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苗
-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维生素D水平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24~28周)142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钙(Ca^(2+)),计算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25-OH-D不同水平组FBG、HbA1c、TSH、血清Ca^(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FPG、HbA1c、TSH水平呈负相关,与Ca^(2+)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组FT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甲状腺、维生素D、血清Ca^(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T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SH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升高程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 郭睿张苗苗刘冰洁邓春霞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恶变诊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恶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绝经1年以上,经阴道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子宫内膜息肉或宫腔占位的患者159例,根据宫腔镜治疗后的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息肉组(98例)和恶变组(22例),分析3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超声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平均年龄和未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超重比例及绝经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息肉组[63.6%比27.6%,77.3%比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和恶变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9.83±3.81)mm和(11.64±5.87)mm比(5.19±2.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与息肉组相比,病灶更大[20(19.5,30.0)mm比10(6,14)mm],病灶回声不均匀比例[19例(86.4%)比44例(44.9%)]、病灶血流丰富比例[17例(77.3%)比14例(14.3%)]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4的比例[16例(72.7%)比6例(6.1%)]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明显增厚、病灶较大、病灶回声不均匀及血流丰富,且RI<0.4时,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张苗苗鞠蕊郭睿黄雅萍孙心平焦阳苏光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三维超声
- 米非司酮引产对孕妇的遗传学稳定性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孕妇口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血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中孕引产妇女90例,服药前抽取30例孕妇静脉血作为对照。根据服用剂量不同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米非司酮150、200、300mg后48h水囊引产,于胎儿娩出后抽取孕妇静脉血,进行培养分化,观察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SCE)频率,并应用细胞分裂阻滞法进行微核(MN)试验。结果:150mg、200mg组与对照组SCE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3,P<0.001);各组MN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50、200mg)引产,不引起孕妇SCE频率增高,但加大剂量有增高SCE频率趋势。≤300mg剂量不会引起孕妇体内微核率的改变。
- 苏光魏丽惠邹俊华邓春霞张凡张苗苗
- 关键词:中期引产米非司酮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微核
- 干扰素应用于宫颈病变患者术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干扰素应用于宫颈病变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独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组(对照组)、高频电波刀手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量、阴道排液量、恢复情况、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排液量≤月经量比例高于对照组,>月经量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自觉不适感消失时间、非典型增生症状消失时间、阴道分泌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ET-1、IL-1β、IL-6、hs-CRP、TNF-α、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结论: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 郭睿李梅张苗苗张凡
- 关键词:宫颈病变药物治疗干扰素高频电波刀炎症因子
- 蜕膜组织中Ang-1、Ang-2及VEGF的表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稽留流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蜕膜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1(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关系,并分析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影响因素,为预防IVF-ET术后流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IVF-ET术后稽留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82例自愿行人工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1组。两组孕妇流产后获取蜕膜组织并测定Ang-1、Ang-2及VEGF的表达,比较两组孕妇蜕膜组织中Ang-1、Ang-2及VEGF的表达。另外,选择同期82例IVF-ET术后继续妊娠者为本次研究的对照2组,比较两组孕妇临床一般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流产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蜕膜组织中Ang-1、Ang-2及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1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在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不孕时间、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泡数、窦卵泡数、胚胎移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年龄、促排卵药物使用量以及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IVF-ET术后稽留流产危险因素分析发现,高龄、促排卵药物使用量大、卵泡生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比值大是孕妇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VF-ET术后稽留流产孕妇蜕膜组织中Ang-1、Ang-2及VEGF的表达呈现低表达。导致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年龄、促排卵药物使用量及激素,因而根据年龄进行临床治疗,控制促排卵药物使用量以及密切关注激素水平变化,以避免流产情况。
- 郭睿张凡张苗苗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稽留流产蜕膜组织促血管生成素-1促血管生成素-2
- 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绝经>1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37例。均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根据病理结果,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5例为息肉组,子宫内膜息肉恶变或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患者22例为恶变或癌前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宫腔镜下特征性表现,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孕次、产次、BMI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变或癌前组绝经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息肉组[77.27%(17/22)vs 36.52%(4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或癌前组的息肉表面溃疡、质脆比例[86.36%(19/22)vs 23.48%(27/115)],表面血管丰富比例[77.27%(17/22)vs 14.78%(17/115)],表面粗糙比例[63.64%(14/22)vs 5.22%(6/115)]和表面出血比例[68.18%(15/22)vs 11.30%(13/115)]明显高于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以单发息肉为主,两组单发息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表面溃疡、质脆(OR=5.775;95%CI:1.134~29.425;P=0.035)与表面血管丰富(OR=8.079;95%CI:1.866~34.969;P=0.005)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息肉表面溃疡、质脆和表面血管丰富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张苗苗郭睿辛德梅鞠蕊焦阳苏光
-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肿瘤绝经期
- 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TVS)检查与宫腔镜(HS)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有阴道出血或者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的病人355例,分别进行TVS诊断及HS诊断,以病理检查为诊断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TVS检查子宫内膜厚度>10 mm的病人与子宫内膜厚度<10 mm的病人比较,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13.01%及1.7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2,P<0.01)。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是74.65%,其中TVS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1.67%、29.81%、73.45%及40.25%。HS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是96.61%,H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41%、97.12%、98.78%及91.82%。TVS与HS结果比较,两者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5、χ~2=5.128、χ~2=10.815,均P<0.05)。结论 TVS检查有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无创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可作为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常规筛查方法。当病人持续出现超声异常或阴道出血症状时,HS在诊断上有着定位准确以及诊断准确率更高的优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鞠蕊焦阳刘晓刚赵桂君汪红英张苗苗王燕张宇王敬苏光
- 关键词:子宫疾病绝经后期腔内超声检查病理过程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