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亮科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6篇重症
  • 5篇重症急性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 5篇急性胰腺炎
  • 5篇儿童
  • 4篇腹泻
  • 4篇肝炎
  • 3篇乙肝
  • 3篇乙型
  • 2篇血流
  • 2篇血糖
  • 2篇脏器
  • 2篇胃肠
  • 2篇细胞
  • 2篇联合免疫
  • 2篇疗效

机构

  • 17篇河北联合大学...
  • 10篇华北煤炭医学...
  • 7篇天府矿务局职...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唐山市疾病预...
  • 1篇解放军255...
  • 1篇唐山市传染病...
  • 1篇唐山市卫生局

作者

  • 27篇余亮科
  • 14篇王原
  • 9篇曹克勇
  • 5篇王林
  • 4篇高捷
  • 3篇吴爱萍
  • 3篇陈玉强
  • 3篇张瑞凤
  • 3篇韩秀红
  • 3篇陈银苹
  • 3篇袁丽艳
  • 2篇张莹
  • 2篇谢宇曦
  • 2篇郭秀荣
  • 2篇高素玲
  • 2篇罗永伟
  • 2篇赵文喆
  • 2篇李靓
  • 2篇崔颖
  • 2篇杨阳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分子量肝素与大黄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与大黄联合应用对早期重症胰腺炎(SAP)大鼠外周血流动力学和胰腺局部血流动力学以及炎症递质释放等的影响。方法以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40只),随机取20只应用LMWH与大黄治疗设为治疗组,其余20只设为观察组;另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以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模型制作前及模型制作成功后大鼠胰腺局部血流速度;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d),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第12h观察时间点外周血中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跟踪治疗组和观察组3d的病死率。结果①在12h时间点治疗组较观察组大鼠胰腺局部血流显著增加(P〈0、05或0.01);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血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第12h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2h时间点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间各观察项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各观察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6、12、24h时间点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②光镜病理评分显示,对照组胰腺组织正常;观察组胰腺组织大片坏死,部分伴出血;治疗组胰腺组织小片坏死,点状出血,坏死、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较观察组轻。观察组和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⑧3d的病死率,观察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LMWH与大黄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SAP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障碍、抑制炎症递质释放,有效改善其预后并降低了其病死率。
王原余亮科曹克勇马琳郭秀荣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低分子量肝素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被膜下注射5%硫磺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用大黄素干预后,观察其血浆淀粉酶的改变。同时,观察在同一时间内血浆中IL-1β、TNF-α、IL-8和IL-10改变的时效关系。结果大黄素明显降低SA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减轻胰腺局部的炎症;在改变胰腺外器官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及肝组织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的同时,降低血浆中致炎因子IL-1β、TNF-α、IL-8的浓度,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浓度。结论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对SAP大鼠有降低胰淀粉酶的治疗作用,并对大鼠SAP时全身炎症的肺、肝、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节促炎因子IL-1β、TNF-α、IL-8表达,正性调节抑炎因子IL-10有关。
王林余亮科王原曹克勇李靓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黄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24周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为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纤欣丸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对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观察治疗24周期间,在第16周、24周末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和肝络欣丸联合应用在降低HBV DNA和ALT水平,提高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结论阿德福韦酯和肝络欣联用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王原余亮科曹克勇张瑞凤张羽忠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肝络欣丸E抗原乙型肝炎
以嗜睡或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误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王原余亮科崔颖曹克勇
关键词:胰腺炎嗜睡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胆囊炎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血清25-OH-D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清25-OH维生素D(25-OH-D)变化,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儿童106例(肥胖组),对照组为年龄、性别与肥胖组匹配的健康儿童106例。采用放免法检测两组血清25-OH-D,并进行比较。结果肥胖组血清25-OH-D明显低于对照组(r=-0.22,P<0.01),其25-OH-D水平与BM I呈负相关(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降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
高捷冯凭余亮科赵凤珍张俊玲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
儿童斑疹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斑疹伤寒是以体虱、鼠蚤或人蚤为传播媒介,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在儿童时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我院于1996年9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斑疹伤寒56例,现报告如下。
高捷余亮科韩秀红
关键词:斑疹伤寒儿童时期误诊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立克次体感染急性传染病
成人still病1例报道
2008年
患者,女,64岁,因发热伴关节痛6个月余入院。患者不明原因发热6个月,体温39.0-41.0℃,在15:00开始上升,至次日6:00可自行降至正常,伴有咽痛、关节疼痛、皮下环状红斑,退热后红斑消失。在外院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使用氟美松后体温可迅速降至正常。入院查体:T40.0℃,BP105/75mmHg,精神萎靡,
曹克勇余亮科王冬邓小燕
关键词:成人STILL病不明原因发热环状红斑入院查体精神萎靡关节痛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状态32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王原余亮科曹克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状态高渗性并发GLASGOW昏迷评分胰腺内分泌胰高糖素
紫龙金片对吉非替尼引起Caco-2细胞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紫龙金片对吉非替尼引起Caco-2细胞间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组1)、吉非替尼组(组2)和紫龙金片联合吉非替尼组(组3),组2、组3根据预处理时间又分为12、24 h亚组。应用电阻仪测定各组Caco-2细胞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NF-κB p6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组2、组3各亚组TEER均降低,且组2低于组3(均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涉及到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变化。结论吉非替尼导致Caco-2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而紫龙金片对其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活化有关。
王原余亮科房芳赵辉潘涛杜改萍
关键词:紫龙金片吉非替尼CACO-2细胞通透性
非嗜肝病毒所致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对非嗜肝病毒所致急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总胆红素﹥85.5μmol/L的非嗜肝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本治疗,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静滴,qd;对照组予以苦黄注射液30ml,静滴,qd,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腹胀、乏力、纳差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复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腺苷蛋氨酸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非嗜肝病毒所致急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皮肤瘙痒、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
余亮科韩秀红崔颖李靓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