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飞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4篇胸腔积液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切除术治疗
  • 4篇肺癌
  • 4篇包裹性
  • 4篇包裹性胸腔积...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胸腔镜
  • 2篇胸膜
  • 2篇胸膜纤维板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生存
  • 2篇治疗晚期非小...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机构

  • 15篇延安市人民医...
  • 3篇延安大学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16篇李鹏飞
  • 10篇尚娜
  • 5篇王伟
  • 4篇王延军
  • 2篇李竹林
  • 1篇刘新羽
  • 1篇马鹏飞
  • 1篇高枫
  • 1篇张晨
  • 1篇夏平
  • 1篇夏芳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单给予TP化疗效果、TP化疗+贝伐珠单抗效果差异。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观察组在TP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CA199、甲胎蛋白]、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癌胚抗原、CA125、CA199、甲胎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A125、CA199、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3.36±0.50)ng/mL、(30.64±4.80)U/mL、(58.91±6.04)U/mL、(8.19±1.82)IU/mL,均低于对照组[(5.46±1.03)ng/mL、(38.05±5.79)U/mL、(65.80±7.82)U/mL、(10.20±2.00)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分别为(1.60±0.32)、(2.70±0.44)、(11.48±1.62)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4±0.49)、(1.48±0.51)、(7.95±1.5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1.67%,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TP化疗两种方案联合使用可调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疗效,还能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抑制毒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李鹏飞尚娜王伟李子良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与再生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脊髓损伤常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神经恢复和治疗方法。神经元再生能力低、神经系统重塑难和髓鞘再生能力弱是其恢复困难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神经元生长,神经系统重塑,脊髓再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李鹏飞李鹏飞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元髓鞘
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和试验组(n=61,单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1、3、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TNF-α、CRP、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Raw、Fres、Pmean均低于术前,FVC、FEV1、FEV1/FVC、PEF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相当,但单孔操作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王伟李鹏飞
关键词:包裹性胸腔积液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液体管理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肺癌根治术中液体指导的作用,以及围术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与常规组(n=42)。观察组行TEE指导液体治疗,常规组行传统方法补充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液容量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血乳酸水平(Lac),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尿量、输液总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术毕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高于常规组,中心静脉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观察组的DO2I、VO2I均高于常规组,Lac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TEE指导液体治疗肺癌根除术患者安全性高,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机体内环镜,从而维持外周循环的稳定。
李鹏飞王伟王启尚娜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肺癌根治术外周循环血流动力学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25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至今我科行全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41例,根据采取术式不同随机分为单操作孔组(25例)和三孔法组(16例)。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结果单操作孔胸腔镜组较三孔法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获得与三孔法相同的疗效,可以替代常规三孔法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李鹏飞尚娜
关键词:胸腔镜包裹性胸腔积液
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4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3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单孔胸腔镜组(单孔组,45例)、双孔胸腔镜组(双孔组,53例)、开胸手术组(传统组,37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单孔组具有切口长度最短(F=8585.958,P=0.000)、术中出血量最少(F=686.322,P=0.000)、术后住院时间最短(F=406.947,P=0.000)、引流持续时间最短(F=95.563,P=0.000)、切口满意度评分最高(F=68.241,P=0.000)、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最低(F=90.219,P=0.000)、术后24h VAS评分最低(F=263.125,P=0.000)的优点。此外,单孔组的肺不张发生率(χ~2=17.667,P=0.000)和切口感染发生率(χ~2=13.841,P=0.001)均显著低于双孔组和传统组。且术后切口恢复图片显示单孔组术后两周恢复状况较好于双孔组和传统组。结论相较于双孔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明显提高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李鹏飞尚娜王延军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传统开胸包裹性胸腔积液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生存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生存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多西他赛治疗)及观察组(48例,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2年,对比远期生存,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死亡率为60.42%(29/48),低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王伟李鹏飞马鹏飞张军朝
关键词:多西他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远期生存
肺癌患者血清中Wnt/β-catein表达水平与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组织血清中单个核细胞Wnt/β-catein通路表达水平与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辅助化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患者单个核细胞Wnt/β-catein通路表达水平,探讨Wnt/β-catein通路表达水平与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PD患者Wnt、Tcf-4、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D、PR、CR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Tcf-4、β-catein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的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恶性肿瘤的临床预后,患者血清中Wnt/β-catein信号通路与肿瘤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李鹏飞王延军
益气化痰活血汤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汤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活血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量表(FACT-G)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汤可提高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减轻临床症状及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夏平张晨赵山虎吴安洪马小红夏芳李鹏飞
关键词:肺癌中医症状炎症反应生活质量
血清NETs、CCL3联合检测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趋化因子配体3(CCL3)联合检测对多发肋骨骨折(MRF)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112例MRF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的11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将MRF患者进一步分为无DVT组(78例)和DVT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NETs、CCL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DVT组NETs和CCL3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无DVT组比较,DVT组NETs和CCL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ETs水平与CCL3呈正相关(r=0.4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糖尿病(OR=1.649,95%CI 1.051~2.588)、手术时间(OR=2.137,95%CI 1.178~3.878)、NETs(OR=1.603,95%CI 1.094~2.349)和CCL3(OR=1.797,95%CI 1.207~2.675)均是MRF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ETs、CCL3水平联合预测MRF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灵敏度为91.18%,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2.241、2.094,P=0.025、0.036)。结论MRF术后DVT患者血清NETs和CCL3水平均升高,二者血清水平联合检测对MRF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预测价值较高。
李鹏飞王伟张军朝尚娜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深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