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百顺

作品数:17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健宫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结肠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腹腔镜手术
  • 2篇胆总管
  • 2篇人类乳腺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剖腹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机构

  • 14篇北京市健宫医...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7篇孙百顺
  • 8篇康健
  • 4篇贾振庚
  • 3篇黄昱
  • 2篇花瞻
  • 2篇张波
  • 2篇张东东
  • 2篇武云鹏
  • 1篇张远春
  • 1篇张震生
  • 1篇朱静琳
  • 1篇张耀
  • 1篇张耀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45),分别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及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不完全肠梗阻等并发症,通过术后长期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5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及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56%与11.53%,5年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65.45%与7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康健张东东孙百顺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剖腹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26例,根据采用的具体术式分为2组,单孔组61例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孔组65例行传统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随访24-48个月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切口美容效果。结果单孔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三孔组(P均〈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三孔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切口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三孔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与传统的三孔法比较,单孔法的创伤性更小,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切口美容效果。
康健张东东武云鹏孙百顺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单孔法三孔法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进行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患者,按照胆总管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一期缝合组(观察组)121例,T管引流组(对照组)153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手术安全性等观察指标间的差异。两组共27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区域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胆漏,对照组1例出现胆漏,均经通畅引流等保守治疗方式治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胆道狭窄。观察组2例术后胆管内残留结石,通过内镜下取出;对照组2例术后胆管内残留结石,术后8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取出。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明确的非预期胆道损伤、术后引流管携带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切口区域疼痛程度及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张骏康健孙百顺
关键词:胆石症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
基于信息系统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用药医嘱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基于信息系统提高用药医嘱开具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分析用药医嘱开具过程中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失效模式,并以风险优先指数(RPN值)进行评估,提出依托信息系统改造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案,统计实施6个月的改造成效。结果:在用药医嘱开具各环节中共找出14项风险失效模式。其中RPN值排序前5位的分别是:医嘱审核置后、患者异常检查结果分散、溶媒配伍不适宜、需皮试药品未做皮试、院前用药获取方式复杂。针对前5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增加了医嘱前置审核、"患者问题清单"、药品溶媒配伍、护士皮试结果回传、"电子用药清单"等功能。改造后RPN值由1939下降至876,统计改造前后6个月的用药医嘱开具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40.74%(由6.48‰下降到3.84‰,P<0.001)。结论:基于信息系统应用FMEA方法,降低了用药医嘱开具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刘子祺黄兴环孙百顺田晓
关键词:信息系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药安全
非公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若干举措
目的 探讨非公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方法 分析医院四年人力资源状况,总结优化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若干举措。结果 实现了医院科室结构优化、医护人员充足、人才梯队合理;医院经营收入结构优化、药占比大幅下降;...
张波孙百顺
关键词:干预措施
Her-2/neu和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 2 /neu和MMP2基因在 3 4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5例胰腺囊肿和 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示胰腺癌中Her 2 /neu和MMP2表达明显高于胰腺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 (P <0 .0 5)。Her 2 /neu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 (P <0 .0 5) ;随TNM分期增高 ,其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MMP2表达在肿瘤直径大于 4.5cm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小于 4.5cm及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随TNM分期增高 ,其表达阳性率也增高。MMP2在预后不良组中表达水平较生存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提示Her 2 /neu和MMP2过度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Her 2 /neu可能在胰腺癌发生转移之前发挥作用 ,而MMP2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表达水平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有较重要价值。
花瞻孙百顺张远春张震生贾振庚
关键词:胰腺肿瘤遗传学基因表达
VEGF-C和nm23与人类乳腺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研究
目的:肿瘤转移是影响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主要因素.78%肿瘤病人的死亡与器官转移有关.VEGF-C是唯一已知有效的淋巴管生成诱导剂;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肿瘤转移机理研究的极大兴趣.该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孙百顺
关键词:VEGF-CNM23免疫组化乳腺癌
文献传递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PTEN、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分析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9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姜黄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时、检测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CD8^+T细胞水平,并检测样品中PTEN、PI3K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E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PI3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中NK细胞、CD3^+、CD4^+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PTEN、PI3K水平,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东东武云鹏张耀黄昱康健孙百顺王文跃
关键词:姜黄素奥沙利铂PTENPI3K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20年
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118例,按照左结肠动脉的处理方式分为保留左结肠动脉组(观察组)51例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效果等指标。结果显示,11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一致(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第3站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A级肠漏,对照组2例出现A级肠漏、2例出现B级肠漏(P<0.05),所有肠瘘患者均保守治疗缓解。观察组无结肠残端缺血改变,对照组6例结肠残端缺血改变,6例患者均行扩大切除肠管,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因吻合不满意行回肠预防性造口,对照组7例行回肠预防性造口(P<0.05)。结果表明,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式安全可行,能有效保证吻合口供血,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肠管扩大切除及回肠预防性造口。能有效清除第3站淋巴结,取得同质的肿瘤根治效果。
张骏康健孙百顺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直肠肿瘤
探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讨论对于结肠癌患者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于2013-2017年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中方便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69.75±5.82)min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107.15±11.25)min,术中出血量(75.52±10.84)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155.27±31.08)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9,17.132,P<0.05);试验组患者的出现感染、脏器损伤及出血的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脏器损伤及出血出现率为6.00%(3/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脏器损伤及出血出现率为28.00%(14/50),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6,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行改良半结肠切除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且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出现较少,有效的减弱了患者术后癌细胞随淋巴扩散转移的几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孙百顺张骏康健
关键词:结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