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湘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急性
  • 6篇骨髓
  • 6篇干细胞移植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血液
  • 4篇肿瘤
  • 4篇自体造血干细...
  • 4篇自体造血干细...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液肿瘤
  • 3篇移植后

机构

  • 11篇粤北人民医院
  • 7篇汕头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8篇韦湘
  • 12篇杨丽萍
  • 11篇谢治军
  • 9篇黄继贤
  • 8篇薛重重
  • 5篇廖建军
  • 5篇黄刚
  • 4篇温伟英
  • 4篇廖建军
  • 3篇许红雁
  • 3篇徐新
  • 3篇黄亚丽
  • 2篇黄刚
  • 1篇张健
  • 1篇苏国宏
  • 1篇王娟
  • 1篇温秀蛹
  • 1篇范彩霞
  • 1篇张碧霞
  • 1篇张健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存活率7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较高,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廖建军薛重重杨丽萍黄继贤韦湘谢治军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化疗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在淋巴瘤合并贫血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L(淋巴瘤)合并贫血(外周血红细胞悬液Coomb,s试验阴性)患者对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进行Coomb,s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AIHA(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患者10例(阳性对照组),均系外周血红细胞悬液Coomb's试验呈阳性者;B组4名正常人与46例各类型(再障,PNH,IDA等)贫血患者共50例(阴性对照组),均已明确诊断;C组ML合并贫血患者100例(实验组)均系外周血红细胞悬液Coomb,s试验呈阴性者;对3组患者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进行Coomb,s试验,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对A组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进行Coomb,s试验,10例均提示为阳性,而B组中50例均提示为阴性,C组23例结果呈阳性,而67例结果呈阴性,A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率为100.0%(10/10),C组患者阳性率为23.0%(23/100),两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ML合并贫血(外周血红细胞悬液Coomb,s试验阴性)患者对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进行Coomb,s试验检查,能够对其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均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从而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并且及时的治疗,应予推广。
韦湘
关键词:MLAIHA单个核细胞骨髓
血液肿瘤患者AHSCT后DC/CIK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应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血液肿瘤患者,观察疗效。方法采集12例血液肿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GM-CSF、IL-4、TNF-α等诱导产生DC,经IFN-γ、抗CD3单抗、IL-2等诱导产生CIK,观察其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DC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疼痛,可自行缓解。2例患者输注完CIK后出现低热,持续时间2~6 h,可自行消退;4例患者输注完CIK后出现乏力,约2 h可自行缓解。7例仍完全缓解(CR),中位CR期18(5~32)个月,2例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疾病稳定(SD),3例复发或疾病进展(PD),其中1例复发死亡。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后完全缓解的血液肿瘤患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薛重重杨丽萍徐新许红雁韦湘温伟英黄刚谢治军
关键词: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研究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AML的患者28例,分别进行化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量,以AML缓解(CR)和未缓解(NR)为指标,对AML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加以统计学比较.结果 难治复发患者的CD34、CD123以及P170的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同时为阳性时,NR患者有3例,无CR患者,与其他CR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共表达时,AML的缓解率明显下降,三者的共同表达可以作为AML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为AML患者化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依据.
廖建军张健黄继贤韦湘谢治军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抗原P170蛋白预后
血液肿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DC/CIK培养及临床应用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的血液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 CIK),应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血液肿瘤患者,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采集10例血液肿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GM-CSF、IL-4、TNF-α等诱导产生DC,经IFN-γ、抗CD3单抗、IL-2等诱导产生CIK,观察其细胞形态及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细胞免疫表型。结果培养产生形态学典型的DC/CIK。诱导成熟的DC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80、CD83、CD86、CD1a等阳性细胞比率大幅上升。CIK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D3+CD56+、CD3+CD8+双阳性细胞的比率亦大幅度上升。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DC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疼痛,可自行缓解。2例患者输注CIK后出现低热,持续时间2~6h,可自行消退。4例患者输注完CIK后出现乏力,约2h可自行缓解。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DC/CIK的培养不受影响。DC/CIK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的血液肿瘤患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薛重重杨丽萍徐新许红雁韦湘温伟英黄刚
关键词:细胞免疫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
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与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泼尼松联合马法兰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象、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沉、尿素氮、肿瘤细胞百分比以及肌酐值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亚丽谢治军黄刚廖建军韦湘黄继贤杨丽萍
关键词:亚砷酸反应停维生素C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判断、预测容易转归为难治患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初治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中和全疗程结束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的表达水平。按化疗结果分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难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1完全缓解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部分缓解组Th细胞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难治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均呈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4在最终死亡的三个患者,NK细胞百分比均在3%以下。结论:治疗后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如果下降不明显,则提示该患者预后相对乐观,如果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则提示预后不良。对于NK细胞严重降低的患者,提示预后极差。
黄亚丽杨丽萍廖建军韦湘黄继贤谢治军黄刚
关键词: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疗效
华南地区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BAALC基因表达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22年
探讨华南地区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BAALC基因表达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发现, BAALC基因的高表达组复发率远高于低表达组, 死亡率远高于低表达组。其他8种检测基因的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是研究病例的保护因素, 男性病例的预后生存率高于女性;BAALC基因表达高低分组变量是研究病例的危险因素, 基因低表达组的预后生存率高于基因高表达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工作中为BAALC高表达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韦湘黄刚谢治军廖建军黄继贤杨丽萍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干细胞CD96、CD123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骨髓干细胞CD96、CD12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具体表达以及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30例为参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CD96与CD123的水平,并对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缓解率(CR1)和CD96、CD123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中有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其CD96水平、CD123水平和剩余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CD96和CD123表达水平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在AML患者中的CD96+和CD96-的CRI率分别为21%和67.86%(P<0.05),而CD123+和CD123-的CRI率分别为38.12%和76.49%(P<0.05);ALL患者CD123+和CD123-的CRI率分别为52%和71.42%(P<0.05)。结论在不同程度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CD96和CD123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阳性表达考虑可能和复发进展以及原发耐药性有关,而CD96的特异性显著高于CD123,能作为预后重要指标。
韦湘杨丽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干细胞CD123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细胞亚群与NK细胞表达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初治淋巴癌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了解其化疗前、中和结束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水准。化疗后随访分完全缓解组6例,部分缓解组35例,难治性患者23例,另选58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完全缓解组MM患者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虽均略有下降,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部分缓解组的患者中,Th(CD3+CD4+)细胞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s(CD3+CD8+)细胞与NK(CD3-CD16+CD56+)细胞虽亦有所降低,但差别不具有显著性(P>0.05)。(3)难治组的 MM 患者中,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 NK(CD3-CD16+CD56+)细胞均呈明显下降。 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下降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预后。
黄亚丽薛重重杨丽萍廖建军韦湘黄继贤谢治军黄刚
关键词: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细胞亚群NK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