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鑫宝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10日至2012年5月10日北京市5家三级以上医院1919例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情况,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肝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肝功能损伤组(185例)和肝功能正常组(1734例),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饮酒史、肝病史,以及应用胺碘酮的溶媒、负荷量、首个24h静脉用药总量、给药原因、用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用药后其他不良反应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19例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用药后发生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延长370例(19.3%),肝功能损伤185例(9.6%),严重血压下降42例(2.2%),心动过缓30例(1.6%),静脉炎14例(0.7%)。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805,95%置信区间:1.152—2.829,P=0.010),而采用标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则具有保护作用(比值比=0.594,95%置信区间:0.393—0.898,P=0.013)。结论肝功能损伤及QTc间期延长是静脉应用胺碘酮后主要不良反应,男性是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是肝功能的保护因素。
- 姚鑫宝林阳张晓星高绪霞刘玉清周洋方振威石秀锦娄莹田蕾
- 关键词:肝功能损伤胺碘酮
- 静脉用胺碘酮后QT间期延长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胺碘酮不良反应QT间期延长的可能影响因素,为临床更好发挥胺碘酮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10日至2012年5月10日期间静脉用胺碘酮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静脉用胺碘酮患者的不良反应,然后根据是否用药后出现经心率校正的QT(QTc)间期延长将患者分为两组,QTc间期延长组(L-QTc)和QTc间期非延长组(N-QTc),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用药后出现长QTc间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静脉使用胺碘酮患者共计534例,其中419例为心脏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去除胺碘酮应用后缺乏心电图的病例,最终纳入病例243例,应用胺碘酮后发生肝功能损害18例(7.4%),严重血压降低5例(2.1%),QTc间期延长62例(25.5%),静脉炎2例(0.8%),无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后急性肾损伤是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我院静脉用胺碘酮主要用于心脏手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率较高,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是QTc间期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 姚鑫宝林阳张晓星高绪霞周洋方振威石秀锦刘玉清娄莹田蕾
- 关键词:静脉用胺碘酮QTC间期延长急性肾损伤
- 药物对术前肌酐增高老年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 目的:研究术前肌酐增高的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前后用药对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1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术前肌酐水平超出本院参考值(男...
- 高绪霞姚鑫宝赵迎新周玉杰
- 关键词:呋塞米多巴胺
- 药物对术前肌酐增高老年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 目的:研究术前肌酐增高的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前后用药对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1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术前肌酐水平超出本院参考值(男...
- 高绪霞姚鑫宝赵迎新周玉杰
- 关键词:呋塞米多巴胺
- 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细菌内毒素优势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弃G因子鲎试剂(B、C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细菌内毒素的效果。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分别用全成分鲎试剂和弃G因子鲎试剂做香菇多糖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结果: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结果灵敏、准确可靠,不出现假阳性反应。结论: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的细菌内毒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姚鑫宝田秀丽魏国义
-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测弃G因子鲎试剂
- 多巴胺对术前肌酐增高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研究多巴胺对术前肌酐增高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急性肾损伤(AKI)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10月124例术前肌酐增高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术中是否应用多巴胺将患者分为多巴胺组(106例)和对照组(18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多巴胺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症、心功能Ⅲ-Ⅳ级、血清肌酐水平及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情况如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应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组AK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7% (41/106)比66.7% (12/18),P<0.05],多巴胺组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4)h比(74±45)h,P<0.05].结论 术中静脉应用多巴胺可降低术前肌酐增高患者术后AKI发生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
- 高绪霞姚鑫宝马立萍王以新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心脏外科手术多巴胺肌酐
- 术前肌酐增高患者心外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术前肌酐增高患者行心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1 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肌酐增高患者124例。按照急性肾损伤网络组织(AKIN)制定的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肌酐增高患者发生术后AKI的药物因素。结果:术前两组在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症的数目、心功能III^IV级、血清肌酐水平及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没有明显差别;两组的术中情况如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输血量及术中尿量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别。术前及术后用药显示:AKI组术后静脉应用呋塞米的患者及静脉呋塞米单次剂量≥40mg的患者,明显多于非AKI组,而静脉应用多巴胺的患者明显少于非AKI组(P<0.01);二组术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等降压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应用没有明显差别。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应用呋塞米是术前肌酐升高患者心外手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而多巴胺则是心外手术后AKI的保护因素。结论:术后静脉用呋塞米是术前肌酐增高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静脉用多巴胺是术前肌酐增高患者术后AKI的保护因素。
- 高绪霞姚鑫宝张健群马立萍王以新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呋塞米多巴胺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