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 作品数:28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1~80岁,平均63岁。临床特征表现为乳腺肿块及乳头溢血。21例单侧乳腺发生,2例双侧乳腺发生。共获得乳腺肿块25例,其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9例;伴有微浸润的2例;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或黏液癌的有14例。其组织学形态大部分为巢团状结构,个别为导管内乳头状结构,大部分病例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ER强(+),PR强弱程度不一;82%的病例Syn(+);73%的病例Cg A(+);56%的病例CD56(+)。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好发于老年女性,少数年轻患者亦可发生,其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较为独特,随访资料显示实性乳头状癌具有较好的预后。
- 刘坤冯真王敏燕陈佳胡俊艳
- 关键词:乳腺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病理分析
- 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
- 2024年
-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眠护理、中医护理等,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优化康复治疗过程,加速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梁丹丹陈秀丽刘利梅陈佳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协同管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后遗症
- 一种注射器
- 一种注射器,包含注射筒和推杆;所述注射筒内滑动连接有与注射筒对应适配的推杆,推杆的顶部设有按手,推杆的底部安装有与推杆对应适配的橡胶塞;注射筒的乳头部内壁远离注射筒筒身的位置安装有倾斜向上的单瓣式的止回阀,止回阀的活瓣端...
- 梁丹丹陈佳陈秀丽陈中玉
- 肺原发性腺癌合并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1例报道
- 2018年
- 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被认为是一种向肾脏集合管(Bellini管)上皮分化、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现时往往已经转移[1]。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罕见报道,同时伴有肺原发性腺癌的病例未见文献报道。现就我科诊断的1例肺原发性腺癌合并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相关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少见病例和复杂病例的认识,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刘坤王荟陈佳王子元杨华冯真吴丽莉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一种高效便捷的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新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通常,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中,待染色的细胞需要附着于固相介质以便下一步的处理。悬浮细胞通常生长在细胞离心涂片器上,并进一步用化学连接法固定在固相介质上,而贴壁细胞可以在细胞爬片、显微镜载玻片或透光性塑料支架上生长[1]。
- 王敏燕郭绍文韩志宏陈佳高俊杰
-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道被引量:2
- 2020年
-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WHO(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亚型[1],在国内鲜有报道。现就我科1例诊断为D-F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的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韩志宏王洋刘坤陈佳吴丽莉
-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免疫组化
- 胃底腺超高分化腺癌-主细胞为主型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女性,61岁,平素偶有反酸,饱餐后打嗝。体检胃镜检查:胃体中部大弯侧可见一0.5 cm大小局灶浅表隆起,表面轻微发红(图1)。活检病理:镜下见黏膜表层上皮及腺体规则,细胞无异型,局灶固有层胃底腺腺体轻度异型增生(图2),腺体排列拥挤,腺腔不规则,少量腺腔扩张,个别腺体共壁并形成筛孔结构,大部分细胞胞质嗜碱性,其间散在少量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均匀浓染,核位于中央略靠近基底,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未见;间质轻度充血水肿伴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 吴冬梅王洋陈佳刘坤高扬吴丽莉
- 健脾解毒方通过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通过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健脾解毒方逆转人肠癌HCT116/OXA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NF-κB和Nrf2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利用RNAi干扰技术沉默Nrf2基因以及构建NF-κB慢病毒载体质粒,观察NF-κB对Nrf2/MRP2信号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奥沙利铂组比较,健脾解毒方(12.5、25、50μg/mL)联合奥沙利铂(50μmol/L)后,细胞存活率从80.45%下降至43.15%(P<0.05,P<0.01);健脾解毒方抑制NF-κB及Nrf2的核转位及MRP2的表达;NF-κB过表达促进Nrf2核转位及MRP2的表达,增强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P<0.05,P<0.01);Nrf2基因沉默抑制MRP2表达,但不影响NF-κB的核转位。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抑制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发挥逆转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
- 王子元孙明瑜孙明瑜陈佳梁婷玉梁婷玉袁杰季青季青李琦
-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大肠癌多药耐药
-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分析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取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急救护理,n=44)和2022年1月-2022年12月(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n=44)胸痛中心救治的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接诊后各个时间窗所用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转院率以及死亡率等相关指标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LVEDD和LVEF指标评估得分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DD和LVEF指标评估得分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中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痛中心模式下通过改进急诊护理流程,可以大幅度缩短抢救治疗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功能,并且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死亡率。
- 陈秀丽陈佳
- 关键词:胸痛中心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 一次性使用多功能引流袋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使用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体,引流袋体内设置有引流管的一端,引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引流管上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分支管,分支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段通过四通管与第一螺纹盖...
- 李正俊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