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振和 作品数:13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南极第六次考察极地轮航线天气分析 被引量:3 1992年 1989~1990年南极第六次考察,极地轮实施“一船两站”和南大洋海洋考察运输任务,需过东北季风区,两次穿越热带辐合带、东南信风带和咆哮西风带,还需在极区外缘进行长时间航行,高、中低纬天气系统都曾遇到,气象条件复杂。本文仅就航线天气,大风过程和南大洋考察有利天气形势进行分析讨论,以求丰富南极和航行天气预报工作。 郭进修 卞林根 薛振和 姜德中关键词:航线 轮渡 南极海冰与西北太平洋台风 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别计算了南极4个区海冰和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的变化周期,并对前3年的南极海冰强弱和当年的台风发生频数进行了逐月时间序列相关分析。从初步分析结果中得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南极海冰前1年海冰多,则北半球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就会高,以罗斯海域为主体的Ⅱ区海冰与北安心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无关。 张林 薛振和 解思梅关键词:海冰 台风 海冰在海气交换中的作用及其与海雾的关系 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用了 1 999年夏季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对海冰、大气和海洋进行的同步和准同步的综合立体观测所获取的资料 ,研究海冰在海 气相互作用中扮演的角色。发现海冰的种类、分布、冰厚等变化对海气热交换都有重要影响。在浮冰区海洋以潜热的形式向大气输送热量 ,潜热通量与浮冰密集度的大小密切有关 ,浮冰越少潜热通量越大 ,潜热通量约为2 1~ 2 3 .6W /m2 ,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 ;在冰盖和大浮冰块上 ,大气以感热的形式向冰雪面上输送热量。新生的浮冰区或冰间湖是海气热交换最激烈的地方 ,是气候最敏感的区域 ,是北冰洋蒸汽雾生成的重要条件。用层结大气整体动力学输送法 ,计算了一次大范围的蒸汽雾过程的海气热交换 ,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总功率约为 1 4 8亿千瓦 ,相当于中国发电能力的 69倍 ,相当于大西洋向北冰洋输送热量平均功率的 1 / 2 0。北冰洋的夏季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海雾 :辐射雾、蒸汽雾和平流雾 ,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海冰的存在 ,使下垫面的性质复杂化 ,海气交换复杂化。 解思梅 姜德中 邹斌 薛振和关键词:海冰 海气交换 南方海洋涛动 被引量:5 1995年 南极海冰与ENSO事件相互作用的研究,属于大气、海洋和海冰三者相互作用研究的组成部分.热带海洋作为热源,南北两极的冰雪圈作为冷源,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具有相对同等的重要作用.本文普查南极海冰与ENSO事件的相互作用.既调查南极海冰对后期ENSO事件的影响,也调查ENSO事件对南极海冰的影响;以求得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期及其变化规律,了解两者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模式图. 解思梅 包澄澜 薛振和 张林 郝春江关键词:ENSO事件 热带海洋 南方涛动 南极海冰异常与异常海洋大气物理事件 <正>南极海冰作为巨大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世界海洋学界和气候学界的极大关注。伴随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大气异常现象是南方涛动指数的异常变化。海洋大气的这一异常事件被称之为ENSO事件。本文使用了最大熵谱的方法分析了... 解思梅 张林 薛振和 郝春江文献传递 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风场的变化与埃尔尼诺 被引量:7 1989年 本文利用COADS资料,对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u、v风场与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温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该地区的西风异常对埃尔尼埃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该地区经向风的异常同样对埃尔尼诺的发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士英 王静曙 许淙 薛振和关键词:风场 厄尔尼诺 海温 全文增补中 南极乔治王岛的天气预报业务 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利用从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各国考察站获取的各种气象资料,从业务需求入手,介绍了该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概况,并总结了一些重要天气现象的特征和预报技术。作者认为架设先进的卫星通讯系统,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气象资源,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是南极地区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杨清华 张林 薛振和 尹涛第六次南极考察航线海洋气象考察报告 被引量:1 1993年 中国第六次考察队乘“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于1989年10月30日离开青岛港,穿越太平洋,于12月3日停靠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12月9日离港,经智利内水道,穿过德雷克海峡后于1989年12月71日抵南极乔治王岛上的长城站(62°13′S,58°58′W)。又于1989年1月26日离开长城站,1990年1月11日到达位于南极普里兹湾里的中山站(69°22′S,76°22′E)。从2月16日到2月21日在普里兹湾外进行了一次南大洋考察。于1990年3月1日离开南极大陆回国,途中停靠墨尔本、新加坡后,于1990年4月26日抵达上海(图1)。 薛振和 钱平 姜德中关键词:航线 海洋气象 “国际冰厚监测计划”简介 1993年 国际气候研究计划(WCRP)最近计划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组织实施国际冰厚监测项目,该项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联(ICSU)组织实施。 海冰在气候变化中对控制高纬度地区大气和海洋中的热交换,驱动海洋中的温盐环流起着重要作用。海冰作为巨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全球海洋学界和气候学界的极大关注。对海冰范围,密集度和厚度的长期观测是发展和试验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重要基础。 海冰范围和密集度的观测,自1972年美国NOAA系列卫星和Nimbus系列卫星装载了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和微波辐射仪以来,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外缘线的监测问题。但冰厚观测必须现场进行。冰厚也是确定热量收支和流变学重要的参数。所以是当今关于研究海冰自身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难题之一。目前仅有一些分散的零星海冰厚度观测资料,不能满足在全球冰-气-海耦合模式中的所需要求。 解思梅 薛振和关键词:冰厚 南极长城站夏季海雾预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南极长城站的气象观测(1985-2006年)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再分析数据,分析了该地区海雾的天气气候特征、海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以及有利于海雾发生的3种典型天气形势,并据此初步建立了长城站夏季海雾预报系统。后报试验表明,该系统对长城站夏季海雾的预报效果较好。 许淙 杨清华 薛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