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蕾

作品数:53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小鼠
  • 13篇细胞
  • 12篇炎症
  • 9篇蛋白
  • 9篇脂肪
  • 7篇CD36
  • 6篇酸钠
  • 6篇基因
  • 6篇固醇
  • 6篇肝脏
  • 6篇丙戊酸
  • 6篇丙戊酸钠
  • 5篇胆固醇
  • 5篇鼠肝
  • 5篇C57BL/...
  • 5篇HEPG2细...
  • 5篇标志物
  • 4篇脂肪性
  • 4篇小鼠肝
  • 4篇小鼠肝脏

机构

  • 3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47篇赵蕾
  • 22篇阮雄中
  • 19篇陈压西
  • 10篇贺桂琼
  • 10篇李青
  • 10篇龙志敏
  • 9篇龚建平
  • 4篇汪克建
  • 4篇黄爱龙
  • 3篇宋冲
  • 3篇刘作金
  • 3篇楚亚楠
  • 3篇陈曜
  • 2篇苗春木
  • 2篇高宝兵
  • 2篇廖俊蕾
  • 2篇陈先锋
  • 2篇甘霖
  • 2篇刘海忠
  • 2篇陈昱杨

传媒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首届中国生理...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5
  • 10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α对HepG2细胞LXRα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肝X受体α(LXRα)启动子活性及其下游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和ABCG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TNF-α加速HepG2细胞内胆固醇积聚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LXRα基因的启动子表达载体,观察炎症因子TNF-α对LXRα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进一步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TNF-α组(20μg/L)、高脂组(LDL,100 mg/L)及联合处理组(TNF-α20μg/L+LDL 100 mg/L)。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XRfα、ABCA1和ABCG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3H]标记胆固醇,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外流量。油红O染色和定量比色法分析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LXRα启动子的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质粒,证明了该启动子有明显活性,TNF-α能明显抑制LXRα启动子的活性。进一步检测发现,和对照组相比,TNF-α下调了LXRα、ABCA1和ABCG1 mRNA与蛋白表达。高脂组胆固醇外流量增加,而TNF-α组胆固醇外流量明显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TNF-α使细胞内脂质染色明显增加。结论:TNF-α可通过抑制LXRα启动子活性从而抑制HepG2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异常积聚。
仝莎陈曜赵蕾黄爱龙阮雄中陈压西
关键词:HEPG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肝X受体Α胆固醇外流
转录辅激活因子CBP在脂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CREB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bindingprotein,CBP)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辅激活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能够与300多种转录因子相结合,被认为是哺乳动物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关键位点。CBP在转录活化过程中主要起乙酰转移酶、桥梁以及支架作用。随着对脂代谢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参与脂代谢的核转录因子(如PPAR、CREB、C/EBPs及SREBPs等)在作用于相应靶基因时都需要CBP的参与,因此CBP可能作为脂代谢的关键调节点。
苗春木赵蕾龚建平阮雄中
关键词:辅激活因子脂代谢
鼠疱疹病毒感染促进C57BL/6J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胰岛素抵抗
目的鼠疱疹病毒68是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和EB病毒的同源性病毒,能够长期感染啮齿类动物,引起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本研究应用鼠疱疹病毒68感染C57BL/6J小鼠的动物模型,观察疱疹病毒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胰岛素抵抗的关...
赵蕾陈压西Zac Varghese黄爱龙唐任宽贾蓓John F.Moorhead龚建平阮雄中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慢性肾脏病进展新诊治标记物REG1A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疾病诊断标志物,具体涉及一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新诊治标志物及其应用,更具体的涉及REG1A在诊治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证实了REG1A与慢性肾脏病进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体内外实验验证...
向玥赵蕾赵稚博
γ-分泌酶组件NCT在痴呆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表达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γ-分泌酶组件蛋白单过性跨膜蛋白(NCT)在APP/PS1双重转基因痴呆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分布与表达及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对APP/PS1双重转基因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分别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及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检测NCT在APP/PS1双重转基因痴呆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CNS内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NCT广泛分布于成年AD小鼠CNS各区域,包括大脑新皮质、海马、嗅脑、丘脑、纹状体、小脑、脑干和脊髓等;而神经元外Aβ的沉积选择性分布于CNS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等区域;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NCT阳性神经元数量要多于Aβ阳性神经元,且神经元内的Aβ与NCT出现了共存;同时,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的NCT与PS1分布趋势高度一致,且在神经元内出现了共存。痴呆型与同窝野生型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内NCT阳性神经元排列致密;随着小鼠的发育,脑组织单位面积内NCT阳性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但痴呆小鼠脑内NCT阳性神经元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均浓染;而同窝野生型小鼠脑内的NCT阳性神经元仅细胞膜周围染色较深,而胞质染色极浅甚至不着色。结论 NCT在痴呆小鼠和正常野生型小鼠脑内的分布及表达出现差异,可能与Aβ的生成和AD的发生相关。
龙志敏赵蕾贺桂琼宋冲楚亚楠
关键词:Γ-分泌酶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大鼠肝组织清道夫受体-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时大鼠肝组织中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的表达及其与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于胆总管内注入大肠杆菌O111∶B4(菌落浓度5×109cfu/ml),建立急性胆管炎动物模型。测定血浆中内毒素,观测不同时相点肝组织中SR-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TNF-α含量变化,并与结扎胆总管注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在急性胆管炎组中,随着梗阻感染时间的延长和血浆内毒素浓度的升高,血浆中TNF-α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SR-A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可见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的肝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AOSC时,随着肝组织中SR-A表达的下调,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清除、灭活内毒素的能力下降,同时KCs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增多,诱发并加重肝组织的损害。
杨慷刘作金赵蕾龚建平
关键词:AOSC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1β激活HMGCoA还原酶促进HepG2细胞脂质积聚
201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HepG2细胞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 A)还原酶及脂质积聚的影响。方法:200μg/m 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负荷下的HepG2细胞分别给予0 ng/m L(对照组)、20 ng/m L(炎症组)IL-1β处理24 h。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HMGCo A还原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薄层层析法检测HMGCo A还原酶活性;同位素标记法评估胆固醇合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酶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脂质。结果:IL-1β处理下,HepG2细胞HMGCo A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54±0.04)倍(t=5.619,P=0.001)、蛋白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92±0.12)倍(t=7.745,P=0.002),且HMGCo A还原酶的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73±0.25)倍(t=2.476,P=0.048)。IL-1β处理使HepG2细胞的胆固醇合成增多为对照组的(1.32±0.11)倍(t=2.316,P=0.036)。IL-1β处理的HepG2细胞内红染的脂滴显著多于对照组,且IL-1β处理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22.43±1.62)为对照组(14.90±1.11)的1.51倍(t=3.845,P=0.018),胆固醇酯的含量(3.84±0.20)为对照组(1.41±0.05)的2.72倍(t=11.730,P=0.000)。结论:IL-1β可以上调HepG2细胞HMGCo A还原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增强其酶活性,促进HepG2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和脂质积聚。
邹阳赵蕾杨萍韦莉阮雄中陈压西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HEPG2细胞胆固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D36在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是否参与了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炎症反应。方法:给予HepG2细胞不同浓度的棕榈酸(0.00、0.08、0.16、0.32、0.64 mmol/L)处理24 h,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D36和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36蛋白表达水平。然后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构建低表达CD36的HepG2细胞(CD36RNAi HepG2)和对照细胞(NCi HepG2)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棕榈酸负荷的NCi HepG2和CD36RNAi HepG2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荧光探针DCFH 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的核转录因子-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CD36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棕榈酸浓度分别为0.00、0.08、0.16、0.32及0.64 mmol/L时,CD36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01±0.078)、(1.510±0.341)(q=4.763,P=0.007)、(1.780±0.070)(q=7.301,P=0.000)、(2.510±0.141)(q=14.16,P=0.000)及(2.103±0.150)(q=10.34,P=0.000)。TNF-α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00±0.098)、(1.571±0.177)(q=1.598,P=0.141)、(1.725±0.274)(q=2.016,P=0.071)、(2.113±0.341)(q=3.102,P=0.011)及(5.282±0.855)(q=11.940,P=0.000)。IL-6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999±0.047)、(1.791±0.596)(q=1.486,P=0.168)、(2.119±0.294)(q=2.107,P=0.061)、(2.808±0.147)(q=3.398,P=0.007)及(6.916±1.284)(q=11.130,P=0.000)。抑制HepG2细胞中CD36表达,可以显著降低棕榈酸所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和核转录因子-κB在核内分布的增强,降低HepG2细胞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NCi HepG2、NCi HepG2+棕榈酸组及CD36 RNAi HepG2+棕榈酸组的ROS相对含量分别为(1.000±0.113)、(1.968±0.293)(与NCi组相比,t=6.888,P=0.000)、(0.519±0.129)(与NCi+棕榈酸组相比,t=10.106,P=0.000)。NCi HepG2、NCi HepG2+棕榈酸组及CD36 RNAi HepG2+棕榈酸组的核转录因子-κB的蛋白相对值
韦莉杨萍陈压西阮雄中赵蕾
关键词:CD36棕榈酸HEPG2炎症
FAT/CD36参与炎症应激下肾脏的脂质积聚
<正>目的: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脂肪酸转运酶(FAT/CD36)是一个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的膜糖蛋白,属于清道夫受体家族,在脂肪酸的跨膜转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体内外模型观...
吴婷婷赵蕾李青陈压西阮雄中
关键词:FFA炎症因子高脂饮食
2-APB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2‑APB(2‑氨基乙基二苯基硼酸酯)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2‑APB能够减少NAFLD小鼠肝脏脂质积聚、肝脏小业内炎症及肝脏纤维化形成;同时,2‑AP...
赵蕾赵稚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