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银英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红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2篇盐酸羟考酮
  • 2篇术后镇痛
  • 2篇羟考酮
  • 2篇老年
  • 2篇梗死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通
  • 1篇血管再通率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判断
  • 1篇再通率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机构

  • 5篇天津市红桥医...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李银英
  • 3篇苏玫
  • 2篇杜秋明
  • 2篇徐昊
  • 2篇张亮
  • 2篇余革
  • 2篇邱磊
  • 1篇曹书华
  • 1篇王志涛
  • 1篇许泽明

传媒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各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天津市红桥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48例,按照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128例)和非脑梗死组(120例),记录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高血压发病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高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心脑血管病史、心血管风险分层等基本资料,测定动态血压、相关血清学指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梗死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OR=2.269)、颈动脉斑块形成(OR=1.546)、夜间平均收缩压(OR=1.054)、白昼血压负荷值(OR=1.02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588)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OR=0.074)和杓型血压(OR=0.121)是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应重点关注血压晨峰、颈动脉斑块形成、夜间平均动脉压、白昼血压负荷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的高血压患者,积极预防,降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杜秋明杜秋明曹书华李银英李银英王志涛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影响因素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7年
低钠血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住院患者的发生率可达15%~30%。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是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与低钠血症的程度和急缓明显相关。因此,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而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银英邱磊王淑亮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红桥医院内科及ICU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死亡1例,存活29例,出院至今无再发心肌梗死。其再通率、出血率、无效率、死亡率分别为80.80%、10.00%、5.65%、3.33%。结论 临床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李银英王淑亮苏玫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
盐酸羟考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30例,根据组别不同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液,A 组为盐酸羟考酮+氟比洛芬酯+托烷司琼,B 组为盐酸羟考酮+托烷司琼,比较术后镇痛效果。结果:A 组和 B 组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 A 组好于 B 组,而且 Ramsay 镇静评分术后2-12 h A 组低于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 B 组。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单纯用盐酸羟考酮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连祥基张亮徐昊龙诗樱梅倩雯李银英
关键词:羟考酮氟比洛芬酯静脉自控镇痛
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用于成人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成人腹腔镜术后单次镇痛的合适剂量,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2~67岁,随机分为A组(氢吗啡酮0.005 mg/kg)、B组(氢吗啡酮0.007 5 mg/kg)和C组(氢吗啡酮0.01 mg/kg),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氢吗啡酮,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基础、拔管时和拔管后15 min、30 min各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拔管后15 min、30 min、1 h、2 h、4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术后各时间点的RR和Sp O2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15 min、30 min的HR比较,B、C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15 min、30 min的MAP比较,C组均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B、C组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min、30 min、1 h的镇静评分比较,B、C组均比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单次静脉注射氢吗啡酮0.01 mg/kg是用于成人腹腔镜术后单次镇痛的合适剂量。
李银英余革许泽明
关键词:氢吗啡酮腹腔镜术后镇痛
盐酸羟考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入院的老年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各40例,患者经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下完成手术。A组给予盐酸羟考酮30mg+托烷司琼10mg,B组给予盐酸羟考酮30mg+氟比洛芬酯150mg+托烷司琼10mg;记录观察苏醒后(T0)、2h(T1)、4h(T2)、12h(T3)、24h(T4)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各时点PCA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都可以到达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T0、T1、T2时A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B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A组PCA实际、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增多(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连祥基余革张亮徐昊龙诗樱梅倩雯李银英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老年镇痛
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在测定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水平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测定水平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感染组(发生脓毒症)和轻度感染组(未发生脓毒症)。对比分析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重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对比;住院期间重度感染组中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对比。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小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小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重度感染组中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体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水平,可以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同时为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有一定价值。
苏玫靳怀宗李银英杜秋明邱磊刘兰君
关键词:凝血指标血小板细菌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策,提高救治率。方法选择天津市红桥医院脑系科及ICU收治的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预防治疗措施、转归情况。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多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糜、意识障碍30例(占37.50%),其他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休克等,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58例(占72.50%),痰培养阳性54例(占67.50%),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且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47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18.75%,死亡病例均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应积极防治,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李银英王淑亮苏玫
关键词:老年吸入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