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革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输液
  • 4篇急诊
  • 3篇急诊科
  • 2篇中毒
  • 2篇输液流程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输液
  • 2篇静脉输液流程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创伤
  • 1篇低浓度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循环

机构

  • 12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2篇李兴革
  • 4篇陈丽泓
  • 4篇张巧利
  • 4篇张建芳
  • 3篇贺中云
  • 3篇杨乐
  • 3篇张巧利
  • 2篇吕小青
  • 2篇罗学斌
  • 1篇张建芳
  • 1篇李江林
  • 1篇罗学斌
  • 1篇蔡月英
  • 1篇李亮
  • 1篇吴艳霞
  • 1篇吴惠平
  • 1篇李丽仙
  • 1篇郭芳艳
  • 1篇李亮
  • 1篇彭朝林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静脉输液流程中的应用
急诊科输液室患者输液量大,更新快,治疗时间相对集中、环境嘈杂拥挤、病种复杂、用药种类繁多,护士的工作繁忙、琐碎,操作具有重复性,使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增加。李香娥等调查发现,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为了有效降...
张巧利李兴革吕小青吴惠平徐勇
文献传递
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对局部血液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对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机理、影响,以及应用本实验诱导的滑膜炎动物模型进行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相关研究,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40只2~3个月大小的幼狗随机分为10组,分别在每组动物髋关节内注入0.1‰、0.2‰、0.3‰、0.4‰、0.5‰、1‰、1.5‰、2‰、2.5‰、3‰的去甲肾上腺素,在不同时间用锝一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三相骨显像,观察股骨头局部循环血流变化,同时测定关节内压变化,X线照片、B超检查及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另外,30只2~3月龄的幼狗随机分为3组,在髋关节内注入2‰去甲肾上腺素,在不同时间用锝一亚甲基二磷酸盐三相骨显像,观察股骨头局部循环血流变化,同时测定关节内压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整个髋关节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发展过程。结果: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注入关节腔内后产生局部血管短暂收缩,血流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局部血循环受到影响。NA达到2‰或以上时,血管短暂收缩明显,3小时后小血管扩张、充血、滑膜水肿,关节渗出,关节内压升高,血流量下降,局部血循环明显受阻,持续14天左右,28天后逐渐恢复正常。整个过程表现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结论:不同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小血管扩张,局部血流量下降,NA达到一定浓度小血管扩张后出现充血、滑膜水肿,从而关节内压升高,股骨头出现局部短暂缺血,这种炎症反应和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临床表现很相似。一定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在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发病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应注意到其对局部血循环的影响从而带来的治疗影响。
李兴革李江林彭朝林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血液循环滑膜炎
急性中毒病人的临床路径管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临床路径的规范管理,探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009年5月~2010年4月317例急性中毒病人的临床路径规范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4例经急诊抢救室处理后,治愈出院(占80.13%),平均治疗时间(8.25±1.12)h;32例病人在急诊科观察室留院治疗2~7d出院(占10.09%),平均住院时间(3.12±1.22)d;27例病情稳定后收住院7~10d出院(占8.51%),平均住院时间(9.3±2.32)d;总治愈314例,治愈率98.73%。再次入院2例,入院率0.63%,医疗费用平均每人412元;317例病人无1例投诉。结论针对临床路径的规范管理,实施相应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科的诊疗规范,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序的救治。能够降低再次入院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李兴革李兴革张巧利杨乐
关键词:急性中毒护理管理
护理干预对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3月静点克林霉素人群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4~6月实施护理干预后,使用该药物的人群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4%,对照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结论:针对使用克林霉素药物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尤其是用药前的询问过敏史、用药方法及药物剂量的准确把握、健康宣教,使用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巡视等措施,对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减轻临床症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李兴革张建芳陈丽泓李丽仙
关键词: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科紧急溶栓的护理及转运
2011年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科紧急溶栓的观察及护理,寻找更好更安全的转运时机及方法。方法对我科16例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有13例溶栓治疗取得成功,安全转入病房行进一步治疗。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时,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在适宜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法转运至病房,能够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李兴革李兴革徐玉平张巧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护理转运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与急救护理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与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急救,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方法,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复苏时间、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分别为80%,20%,4%,16%,对照组分别为60%,40%,2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6.95,8.63,7.84;P〈0.01);观察组复苏时间(95.67±25.03)min,对照组(200.18±35.12)min;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45±0.91)分,对照组为(91.12±4.07)分;两组复苏时间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3,4.59;P〈0.01)。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同时根据急救护理程序实施急救护理,可减少MODS和ARDS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李兴革张巧利罗学斌张建芳陈丽泓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急救护理
案例分析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每月培训1次,每次2 h。结果:实施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沟通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投诉减少、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对急诊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中能够明显提高其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较理想的在职培训方法。
张巧利李兴革贺中云张建芳吴艳霞
关键词:案例分析急诊科护士沟通能力
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急诊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急诊科风险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改善的行动方案,做到在医疗失效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加以预防,从而有效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按照HFMEA工作步骤,确定主题为"急诊风险管理";组建HFMEA团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HFMEA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画出流程,将急诊科风险因素定义为7个主流程及24个子流程;执行危害分析,将急诊风险因素分为主流程、子流程,并予编号,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每个子流程进行分析,通过项目组成员讨论与分析,确定急诊科高风险流程为院前急救流程;拟定行动计划,对院前急救这一主流程及子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影响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经过1年的急诊院前急救流程监测,院前急救流程的工作已在控制范围内,全年未发生风险事件或差错。急诊院前急救流程风险值由原来的10分降至6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HFMEA前的83.12%提高到92.68%。结论应用HFMEA有效减少了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对风险的预见性及患者满意度。
张巧利李兴革吕小青吴惠平蔡月英
关键词:急诊科风险管理
QC小组干预降低输液室输液不良反应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干预活动,降低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确保静脉输液患者安全。方法采用QC小组干预程序,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及巩固措施,对输液区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应对措施,10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对实施QC活动的管理模式的肯定率达93.3%~100%。结论通过开展QC小组干预,降低了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静脉输液患者安全。
李兴革张巧利杨乐李亮陈丽泓
关键词:护理干预输液不良反应
急诊静脉输液流程常见失效模式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运用HFMEA分析急诊静脉输液流程常见的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方法将静脉输液分为登记、核对、摆药、配药、注射、巡视,接瓶、拔针,7个子流程,对这7个子流程,进行危害度评估和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原因、失效影响分析。结果在7个子流程中,注射这一子流程失效后,危害风险最大,NCPS危险评分为16分,其后为登记(12分)、核对(10分)、巡视(10分)。潜在失效模式主要为打错针、加错药、接瓶错误、拔错针、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穿刺;1起的意外损伤等。失效的潜在原因为系统因素占42.3%、个人因素占28.6%、流程因素占227%、环境因素占6.4%。结论进行急诊静脉输液常见失效模式分析,前瞻性地预防输液错误,能有效防止输液错误的发生(x^2=6.1972,P〈0.05)。
吕小青张巧利李兴革贺中云张建芳
关键词:静脉输液失效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