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良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木薯淀粉催化氧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以Cu2+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木薯淀粉,考察了反应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pH=7的条件下,氧化淀粉羧基含量较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双氧水用量1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0.0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羧基含量达0.9%左右的氧化木薯淀粉。
- 李芳良麻昌爱曾桂英
- 关键词:木薯淀粉催化羧基含量
- 复合快干淀粉粘合剂的研制
- 1994年
- 采用常温催化快速氧化方法制备复合快干木薯淀粉粘合剂,系统地考察了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氧化时间、催化剂、高聚物改性剂等因素对粘合剂性能的影响。
- 李芳良吴群娣
- 关键词:木薯淀粉粘合剂改性
-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合成甘油三乙酸酯被引量:1
- 2002年
-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合成甘油三乙酸酯 ,用单纯型优化法研究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 ,反应条件温和 ,方法简单 ,腐蚀性低 ,无污染。
- 李芳良李月珍
- 关键词: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活性化工原料酯化
- 木薯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在微波条件下制备木薯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研究了制备工艺模型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该变性淀粉制备工艺模型为一次线性方程,产品糊液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抗冻性、成膜性和抗霉变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芳良童张法麻昌爱韦群兰
- 关键词:木薯淀粉交联
- 微波辐射SnCl_4·5H_2O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被引量:2
- 2005年
- 在微波辐射下,以SnCl4.5H2O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并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分析选取最佳反应条件。
- 麻昌爱韦燕李芳良
- 关键词:微波辐射催化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正交实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SNCL4催化合成微波辐射最佳反应条件
- MES模式在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简述了MES的特点和方法,分析了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的特点,介绍了MES模式应用于本课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一些解决建议。
- 李芳良蓝耀宏麻昌爱
- 关键词:MES模式公共营养师实训
- 复合酶解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研究了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以微孔淀粉的吸油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温度、时间、酶用量、酶配比、pH值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配比1∶5,淀粉乳质量分数20%,温度50℃,时间8h,酶用量1.0%,pH值5.5,在此条件下所得微孔淀粉的吸油率达92%。
- 李芳良麻昌爱韦群兰伍琼芬
- 关键词:微孔淀粉复合酶吸油率
- 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轻松迈进新课程
- 2005年
- 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一种好方法,作为未来化学教师的师范生应该掌握探究性化学实验设计的方法。本文借助典型实例,阐述了探究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和过程。
- 李月珍李芳良
- 关键词:探究性化学实验
- 高职食品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食品仪器分析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重构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较为科学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的仪器分析课程项目化"工学结合"教学体系,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 何建华韦汉昌蓝耀宏李芳良麻昌爱
-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了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研究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反应物配比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微波辐射可以加速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反应,而且产率高,操作简便。
- 农兰平李芳良王志辉
- 关键词: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