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磊 作品数:117 被引量:46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儿童肾积水外伤性破裂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积水合并外伤性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致肾积水合并外伤性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8~10个月3例,4岁1例,7~12岁6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受伤原因:坠落伤6例(坠床3例,坠房、坠单杠、坠三轮车各1例),撞伤4例。临床表现为腹痛10例,血尿4例,腹部包块3例,发热1例。病程:伤后48 h内3例,1周内2例,3~4周4例,外院肾造瘘术后1年1例。10例术前均行超声和增强CT检查确诊。结果:9例行开放式肾盂成形术,术中见肾实质变薄,厚度为2~4 mm,破裂位于肾实质4例、肾盂4例、位置不详1例;余1例外伤后未及时治疗,因合并肾周感染行肾造瘘术。1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9例行肾盂成形术患儿患肾功能良好,2例已到青春期,未出现血压增高;1例因肾周感染行肾造瘘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肾核素扫描示患侧分肾功能<5%,行肾切除术,术后未再出现泌尿系感染。结论:儿童肾积水受外伤可致肾盂或肾实质破裂,术前超声和增强CT检查表现为肾实质变薄、肾盂扩张、尿液外溢,可明确诊断。如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专科医生在修复裂伤同期可行肾盂成形术;如医生或患者一方条件不能满足肾盂成形术时可暂行肾造瘘术。 李振武 宋宏程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黄澄如关键词:肾盂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外伤 小儿输尿管膨出症的治疗——附91例分析 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选用创伤小、疗效好的术式治疗输尿管膨出症 ,减少二次手术。方法 91例输尿管膨出症 ,男 2 5例 ,女 6 6例。其中 70例 (76 .9% )并发于重肾双输尿管畸形 ,其中左上输尿管膨出症 4 0例、右上 2 7例、双上 3例。影像学检查 :双上肾积水 4例 ,患侧上肾积水 5 2例 ,患侧上下肾积水10例 ,患侧上、下及对侧都有肾积水 4例。 2 1例单一系统输尿管膨出症中 ,左侧 5例 ,右侧 11例 ,双侧 5例。影像学检查 :患侧肾积水 10例、双侧肾积水 5例 ,患肾功能严重受损 5例 ,上尿路正常 1例。结果 78例 (85 .7% )术后平均随访 2年。重肾组 :①上肾部切除 4 8例 5 2侧 ,治愈 36例 ,失访 7例 ,需加做输尿管残段切除 3例 ,需再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 2例 ;②切除输尿管膨出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 6例 ,治愈 5例 ,术后加做上肾部切除 1例 ;③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 15例 ,治愈 9例 ,失访 4例 ,需加做上肾部切除 2例 ;④输尿管膨出自行缩小 ,症状消失 1例。单一系统 2 1例中 15例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 ,治愈 12例 ,失访 2例 ,需加做输尿管膀胱再植 1例。 1例经输尿管膨出切除 ,输尿管膀胱再植治愈。发育不良肾切除 5例 ,治愈 2例 ,有尿失禁症状 2例 ,仍时有尿路感染 1例。全组 1次手术治愈 6 5例。 黄澄如 梁若馨 白继武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肾切除术 手术治疗 儿童 婴幼儿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of the kidney,MRTK)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5例 MRTK 患儿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3~28个月,平均年龄12.6个月。左侧6例,右侧9例。血尿10例,腹部包块4例,超声发现1例。按 NWTS 3进行肿瘤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5例,Ⅳ期3例。术前予化疗1例,肾动脉栓塞1例。予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术1例,瘤肾切除14例。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术后化疗14例,放疗4例。11例获随访,9例死亡,2例无瘤存活分别2年、6年,4例失访。结论儿童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好发于婴幼儿,血尿多见,进展迅速,恶性度高,易发生肺脑转移,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差。 焦丽丽 宋宏程 孙宁 张潍平 伏利兵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 黄澄如关键词:肾脏 恶性横纹肌样瘤 儿童 再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2021年 导尿技术和导尿材料的不断革新,直到现代清洁间歇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技术的诞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导致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及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CIC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实施,NB患者病死率大幅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CIC已被国际尿控协会作为排空膀胱的首选方法和治疗NB的重要手段。医生、患者和家长共同协作,为NB患者制定个性化的CIC方案,可实现CIC的最大价值。 田军 张潍平 孙宁 李明磊 宋宏程 李宁后尿道瓣膜与上尿路损害 本文通过对后尿道瓣膜电灼术后病人的随访,包括病史、临床症状超声、IVP、VCUG、放射性核素扫描、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尿动力学检查,探讨与上尿路损害有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 田军 孙宁 张潍平 谢向辉 李明磊 黄澄如关键词:尿路损伤 电灼术 尿动力学 文献传递 部分Duckett术式尿道成形术分期治疗重度尿道下裂 目的 评价部分Duckett 术式尿道成形术在分期治疗重度尿道下裂中的效果.方法 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我们采用部分Duckett 术式尿道成形术分期治疗重度尿道下裂34 例,年龄2~3 岁,平均2.4... 田军 孙宁 张潍平 谢向辉 李明磊 宋宏程 黄澄如儿童输尿管髂血管水平梗阻诊治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输尿管髂血管水平梗阻的治疗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输尿管髂血管水平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0例,中位年龄5.4岁,年龄范围0.5~14岁。29例术前均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6例,肾核素扫描10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3例。腹腔镜手术6例,均为输尿管狭窄切除+端端吻合术;开放手术23例,其中3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者不同期行肾盂成形术。结果26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时间范围6~96个月。除发育不良肾切除术1例外,术后复查影像均显示肾积水好转,患侧肾功能良好,术前合并腹痛、泌尿系感染患儿术后症状消失。结论输尿管髂血管水平梗阻可合并输尿管近端、远端狭窄或肾脏畸形,术前应依据超声、MRU了解肾脏形态及梗阻点位置,肾核素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了解肾脏功能,必要时行输尿管逆行造影了解梗阻点及输尿管发育情况。经手术治疗,预后好。 李泽 宋宏程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李明磊关键词:输尿管 肾积水 儿童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诊治265例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265例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26例,女39例。左侧183例,右侧65例,双侧17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年龄小于1岁34例。根据症状、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或核磁水成像明确诊断,对重度肾积水患儿行肾核素扫描了解分肾功能。均行腹部横行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式)。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梗阻症状消失、肾盂变窄或肾实质增厚为治愈标准。病理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高位输尿管最多见,占93.2%。265例(282侧)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8.5%。结论新生儿肾积水多为生理性,有自行改善的可能,绝大多数不需要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要病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有明显梗阻症状、肾盂进行性扩张或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者需手术治疗,首选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谢向辉 黄澄如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李宁关键词:先天性畸形 肾积水 外科学 儿童囊性肾瘤七例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囊性肾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囊性肾瘤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病理,治疗和预后。结果3例4侧行肿瘤剜除术,4例行瘤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保留肾脏的3例4侧残肾功能良好。结论囊性肾瘤是临床罕见的良性肿瘤,与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术前无法鉴别,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无需化疗。 宋宏程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杨洋 黄澄如关键词:肾肿瘤 外科手术 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手术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年龄3~15岁,平均7. 5岁,尿道外口与包皮口在同一条直线上为圆锥型(n=42),尿道外口与包皮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烟斗型(n=18)。其中29例圆锥型予保守治疗,13例圆锥型和18例烟斗型予改良Shiraki术治疗。结果 60例患儿中,55例获得随访,26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15例完全上翻,11例部分外翻;其中12例年龄> 12岁短狭窄段圆锥型患儿的包皮均能完全上翻且没有狭窄环。29例手术治疗者,包皮均能完全上翻,其中26例阴茎体显露满意,3例阴茎体显露欠佳。结论先天性隐匿阴茎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可根据尿道外口与包皮口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隐匿阴茎进行分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可自愈,长狭窄段圆锥型和烟斗型需手术治疗。 李振武 宋宏程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黄澄如关键词:隐匿阴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