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滤过
  • 4篇连续性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液
  • 4篇静脉血液滤过
  • 3篇连续性静-静...
  • 2篇综合征
  • 2篇抗凝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血滤
  • 1篇血滤器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净化

机构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4篇王海芳
  • 4篇高淑霞
  • 3篇王艳
  • 3篇杨雅静
  • 3篇刘海涛
  • 1篇赵建荣
  • 1篇李泽民
  • 1篇王雪花
  • 1篇陈敏
  • 1篇卜贵峰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对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MODS患者中呼吸和循环障碍功能改善的时效性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索参麦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改善的时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ICU中同时具备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MODS患者4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针对相应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窗(3、6、12、24、48、72h)2组呼吸、循环功能改变差异。结果 CVVH治疗后3h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巴胺量用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6h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提高CBP治疗MODS患者循环、呼吸功能改善的时效性。
李泽民王雪花赵建荣陈敏王海芳卜贵峰高淑霞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多巴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局部柠檬酸钠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方案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中的运用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常用模式,其已成为临床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在CVVH治疗过程中,有效、安全的抗凝方式至关重要,可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持续性、风险性以及医疗支出等问题[1]。
王海芳王艳高淑霞刘海涛杨雅静
关键词:静脉血液滤过低分子肝素柠檬酸钠血滤器
不同前后稀释比例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前后稀释比例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抗凝剂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拟行CVVH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100%前稀释组、50%前稀释组和75%前稀释组,各30例,置换液分别采用100%前稀释、50%前稀释、75%前稀释方式。观察3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记录凝血剂用量。结果治疗后24 h和48 h 3组体温(T)、心率(HR)均显著下降(P均<0.05),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升高,且3组间T、HR及OI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后24 h和48 h 3组APTT值、Pl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50%前稀释组抗凝剂用量明显少于其他2组,滤器凝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0%前稀释组滤器寿命显著高于其他2组,50%前稀释组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1 d和2 d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50%前稀释在危重病患者行CVVH治疗中,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抗凝剂用量,但会导致滤器凝血比例增加;100%前稀释方式可以延长滤器寿命,但同时需要增加抗凝剂用量。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稀释方式和比例,以减少出血并发症和滤器凝血发生率,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王海芳王艳高淑霞刘海涛杨雅静
关键词:CVVH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技术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VVH)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SI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例,在积极专科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之上,采用CVVH治疗,应用血液动力学检测仪监测治疗开始前、治疗1 h、3 h、5 h以及结束治疗后8 h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以及肾脏功能监测。结果 21例患者CVVA治疗时间为4~11 d,平均治疗时间为6 d,生存15例,死亡6例,生存率为71.43%;21例患者在CVVH治疗1 h、3 h、5 h以及结束治疗8 h时心率值均较CVVH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参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在CVVH治疗1 h、3 h、5 h以及结束治疗8 h时血尿素氮(BUN)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K+水平较CVVH开始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血糖(Glu)、氯离子(Cl-)、钠(Na+)、p H值、碳酸氢根(HCO3-)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伴发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CVVH技术治疗可以一定程度平稳血流,且对溶质的清除效果良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可为CVVH技术治疗血流不稳或合并心血管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王海芳王艳高淑霞刘海涛杨雅静
关键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液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