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贺

作品数:2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电池
  • 10篇燃料电池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8篇混合储能
  • 8篇储能
  • 6篇氢气
  • 6篇氢氧燃料电池
  • 6篇混合储能系统
  • 6篇储能系统
  • 4篇电池汽车
  • 4篇压缩机
  • 4篇汽车
  • 4篇氢气传感器
  • 4篇燃料电池汽车
  • 4篇锂电池
  • 4篇纹影
  • 4篇空气压缩机
  • 4篇高速摄像机

机构

  • 24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4篇李贺
  • 16篇何洪文
  • 12篇王成
  • 4篇汪伟
  • 2篇由育阳
  • 1篇王亮
  • 1篇任雪梅
  • 1篇陈静
  • 1篇夏元清
  • 1篇李春明
  • 1篇杨志宏
  • 1篇付梦印
  • 1篇邓志红

年份

  • 6篇2022
  • 14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氢泄漏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氢泄漏监测系统,包括气罐、管道和阀体;管道的一端与气罐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发动机连接;阀体安装于管道上,阀体用于控制管道的通断;其中,气罐的外周套设有一层壳体,壳体与气罐之间形成...
李建威王成齐魏岑威周稼铭李贺曹德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锂电池寿命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锂电池寿命预测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外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容量计算单元,与锂电池连接,用于计算锂电池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的电量;控制器,控制器与锂电池、第一温度传...
李建威杨青青岑威王程衣丰艳胡东海李贺
文献传递
一种半封闭空间氢气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封闭空间氢气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综合优化布置模型,可行性布置区域划分、离散;测量连续性与泄露位置约束优化传感器布局。本发明兼顾了氢气传感器分布密度和传感器响应时间,实现了无盲区布置的目的...
李建威邹巍涛何洪文王成齐巍李跃娟李贺
文献传递
一种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用于混合储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给汽车供能;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计算参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所述计算参数,并将...
李建威王程何洪文周稼铭李贺范志先汪伟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储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储能系统,其中,包括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蓄电池、储压罐和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提供高压空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制动能量回...
李建威李贺衣丰艳何洪文杨青青王成齐魏范志先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氢泄漏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氢泄漏监测系统,包括气罐、管道和阀体;管道的一端与气罐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燃料电池发动机连接;阀体安装于管道上,阀体用于控制管道的通断;其中,气罐的外周套设有一层壳体,壳体与气罐之间形成...
李建威王成齐魏岑威周稼铭李贺曹德明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包括氢气罐,所述氢气罐用于储存高压氢气;所述氢气罐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罐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氢气罐上连接有一输氢管,所述输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燃料电池...
李建威王成周稼铭齐魏何洪文衣丰艳李贺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网管、氢氧燃料电池、储水罐、混合储能装置和储压罐;混合储能装置包括储压罐;空气压缩机与空气网管连通;空气网管的与泄压罐、储...
李建威何洪文杨青青岑威周稼铭曹德明李贺
文献传递
一种氢气三维浓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气三维浓度测试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三组反射式纹影系统模块、高速摄像机、同步发生器和PC端数据处理模块;三组反射式纹影系统模块按照夹角为120°排列分布;三组反射式纹影系统模块的中心高度保持一致,三组反射...
李建威邹巍涛何洪文王成齐巍李跃娟李贺
文献传递
一种多无人移动平台网络化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无人移动平台网络化协同控制方法,针对单个机器人不能完成的作业任务,建立多机器人试验平台,进行编队、避障等基本行为的实验。第一步:采用里程计的定位方式搭建基于WIFI的UDP模式进行协调通信,实时掌握车位置...
夏元清蒲钒陈静付梦印李春明李贺邓志红任雪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