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雯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振荡
  • 6篇强降水
  • 6篇降水
  • 5篇长江中下游
  • 4篇低频振荡
  • 3篇短时强降水
  • 3篇强降水过程
  • 3篇降水过程
  • 2篇汛期
  • 2篇夏季
  • 2篇梅汛期
  • 2篇环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台风
  • 1篇前期信号
  • 1篇强台风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辐射
  • 1篇近海加强

机构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上海市气候中...
  • 3篇南海气象防灾...
  • 1篇海南省气候中...
  • 1篇海南航空股份...

作者

  • 9篇魏晓雯
  • 3篇何金海
  • 2篇梁萍
  • 2篇陈亮
  • 1篇穆海振
  • 1篇吴坤悌
  • 1篇吴慧
  • 1篇李欣浩
  • 1篇陈明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海港口大风的环流特征及其预报指标——以海南洋浦港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本文以海南洋浦港为例,利用2015—2019年大风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大风过程的环流特征、发生机制及其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洋浦港大风过程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冷空气型、切变线型、热带气旋型和热低压型4种。(2)冷空气型大风主要是由强冷平流引发的;当925hPa关键区24h降温超过6℃且北风分量大于11.5m/s时,洋浦港6h后易发生冷空气型大风;切变线型大风主要产生于强对流引发的雷暴大风、飑线等;当925hPa低空切变线、500hPa南支槽等天气尺度系统出现有利配置,对流有效位能CAPE≥1500J·kg^(-1),且具有较合适的对流抑制能量CIN值时,易发生切变线型大风;热低压型大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海风锋密切相关;当海南岛西北部陆地与近海海面的6h变温之差≥3.5℃,CAPE≥1500J·kg^(-1),CIN≤20J·kg^(-1)时,海风锋极易触发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热带气旋型大风主要发生在TC中心附近的等压线密集带以及外围螺旋雨带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中。业务预报时可在数值预报基础上结合统计规律以及卫星、雷达等实况资料综合判定风力等级。
魏晓雯魏晓雯赵蕾陈亮
关键词:大风过程环流特征
长江中下游两类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机制研究
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1981-2010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2004-2012年上海11个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实况天气图和天气报告...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关键词:强降水过程低频振荡短时强降水
文献传递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d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预报指数被引量:13
2015年
研究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 d低频降水的联系,并根据前期低频信号构造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研究表明,(1)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紧密相联,低频降水对强降水过程有显著贡献。在30~60 d低频降水显著年,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频降水峰值阶段;但对于低频降水而言,仅有56%的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2) 当低频降水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时,来自东北亚和南海的低频位势高度低值系统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南北高、中间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并在经向上形成两个完整的反向低频垂直环流圈,促进了上升运动发展,导致强降水过程发生;而对于低频降水峰值未发生强降水过程的情况,北方冷空气南下较弱,高纬度低频影响系统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附近表现为“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和单圈垂直环流,不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3) 综合高、中、低纬的前期低频信号构造了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对延伸期(10~25 d)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关键词:强降水过程低频振荡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夏季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关键词:强降水梅汛期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机制研究
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1981-2010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2004-2012年上海11个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实况天气图和天气报告...
魏晓雯
关键词:强降水过程低频振荡短时强降水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作为一种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的监测诊断和预报预警已成为气象预报部门的业务重点,也是当今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为此,以上海短时强降水为例,利用上海地区2004—2012年11个基本气象站的逐时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基于对所有短时强降水的影响系统进行分类,重点分析了不同影响系统下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汛期(6—9月)平均每年发生8次短时强降水,其中,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近一半。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城市雨岛特征,大值区位于中心城区及其下风向的近郊。2)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准静止锋、热带气旋、低压倒槽、冷锋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其中,准静止锋导致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发生比例达67%,且多出现在6—8月;热带气旋影响下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比例占17%,多出现在8—9月;其他影响系统导致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较少。3)各类影响系统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不同的大尺度背景及作用:准静止锋类型有利于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热带气旋与高空急流辐散场相配合导致强烈的水汽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暖性低压倒槽使地面增湿减压,高空冷平流有利于高空辐散;冷锋有利于形成北侧下沉、南侧上升的经向垂直环流圈;中尺度对流系统则主要与非均匀加热导致的局地垂直环流及其伴随的冷空气卷入相联系。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环流背景
长江中下游夏季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正>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是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深的灾害性气象事件之一。诸如1998年、2011年等长江流域的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损失。已有从低频角度对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过程的研究,或...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关键词:强降水梅汛期长江中下游
文献传递
海口市紫外线辐射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2021年
利用2015—2019年海口市紫外辐射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环境观测数据,在分析海口市紫外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的基础上,从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出发,将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与经验统计方法相结合,建立海口市紫外辐射强度的逐日和逐时预报方法。逐日紫外线预报方法满足常规预报业务需求,逐时紫外线预报为海南省全域旅游气象服务提供更加精细的参考。
魏晓雯魏晓雯陈亮
关键词:紫外线大气辐射传输
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加强与低频水汽输送的关系及前期信号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简称上海台风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分析了超强台风"威马逊"在南海加强过程中水汽输送的变化特征,着重探讨台风强度变化与10~30 d低频水汽输送的关系,并从低频场出发寻找台风强度变化的前期信号。研究结果表明:(1)"威马逊"有两条主要的水汽通道,分别为孟加拉湾通道和南海通道,孟加拉湾通道的水汽输送强度大于南海通道;(2)"威马逊"近海加强与10~30 d低频水汽输送有紧密的联系。在热带低频系统作用下,孟加拉湾通道的低频偏西水汽和南海通道的低频偏南水汽在南海汇聚,为"威马逊"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3)对于在海南岛东部登陆的台风,其登陆强度与超前5~7 d孟加拉湾通道的低频偏西水汽输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南海通道的低频偏南水汽输送有较弱的负相关。若前期从两个通道截面流入的低频水汽输送通量位于低频振荡的谷值时,则有利于其后5~7 d台风在南海加强,反之减弱。
魏晓雯吴坤悌陈明吴慧李欣浩
关键词:水汽输送低频振荡前期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