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瘤体缩小而血清癌胚抗原升高20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肿瘤缩小而癌胚抗原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肺部瘤体缩小而癌胚抗原升高组)20例和对照组(肺部瘤体缩小而癌胚抗原下降组)22例。均予口服厄洛替尼片150 mg,1次/d,或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1,次/d;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20.0%,低于对照组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者45.0%(9/20)、对照组77.3%(17/22),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SCLC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瘤体缩小而癌胚抗原升高提示预后不佳,存在身体其他部位病灶未控制的可能。
- 陈红刘海霞杜改萍何世东房芳王瑞林宋文广李国忠孙晓东王林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分子靶向治疗
-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生活质量。方法 41例老年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吉非替尼组(21例)和厄洛替尼组(服吉非替尼曾经有效耐药后改服厄洛替尼,20例)。服吉非替尼250mg/d或服厄洛替尼150mg/d;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吉非替尼组有效率14.3%(3/21)稍高于厄洛替尼组10.0%(2/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38.1%(8/21)稍高于厄洛替尼组30.0%(6/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57.1%(12/21)、厄洛替尼组25.0%(5/20),吉非替尼组生活质量改善高于厄洛替尼组(P<0.05);吉非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均可作为治疗老年NSCLC脑转移的治疗选择,服用吉非替尼曾经有效的患者改服厄洛替尼30%病情可得到控制,但吉非替尼耐药后再服用厄洛替尼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罗绍友陈红房芳肖颖王海波张卫国王林王原
- 关键词:肿瘤治疗方案
-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被膜下注射5%硫磺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用大黄素干预后,观察其血浆淀粉酶的改变。同时,观察在同一时间内血浆中IL-1β、TNF-α、IL-8和IL-10改变的时效关系。结果大黄素明显降低SA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减轻胰腺局部的炎症;在改变胰腺外器官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及肝组织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的同时,降低血浆中致炎因子IL-1β、TNF-α、IL-8的浓度,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浓度。结论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对SAP大鼠有降低胰淀粉酶的治疗作用,并对大鼠SAP时全身炎症的肺、肝、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节促炎因子IL-1β、TNF-α、IL-8表达,正性调节抑炎因子IL-10有关。
- 王林余亮科王原曹克勇李靓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黄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脑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 陈红张瑞虹杜改萍刘秀艳翟力军王瑞林房芳孙晓东王林潘涛
- 课题根据临床观察首次提出NSCLC患者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肿瘤表现为瘤体缩小而血清癌胚抗原升高提示预后不佳,存在身体其它部位未控制可能,指出现在常用的根据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大小判定肿瘤疗效的评价标准存在缺陷,提出需结合癌胚...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癌药物治疗
- CT灌注成像预测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T灌注成像(CTP)参数特点对吉非替尼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前的CT容积灌注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病灶CT容积灌注参数。结果缓解组19例患者,未缓解组10例患者,缓解组血容量(BV)值、血流量(BF)值、表面通透性(PS)值高于未缓解组,缓解组肿瘤组织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未缓解组缩短(P<0.05)。结论 CTP可以量化反映肿瘤微血管的代谢功能,可以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提供参考。
- 杨照环王林刘海霞陈红任淑华于锦萍张瑞虹杨建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CT灌注成像
- 厄洛替尼抑制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细胞培养人胰腺癌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观察厄洛替尼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厄洛替尼对人PANC-1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厄洛替尼作用于PANC-1胰腺癌细胞上清液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厄洛替尼作用48 h后可以显著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分泌核转录因子(NF)-κ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力。
- 王林张秀艳石国刚于锦萍陈红房芳
- 关键词:胰腺癌厄洛替尼
- 曲安奈德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将OLP患者7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于病患区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1次/w,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隔日1次。对照组39例,仅在病患区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3~6个月复查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56.4%,对照组复发率57.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注射治疗OLP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
- 王瑾陈红王原王林潘涛赵辉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曲安奈德卡介菌多糖核酸
- 埃克替尼与卡培他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与卡培他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1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埃克替尼组(20例)和卡培他滨组(21例).埃克替尼组于每天三餐前用温水送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卡培他滨组给予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停用1周,连用3个周期.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2个月后,埃克替尼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提高+稳定者]为70%(14/20)、卡培他滨组为29%(6/21),埃克替尼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卡培他滨组(χ2=4.387,P=0.007).埃克替尼组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5例、进展(PD)13例,卡培他滨组PR 8例、SD 7例、PD 6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34,P=0.001 9).埃克替尼组腹泻、皮疹发生率高于卡培他滨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Ⅲ~Ⅳ度毒副作用发生,经对症处理和营养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 卡培他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埃克替尼,但埃克替尼组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陈红任淑华庞红梅王瑞林石国刚葛红娣张秀艳王林
- 关键词:埃克替尼卡培他滨结直肠肿瘤
- 卡巴胆碱对休克延迟复苏大鼠脏器功能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延迟复苏时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即分假烧伤组(A组),标准组(B组),对照组(C组),卡巴胆碱组(D组),制备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C组经损伤处理0.5h后管饲卡巴胆碱。损伤处理后大鼠经外科游离颈静脉及颈动脉并分别置入无菌导管,以微蠕动泵控制输入乳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和卡巴胆碱组给药剂量及输注速度为标准组药量或输注速度的1/2。A组仅行备皮及动、静脉导管置入,无任何损伤处理及后续措施。数据采纳输注相关液体后0,1,2,4h二组的血细胞比容(Hct)、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等,同时检测大鼠肝、肾、肠组织血量。结果 D组经处理2h及4h后可明显降低心率,提升血压,改善烧伤休克大鼠早期脏器的功能。结论卡巴胆碱能够维护烧伤大鼠休克早期的脏器功能,同时减少机体液量需求,对休克及并发症的处理具有明显积极意义。
- 程爱斌谢宇曦王瑞刚贺瑞新罗永伟高素玲王林余亮科
- 关键词:卡巴胆碱烫伤休克血流量
- 吉非替尼对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表达MCP-1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给予UC-MSCs加入EGF、吉非替尼、EGF+吉非替尼处理,以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MCP-1表达情况,并取各种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以Transwell法观测单核细胞系RAW264.7迁徙率。结果 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吉非替尼可有效抑制EGF对UC-MSCs表达和分泌MCP-1刺激作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吉非替尼与EGF共同作用于UC-MSCs,其上清液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P<0.05)。结论吉非替尼可以有效抑制EGF对UC-MSCs的作用,调节MCP-1分泌及其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招募作用。
- 王林陈红王原杜改萍陈银苹俞亮科孙晓东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吉非替尼间充质干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