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旺 作品数:21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更多>> 发文基金: 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纤维蛋白原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前列腺癌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IB)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形成的FIB-NLR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PCa)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收治的210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及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首次确诊为PC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NLR与FIB区分组织分级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4 g/L和3.88 g/L,并对FIB-NLR评分值进行分组,分别计为FIB-NLR 0、1、2分。用χ^(2)检验分析FIB-NLR评分与P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通过Kapi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PCa预后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子。结果根据ROC曲线最佳截点分组为FIB-NLR 0分组:FIB≤3.88 g/L且NLR≤2.24;FIB-NLR 1分组:FIB>3.88 g/L或NLR>2.24;FIB-NLR 2分组:FIB>3.88 g/L且NLR>2.24。FIB-NLR 0分95例(47.5%)、FIB-NLR 1分53例(26.5%)、FIB-NLR 2分52例(26.0%);FIB-NLR 0、1、2分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别为91.88%、87.15%、59.72%,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7.83%、77.18%、4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a患者术前不同FIB-NLR评分肿瘤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危险程度分级、术前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示FIB-NLR评分、FIB浓度、NLR值、肿瘤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tPSA浓度是影响PCa患者总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FIB-NLR评分是PCa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FIB-NLR评分对预测PCa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赵亚伟 马旺 马柳疆 李志坤 李前跃 汤磊关键词:前列腺癌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一种盆底肌锻炼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底肌锻炼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踏板,且底板上方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隔板;并且防护隔板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还包括;所述伺服电机左侧设置有固定柱,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李前跃 汤磊 杨丽 赵亚伟 马柳疆 马旺3D腹腔镜下改良膀胱憩室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改良膀胱憩室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例膀胱憩室癌患者,均行腹腔镜改良膀胱憩室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出血量分别约30、20 mL,手术时间分别约90、50 min。术后第4天拔除导尿管,无漏尿。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均为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T1G3)。随访1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3D腹腔镜下改良膀胱憩室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 赵亚伟 汤磊 马旺 李前跃关键词:膀胱憩室癌 膀胱灌注 Guy’s结石评分预测PCNL术后清石率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Guy’s结石评分(Guy’s stone score,GS)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结石清除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根据术前泌尿系CT结果应用GS进行肾结石分组,利用术后尿路平片(kidney-ureter-bladder,KUB)结果评估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对影响PCNL术结石清除率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本组病例Guy’s结石分级GS1、GS2、GS3、GS4分别为27例、13例、8例、4例,单次PCNL清石率分别为96.3%(26/27),76.9%(10/13),62.5%(5/8),50.0%(2/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uy’s结石评分与PCNL术后清石率呈相关性(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uy’s结石评分回归系数为1.015,OR值为2.836(p<0.05)。结论:Guy’s结石评分能够准确地评估患者PCNL术后结石清除率,有助于术前评估PCNL手术风险及疗效。 李志坤 赵亚伟 马旺 王文莉 马晶关键词: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经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体会 2015年 目的评估经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及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8例行经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手术时间140-380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100-870ml平均230ml,有1例既往行阑尾切除术术区粘连较重分离时出血较多输血,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组织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回示Gleason评分为6-9分,平均8分。术后2周拔出尿管。随访2~31个月,所有患者排尿通畅,其中25例昼夜排尿完全控尿,3例夜间有轻微遗尿。术后1个月复查PSA 28例均〈0.02 ng/L,复查未发现直肠指检及影像检查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入路LRP在减少创伤、减少出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解剖位置清晰,术中视野显露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病人疼痛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快,术区美观及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 马柳疆 王励 李前跃 李志坤 汤磊 赵亚伟 马旺关键词:前列腺癌 腹腔镜腹膜后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观察 2023年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腹膜后切除联合开放手术对局限性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局限型肾脏肿瘤1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的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后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的要长,在手术中的失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总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下床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比对照组的要好, P<0.05。结论 对局限性肾脏肿瘤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切除术,可减轻出血、降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马柳疆 汤磊 马旺 祖力皮卡尔 李志坤关键词:局限性肾癌 121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21例肾细胞癌患者,其中有症状者49例(有症状组),无症状者72例(无症状组),对两组的临床、影像学、病理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5年存活率分别为54%、68%,P<0.05;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肿瘤直径大,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高,生存期短。结论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肾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赵亚伟 王砺 李前跃 马旺 王勤章 欧阳松关键词:肾细胞癌 病理类型 TNM分期 手术方法 不同能量及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对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2023年 探讨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中不同能量及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确诊为尿路结石患者,在公平的前提下,根据随机分配把200例尿路结石患者分成A组(n=66,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B组(n=67,低能量低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C组(n=67,高能量高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三组患者临床整体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和B组相比较,C组肾绞痛发生率、二次碎石例数较低,血尿天数更少(P<0.05)。结论 高能量高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尿路结石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临床应用安全性比较高,可以降低对肾组织的损伤和二次碎石率,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值得推荐和应用。 王文莉 马旺 曹慧艳 袁先飞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 尿路结石 超声造影辅助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1年 超声造影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实施造影穿刺,对照组应用常规穿刺,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阳性率45.00%,高于对照组27.50%(P<0.05)。研究组人均针数8.08针,单针阳性率为23.22%,与对照组的13针、10.77%比较,P<0.05。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时,辅助应用超声造影,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减少穿刺针数,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马柳疆 马旺 李志坤 赵亚伟 李前跃关键词:超声造影 前列腺癌 阳性率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血浆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不同时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在不同时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性剖析了我院2015-2020年同一时期46例前列腺癌(PCa)病人及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列出两组人员中的外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对前列腺癌组进行风险分组(PSA、Gleason评分、TNM肿瘤分期),对不同时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外周血浆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数值差异进行对比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浆中Fib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而高危前列腺癌患者Fib比例显著大于低、中危组(P<0.05),且前列腺癌组中NLR也随着疾病进展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增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增高与前列腺癌的进展程度呈正相关,对判断前列腺癌进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马旺 刘燕 马柳疆 赵亚伟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