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会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丙泊酚
  • 1篇单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摘除
  • 1篇胆囊摘除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应急
  • 1篇应急反应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摘除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应
  • 1篇支撑喉镜
  • 1篇支撑喉镜手术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麻醉
  • 1篇手术

机构

  • 5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罗会红
  • 2篇陈炜
  • 1篇郑彬
  • 1篇杨向辉
  • 1篇龙宏杰

传媒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麻下支撑喉镜手术麻醉分析
2010年
显微喉镜具有手术操作精度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尹惠珠等应用支撑喉镜对喉部疾病实施手术以来,其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此类手术时间较短,术野狭小,并对喉部刺激强度大,因此要求手术视野清晰,声带静止,对麻醉要求极高。我科近3年来实施此类手术108例,效果显著。
罗会红
关键词:显微喉镜手术支撑喉镜麻醉
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联用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施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成功后实验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镇痛、镇静,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丙泊酚镇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0%,较对照组患者(86.11%)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的OAA/S评分为(1.02±0.06)分,较对照组患者[(3.15±0.14)分]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术中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较对照组患者(22.2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镇痛和镇静效果显著提高,维持稳定的血流变学指标和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陈炜杨向辉罗会红
关键词: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麻醉方法对机体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麻醉方法对机体应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实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术中及拔管前血压、心率、血清皮质醇、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全程无并发症发生,全麻组患者血清皮质醇、血糖术中及术后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血压及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应用全麻效果确切,心血管应激反应小,循环变化轻,心率失常发生率低。
罗会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麻醉方法应急反应
丙泊酚和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的1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组各90例。连续监测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心电图(ECG)、舒张压(DBP)、麻醉深度(BIS)、血氧饱和度(Sp O2)、PETCO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后(T1)、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手术完成时(T4)、睁眼时(T5)、完全清醒时(T6)的SBP、HR、DBP、BIS。结果:两组患儿组内各指标相比,麻醉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完成时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能有效降压,稳定心率,维持相当的麻醉深度,但是七氟烷苏醒质量更好。
陈炜罗会红龙宏杰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患儿全身麻醉
单次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硬膜外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单次注射对0.2%罗哌卡因配伍0.1%喷他佐辛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组),随机分成3组(n=40),均采用0.1%喷他佐辛配伍0.2%罗哌卡因的LCP模式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PCA设置LCP模式相同,即负荷剂量(LD)5 mL+持续输注剂量(CI)2 mL+PCA自控按压(Bolus)2 mL,其中A组LD中含有Dex 0.4μg/kg,B组LD中含有Dex 0.6μg/kg,C组LD则为原配镇痛液5 mL;分别观察患者运动阻滞功能恢复至0级时间及各组患者硬膜外用药量,开启PCA泵后1、3、6、8、16和24 h各时点静息状态与翻身活动期间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等情况,记录PCA期间患者对镇痛综合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患者运动阻滞时间略长于C组;A组、B组镇痛液用量于6 h内低于C组(P>0.05),而24 h全程镇痛液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全程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相似(P>0.05);6 h内翻身活动期间各时段VAS评分A组、B组低于C组(P>0.05),但各组患者全程24 h活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 h对镇痛综合满意度达优良级的分别为35例(87.5%)、36例(90.0%)和34例(85.0%),且分别有4~6例(10%~15%)患者于第8~16小时期间需在硬膜外追加吗啡1 mg镇痛,寒战的发生率A组6例(15%),B组4例(10%),明显低于C组[16例(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未出现硬膜外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单次硬膜外注射Dex(0.4~0.6μg/kg),不能延长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0.2%罗哌卡因配伍0.1%喷他佐辛硬膜外镇痛效应,不能减少镇痛用药量,不能增加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但寒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罗会红郑彬
关键词:患者自控镇痛硬膜外喷他佐辛罗哌卡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