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宏

作品数:9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敏感
  • 6篇磁敏感加权
  • 5篇加权成像
  • 5篇磁敏感加权成...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塞
  • 3篇脑梗死
  • 3篇梗塞
  • 3篇梗死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2篇血管
  • 2篇出血
  • 1篇信号
  • 1篇血管畸形

机构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杨志宏
  • 6篇伍建林
  • 3篇张竞文
  • 3篇苗延巍
  • 3篇张清
  • 2篇宋清伟
  • 2篇郎志谨
  • 1篇李智勇
  • 1篇金艳霞
  • 1篇倪鸣飞
  • 1篇于咏梅
  • 1篇张婷婷
  • 1篇蔡兆诚
  • 1篇唐乐梅
  • 1篇刘婷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后出血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显示分为0~II度。将患者临床状态进行NIHSS评分,并与SWI评价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有16例(76.2%)发生自发性梗死后出血,其中11例(68.8%)发生于亚急性期,重度出血4例(25.0%),中度出血5例(31.3%),轻度出血7例(43.8%);重度出血与临床NIHS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s=0.765,P=0.001)。有14例(66.7%)显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21例中II度显示者10例(47.6%),I度4例(19.0%),0度7例(33.3%),其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技术可以敏感、客观地评价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出血及侧支循环情况,有望成为脑梗死患者病情预测与治疗评估的有效方法。
张清杨志宏伍建林张竞文苗延巍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梗塞再灌注损伤出血
颅内脑膜间叶软骨肉瘤一例被引量:4
2009年
患者 女,64岁,间断性头痛20余年。临床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影像检查:CT检查右颢部可见一类圆形等高密度影,边界不清,边缘欠光整,其内可见粗条形高密度钙化灶(图1)。MR检查见右颞部病变T1WI呈等信号(图2);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信号不均,周边可见少许稍高信号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其内部信号欠均匀,邻近脑膜见线样强化(图3)。术前诊断为右侧颞部脑膜瘤。
杨志宏张婷婷李智勇郎志谨伍建林
关键词:软骨肉瘤颅内高密度影间断性头痛高信号阳性体征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正常人大脑灰质核团铁含量被引量:36
2009年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相对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的脑铁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71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行头部SWI扫描并测量黑质、红核、苍白球、壳、尾状核头部的SWI信号值,分析各部位SWI信号值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所测量得到的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SWI信号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按一定规律变化。尾状核、苍白球SWI信号值于20~39岁变化基本平稳,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诸深部灰质核团SWI信号值快速下降(以红核及壳核为著)。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头SWI信号值均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黑质=-0.759,r红核=-0.875,r壳核=-0.880,r尾状核头=-0.524,P<0.001);苍白球SWI信号值与年龄存在弱相关(r=-0.211,P=0.042)。结论SWI信号值可以反映脑铁分布区域性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苗延巍刘婷伍建林宋清伟张清张竞文杨志宏倪鸣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畸形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及脑血管畸形的SW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7月MRI显示的典型脑血管畸形41例(海绵状血管瘤23例,动静脉畸形13例,静脉畸形5例)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及SWI,与手术所见及DSA对比,将SWI与常规MRI对比,分析其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SWI可以显示较常规序列更多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发现3例脑内弥漫性血管瘤及5例多发病变的病例;同一病灶SWI显示的范围较常规序列大;SWI显示6个静脉畸形病灶,而常规序列显示5个,可以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并与T1WI增强扫描图像很好的对应;SWI可以显示DSA显示的15支供血动脉中的13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20支引流静脉中的18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结论:SWI是显示血管畸形最敏感的MR序列,是筛查脑血管畸形的理想手段,结合MRI常规扫描序列可以为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及内部组织结构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唐乐梅宋清伟郎志谨杨志宏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磁共振成像
60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与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DSA和/或MRI(MRA、SWI等)检查确诊的脑海绵状血管瘤60例。所有病例均行T1WI、T2W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28例行T1WI增强扫描。应用配对秩和及t检验对病灶检出数目及显示病灶范围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单发40例(66.7%),多发20例(33.3%);SWI发现病灶316个,明显多于T1WI显示的64个(20.3%)和T2WI显示的77个(24.4%)(P<0.05);典型表现爆米花样或桑椹状混杂高信号,边缘呈低信号铁环征或高信号光环征(53.8%)。SWI与T2WI显示病灶面积分别为(3.39±5.68)cm2与(2.40±5.07)cm2(P<0.05)。[结论]SWI较常规MRI序列可检出更多微小病灶,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于咏梅伍建林金艳霞杨志宏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脑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0年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差异和BOLD效应成像的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SWI相对于传统意义的T1WI、T2WI、DWI、PWI以及MRA来说,对于静脉血管、
杨志宏伍建林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脑梗塞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各期患者进行MR及随诊检查,超急性期(〈6h)9例,急性期(7-24h)18例,亚急性期(1.5-7天)18例,稳定期(8-14天)3例,慢性期(〉15天)6例。对其中2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行SWI随诊。观察脑梗死内有无出血、出血程度及梗死区周围小血管的改变,并与患者的临床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大面积脑梗死随访中,SWI发现梗死后出血为16例,占76.8%。梗死后重度出血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s=0.765,P=0.001)。14例发现梗死灶周边有增多的微小血管,明显显示10例(占47.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能够敏感检测梗死灶内的出血灶,预测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与发展趋势;SWI通过显示梗死灶周围微小血管的影像改变,有助于判断其周围血流再灌注情况,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杨志宏苗延巍伍建林张清张竞文蔡兆诚
关键词:脑梗塞再灌注损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