHg、心率≥40次/min)时,不会对人体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产生不良影响。认为护士在患者伤后应严密观察其血压、心率及意识状态、心电图变化等;高热、缺氧的患者因心率代偿性增加不明显,要及时予以处理。
- 丁俊琴井永敏李秀婷崔怡
-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血压心率护理
- 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护理分级中疾病严重程度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在李玉乐等研究的分级护理标准要素指标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工具,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形成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初表;首先对20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试,调整各项指标赋予的分值及护理级别确定范围,形成最终的量表;用量表对我院2095例住院患者进行评定,将评分结果与医嘱的护理级别、标准的护理级别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量表的可靠性。结果医嘱组、评分组均与标准组呈正相关,但评分组与标准组相关性较高。3种方法划分的护理级别比较,医嘱组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组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护理级别中,特级护理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在3组中,医嘱组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组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可作为划分护理级别的客观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丁俊琴闫晓丽崔怡张秀果邸禄芹李秀婷李春柳董运芳邸海灵
- 关键词:疾病严重程度指数护理
- 集束化护理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颈脊髓损伤患者8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 邸禄芹陈彩真崔怡国春花李秀婷丁俊琴
-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集束化护理
- 不同剂量蛋白质对重度创伤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蛋白质对重度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进而探索对重度创伤患者中的合理蛋白质支持剂量。方法:1选取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患者,对其进行创伤评分,将评分16-2...
- 国春花李秀婷雷敏
- 关键词:蛋白质重度创伤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患者处理要点被引量:3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流动,但仍不可避免骨折患者、尤其是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来医院就诊。在此特殊时期,创伤骨科医师应如何在常规的诊疗方式中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做好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及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做好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流程的同时,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出现聚集性传播,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该文从创伤骨科医、护、患三者出发,结合多学科综合干预模式,对当前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创伤骨科患者的防治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 尹英超侯志勇朱燕宾杨淑红陈伟王秀丽李秀婷张奇张英泽
- 关键词:骨科医务人员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探究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就诊的4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化验指标与检查结果,按7∶3比例随机分配到建模集(319例)、验证集(132例)。对建模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表现和临床实用性分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进行评估,同时引入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建模集319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出现贫血为105例(32.90%)。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OR=0.555,95%CI:0.318,0.970)、住院天数(OR=1.104,95%CI:1.040,1.17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评分(OR=0.649,95%CI:0.478,0.883)、入院血红蛋白(Hb)(OR=1.021,95%CI:1.005,1.036)、入院B型钠尿肽(BNP)(OR=0.996,95%CI:0.993,0.999)、左心射血指数(LVEF)(OR=1.067,95%CI:1.021,1.116)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0.498,95%CI:0.272,0.912)、住院天数(OR=1.137,95%CI:1.063,1.216)、入院Hb(OR=1.024,95%CI:1.007,1.041)、入院BNP(OR=0.997,95%CI:0.993,0.999)、LVEF(OR=1.050,95%CI:1.001,1.102)是老年股骨粗隆间患者术后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贫血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57,0.776)、训练集模型截断值0.341,灵敏度0.634,特异度0.711,约登指数0.345。当决策曲线中建模集与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为0%~70%与0%~62%时,净获益高于不采取及全部采取干预的极端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基于性别、住院天数、入院Hb、入院BNP、LVEF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贫血风险具有�
- 王贝贝崔振义王静王晗妍吕红芝李秀婷
-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贫血
- 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骨髓炎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感染、针道感染、骨延迟愈合、深静脉血栓、关节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负面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变化,探究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康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TAI量表的S-AI、T-AI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个体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患者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且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一定效果。
- 鹿青潘振华刘莉聂晓腾寇玉婷李秀婷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骨缺损心理状况
-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跳跃或交锁患者神经功能恶化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 目的评估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跳跃或交锁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探讨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跳跃或交锁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行早...
- 崔怡丁俊琴李秀婷邸禄琴
- 关键词:神经功能恶化护理对策
-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颈髓损伤疾病的常规饮食指导,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营养摄入的重要性,鼓励并督促患者每餐定量进食。观察组入院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评估,当总分≥3分时,请营养科会诊,协助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及营养支持途径。肠道功能正常且无吞咽困难者优先选择经口进食,肠道功能障碍且吞咽困难者给予静脉营养输注。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入院1,3,6,9,12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钠水平。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肺部感染、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观察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红蛋白和血钠水平逐渐升高,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及时改善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中前白蛋白、白蛋白含量;降低颅脑外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李秀婷史莎雷敏祁素芬鹿青
- 关键词:急性颈髓损伤颅脑损伤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