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恒锡

作品数:153 被引量:1,300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0篇动脉
  • 48篇血管
  • 42篇缺血
  • 40篇下肢
  • 26篇外科
  • 26篇下肢缺血
  • 24篇手术
  • 23篇静脉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19篇自体
  • 18篇闭塞性
  • 17篇腔内
  • 17篇自体骨
  • 17篇自体骨髓
  • 15篇骨髓
  • 14篇性疾病
  • 12篇动脉闭塞
  • 12篇动脉狭窄
  • 12篇血栓

机构

  • 14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锦州市中心医...
  • 2篇首都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52篇俞恒锡
  • 121篇谷涌泉
  • 103篇汪忠镐
  • 101篇张建
  • 98篇李建新
  • 82篇郭连瑞
  • 77篇崔世军
  • 72篇齐立行
  • 72篇李学锋
  • 53篇罗涛
  • 51篇陈兵
  • 31篇董宗俊
  • 30篇佟铸
  • 25篇齐一侠
  • 22篇吴英锋
  • 21篇张建
  • 20篇郭建明
  • 19篇杨盛家
  • 14篇武欣
  • 13篇张淑文

传媒

  • 2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中国微创外科...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糖尿病杂...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第一届北京全...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17篇2010
  • 15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21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吻式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瘤1例
2015年
锁骨下动脉瘤是较少见的外周动脉瘤,近些年来国内有少量报道,国外Dent(1972年)曾报道,锁骨下动脉瘤较少见,占外周血管动脉瘤的0.1%。引起锁骨下动脉瘤的病因包括外伤、胸廓出口综合征、感染等。相比之下,遗传综合征如特纳氏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引起锁骨下动脉瘤的报道较前减少。这些病因提示锁骨下动脉瘤有着破裂、栓塞、血栓形成的显著风险。锁骨下动脉瘤首选手术治疗,当瘤体接近无名动脉时,
徐泽勤俞恒锡李建新谷涌泉齐一侠张建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瘤
腔内修复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腔内修复术式治疗5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4例。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26例(A组),分支支架技术重建10例(B组),复合手术重建20例(C组)。术中使用国产覆膜支架26例,进口覆膜支架30例;全身麻醉48例,局部麻醉8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100%),无手术死亡患者。A组植入裸支架11例,覆膜支架15例;C组4例先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再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6例先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再行主动脉腔内修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3组患者出院时CTA检查显示支架形态均良好,无明显移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发生在A组有4例(15.4%),B组1例(11%),C组1例(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92.9%)患者获平均23.5个月随访,死亡5例(9.6%),原因为心肌梗死(2例)、肿瘤(3例)。47例CTA随访发现6例仍有部分内漏,24例远端胸腹主动脉仍有夹层但未扩大,未作特殊处理,目前均在随访中。结论 "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和复合手术修复治疗累及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谷涌泉齐立行郭连瑞郭建明俞恒锡佟铸崔世军高喜翔张建汪忠镐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复合手术
多孔脱细胞血管组织支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化学试剂和蛋白酶对猪颈动脉进行脱细胞并制备多孔细胞外基质。 方法:使用1%SDS进行脱细胞处理60h去除颈动脉中的细胞成分,然后使用0.25%胰蛋白酶、0.3U/ml胶原蛋白酶制备多孔基质。对...
段红永汪忠镐谷涌铨吴英锋武欣李建新俞恒锡陈兵张淑文张建
关键词:化学试剂蛋白酶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被引量:62
2007年
目的观察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采用腔内成形术治疗的41例患者共48条患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条患肢有静息痛(54.2%);9条患肢发生足部溃疡(18.7%),13条患肢合并有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27.1%)。19条患肢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22条患肢在0.1—0.5之间,7条患肢在0.51—0.6之间。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3.8%。术后33条患肢疼痛缓解(73.3%),其中27条患肢无疼痛(64.3%)。10条患肢症状减轻(22.2%),其中3条复发。足部溃疡的9条患肢中,1条患肢足部小溃疡愈合。13条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的患肢,2条行膝下截肢,2条行半足截除。24条患肢术后ABI增加0.5以上,12条增加0.31—0.5,7条增加0、1—0.3。42条患肢被随访,随访率为93.3%;时间平均为8、5个月(1—18个月)。本组共截肢5条患肢,总救肢率为88.1%。结论膝下小动脉腔内成形术在无法接受动脉旁路移植的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谷涌泉张建俞恒锡李建新齐立行李学锋郭连瑞崔世军罗涛陈兵齐一侠吴英锋佟铸汪忠镐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腔内血管成形术下肢缺血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TAO患者(17条患肢)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肌注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和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和足部溃疡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移植治疗2个月后疼痛缓解者15条,冷感缓解者16条。移植前ABI为0.37±0.06,移植治疗后2个月为0.50±0.17(P<0.05),ABI改善者9条。TcPO2移植治疗前为(24.59±3.36)mmHg(1mmHg=0.133kPa),移植治疗后2个月为(35.00±10.44)mmHg(P<0.05),TcPO2改善14条。溃疡改善者7条。经4~18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者13条;客观指标ABI为0.45±0.14,与移植治疗前和移植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O2为(33.24±10.43)mmHg,与移植治疗前和移植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70.6%(12/17)。溃疡愈合者5条,有2例2条患肢的溃疡伴疼痛无缓解,无死亡及高位截肢者。所有患者经常规检查未发现视网膜增生、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脑梗塞、血管瘤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TAO手段,改善患肢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
李学锋沈振亚谷涌泉张建俞恒锡郭连瑞齐立行崔世军吴英峰佟铸汪忠镐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皮肤溃疡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
108例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肾动脉支架(PTRAS)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肾动脉支架成形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08例患者回顾分析,探讨操作技术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本组108例实施118支肾动脉支架成形技术,成功率100%,肾动脉狭窄段直径由术前(1.38±0.34)mm增至(5.65±0.78)mm,随访到93例(86.1%,93/108),随访时间3~45个月,平均随访(21.9±11.4)个月。术前收缩压平均(150.04±16.69)mmHg(1mmHg=0.133kPa),术后降至(137.05±12.58)mmHg,P<0.001;术前舒张压平均(81.69±12.02)mmHg,术后降至(79.29±8.71)mmHg,P<0.05。术前血肌酐(Crea)平均(91.63±38.06)umol/L,术后降至(87.69±40.31)umol/L,P<0.001;术前尿素氮(Urea)平均(5.97±1.80)mmol/L,术后降至(5.63±1.83)mmol/L,P<0.05。B超随访支架狭窄>50%者占9.2%(7/76)。结论:肾动脉支架治疗严重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血压及维护肾功能水平,是严重肾动脉阻塞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俞恒锡张建李建新谷涌泉陈兵齐力行郭连瑞杨胜家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支架血管疾病
动脉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探讨下肢各个部位动脉腔内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支架治疗65例7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52.3%(38/71)肢体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47、7%(33/71)肢体为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支架部位包括腹主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2枚支架,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行腹主动脉和单侧髂动脉支架置入1例3枚支架,髂动脉支架33例35条患肢38枚支架,髂动脉和股浅动脉同时支架置入6例6条息肢12枚支架,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6例19条肢体23枚支架,股浅动脉和近端胭动脉病变同时支架置入5例6条患肢10枚支架,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结果65例随访2—50个月,平均16.1月,2例腹主动脉支架、1例腹主动脉与髂动脉支架同时置入全部通畅;髂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88.6%(31/35);股浅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为78.9%(15/19);股浅动脉与近端胭动脉支架闭塞1例,通畅率83.3%(5/6);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全部闭塞;3例小腿动脉流出道主干动脉全部闭塞的支架术后平均5.6月仍然保持通畅。结论下肢动脉腔内支架置入可作为治疗主髂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对于股动脉和近段胭动脉病变也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尤其是年老体弱,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也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对于膝下小动脉病变应慎重使用支架。
谷涌泉张建齐立行李建新俞恒锡李学锋郭连瑞崔世军罗涛汪忠镐
关键词:自膨式支架下肢缺血
锁骨下动脉阻塞支架置入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结果术后患肢血压测定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9±0.12提高至术后0.98±0.11(t=9.731,P=0.000)。4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5月,锁骨下动脉再狭窄率(〉50%)11.6%(5/43)。结论腔内介入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首选。
俞恒锡张建汪忠镐李建新谷涌泉李慎茂朱风水缪中荣陈兵郭连瑞
关键词:介入治疗
基因检测在Ⅳ型埃勒斯-当洛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埃勒斯-当洛综合征(Ⅳ型)是临床罕见病例,诊断困难,基因检测技术可明确该病诊断.方法 设计Col3A1基因引物,提取患者外周血标本DNA,PCR扩增后行测序分析碱基突变点,确认氨基酸变化位置,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疾病诊断.结果 患者Col3A1基因外显子30的第2209个碱基及内含子15的第327碱基出现套峰.在2209位碱基出现G-A的突变,造成第698个氨基酸变化,由丙氨酸(Ala)改变为苏氨酸(Thr),即:P.A698T(c.2209G>A),突变来源于先证者家系.结论 基因检测可以明确埃勒斯-当洛综合征诊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陈兵关云谦邬晓乐齐一侠俞恒锡李建新张建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基因突变
小腿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严重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小腿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35条患肢的临床资料。78.5%患肢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发凉,40%伴有足部或小腿麻木。53.3%的患肢有静息痛,28.2%的患肢伴有足部溃疡,18.5%伴有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结果总成功率为95.7%。86.6%患肢静息痛缓解,13.4%部分缓解。21.6%足部溃疡完全愈合,62.2%溃疡明显缩小,16.2%溃疡无明显变化。8条患肢通过对坏疽组织的清创,局部换药创面明显缩小;6条患肢截除坏疽组织创面愈合,总截肢率为4.4%。平均随访时间为21.5个月,随访率为92.7%。71.7%仍然保持无疼痛,23.9%疼痛复发,4.4%行膝下截肢。结论下肢小腿动脉球囊成形术简单、有效、实用,但复发率高,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提高。
谷涌泉张建齐立行俞恒锡李学锋郭连瑞崔世军吴英锋佟铸郭建明汪忠镐
关键词:球囊成形下肢缺血糖尿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