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玲

作品数:79 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内镜
  • 24篇手术
  • 21篇鼻内
  • 18篇鼻内镜
  • 12篇内窥镜
  • 12篇窥镜
  • 11篇外科
  • 10篇术后
  • 10篇肿瘤
  • 10篇出血
  • 9篇嗅觉
  • 9篇颅底
  • 9篇鼻窦
  • 8篇嗅觉功能
  • 8篇嗅觉障碍
  • 8篇入路
  • 8篇手术治疗
  • 8篇气管
  • 8篇镜检
  • 7篇嗅球

机构

  • 79篇天津市环湖医...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79篇张金玲
  • 70篇刘钢
  • 38篇翟翔
  • 25篇杭伟
  • 11篇于焕新
  • 9篇张强
  • 9篇米悦
  • 8篇印志娴
  • 6篇何京川
  • 5篇韩彤
  • 4篇袁洪
  • 4篇王铭
  • 4篇张海
  • 3篇佟小光
  • 3篇李海艳
  • 2篇王淑惠
  • 2篇李庆国
  • 2篇马越
  • 2篇刘学兵
  • 2篇施展

传媒

  • 2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3篇临床耳鼻咽喉...
  • 7篇天津医药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4篇2015年全...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2013年全...
  • 2篇全国耳鼻咽喉...
  • 2篇2014年全...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06年中...
  • 1篇第四届世界中...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共135例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患者中3例发生颅内感染,分别为毛霉菌感染(1例)、脑脓肿(1例)和细菌感染(1例)。经感染灶清除术辅助抗真菌药物或抗生素治疗,随访2年,2例脑脊液鼻漏或颅内感染未复发、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并发症罕见,需要相关科室协作共同治疗。
翟翔张金玲李红君施展刘钢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内窥镜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与嗅沟深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测试组)及无嗅觉减退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100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1年后测试组来院随访,再次行T&T嗅觉功能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并与测试组初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试组T&T嗅觉识别阈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P〈0.05);男女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05)。对照组男女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1,P〉0.05)。测试组左右两侧嗅球体积分别为(38.14±4.31)、(38.72±4.22)mm。,平均嗅球体积为(38.47±4.27)mm^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1.65±6.30)、(51.98±6.34)、(51.81±6.3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33、4.267、4.249,P值均〈0.01)。测试组与对照组左右两侧嗅沟深度及平均嗅沟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01、0.948、0.927,P值均〉0.05)。测试组及对照组嗅觉识别阈与嗅球体积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8、-0.512,P值均〈0.05);与嗅沟深度无关(r值分别为-0.152,-0.174,P值均〉0.05)。测试组嗅觉识别阈及嗅球体积与嗅觉障碍的持续时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1,0.139,P值均〉0.05)。1年后复查,测试组24例嗅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左右两侧嗅球体积及平均嗅球体积略有增大,但与初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94、0.914、0.942、0.931,P值均〉0.05),其余76例嗅觉功能和嗅球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上呼吸�
杭伟刘钢韩彤张金玲张强
关键词:嗅觉障碍嗅球呼吸道感染
健康成年人嗅球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健康成年人嗅球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男54名,女46名;年龄20 ~ 70岁,平均(42.6±4.8)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5组.排除所有能引起嗅觉障碍的疾病,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行MRI检查,并对嗅球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以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左侧嗅球体积为(84.65 ±7.11)mm^3,右侧为(87.79±7.57) mm^3,平均嗅球体积为(86.14 ±7.37)mm^3;女性左侧嗅球体积为(69.58±4.72)mm^3,右侧为(71.43±5.29) mm^3,平均嗅球体积为(70.22±5.02) mm^3.男性左右两侧嗅球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4,P>0.05);女性左右两侧嗅球体积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05);男性左右两侧及平均嗅球体积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42、3.869、3.814,P值均<0.01).男性、女性平均嗅球体积与年龄分别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8、-0.523,P值均<0.01).男性、女性平均嗅球体积与T&T嗅觉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4、-0.587,P值均<0.01).结论 健康成年人左右两侧嗅球体积无差异;男性嗅球体积较女性明显增大;嗅球体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嗅球体积随嗅觉功能的减退而减小.嗅球体积可以作为评价嗅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杭伟刘钢韩彤张金玲张强
关键词:嗅球嗅觉障碍年龄因素嗅觉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并发脑脓肿一例被引量:6
2013年
患者男,28岁,主因右鼻间断流清水样分泌物1年于2010年1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因车祸头外伤行开颅手术,术中曾见右侧筛顶2.0cm×1.5cm大小骨质及硬脑膜破损,以人工硬脑膜修补缺损。术后未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入院后右鼻漏出液生化检查证实为脑脊液。腰穿脑池造影CT检查显示右侧筛窦造影剂存留,双侧筛窦及额窦多发骨折(图1)。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未见异常。
翟翔张金玲刘钢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硬脑膜修补术后并发脑脓肿生化检查脑脊液常规
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粉尘螨阳性、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进行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等免疫学检测,并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均有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粉尘螨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后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双侧鼻气道阻力的平均值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2年后的数据,但2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典型AR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黏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该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腔黏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局部AR。局部AR对于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免疫治疗3年的疗效优于2年。
印志娴米悦翟翔张金玲刘钢
关键词:变应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Rathke裂囊肿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Rathke裂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Rathke裂囊肿的病例资料,均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Rathke裂囊肿。其中男12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7岁,平均病程为4.6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26例)、视觉功能障碍(11例)、垂体功能紊乱(8例),记录手术后症状恢复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清除囊肿内容物,完整切除囊壁的20例,其余15例为部分切除囊壁予充分开窗引流。囊肿体积为121—4586mm^3,平均(1145.3±12.1)mm^3。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经人工硬脑膜及明胶海绵修补后,术后未再出现脑脊液鼻漏。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内及鼻部并发症。随访0.5—11年,100%(26/26例)的患者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90.9%(10/11例)的患者视觉功能障碍消失或缓解,62.5%(5/8例)的患者垂体功能提高,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Rathke裂囊肿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杭伟刘钢张金玲
关键词:耳鼻喉外科手术中枢神经系统囊肿视觉障碍垂体功能减退症
长期口服阿斯匹林的鼻出血患者特点及治疗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阿斯匹林的鼻出血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长期口服阿斯匹林的观察组患者80例分为两组,一组出血后停止口服阿斯匹林,另一组继续...
翟翔张金玲刘钢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分析及治疗
卢醒翟翔张金玲刘钢
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手术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7例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2~6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经鼻手术,观察术中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临床症状恢复及复发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4例实现完全切除(囊内容物和囊壁完全切除),1例实现近全切除(囊内容物完全切除,部分囊壁残留),2例实现次全切除(部分囊内容物、囊壁残留)。1例患者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引流及鼻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至今,包括非全切除患者在内的7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旁中央颅底生长范围局限的硬膜外胆脂瘤,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
何京川马越黄振华翟翔于焕新张金玲张强刘钢
关键词:耳鼻喉外科手术胆脂瘤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鼻出血患者的特点及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目前已经作为心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用药,有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中老年人群会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鼻出血患者有其特点,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现报道如下。
翟翔张金玲胡云磊刘钢
关键词:阿司匹林出血患者长期口服脑血管病预防抗血小板药物中老年人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