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海
- 作品数:38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变化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变化。方法对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55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分析比较不同临床分型各中医证候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变程度等变化特点。结果9例轻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寒湿郁肺证7例(77.8%)、湿热蕴肺证2例(22.2%);46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寒湿阻肺证9例(19.6%)、湿毒郁肺证37例(80.4%)。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寒湿阻肺证(P<0.05),淋巴细胞绝计数不但绝对值水平明显低于寒湿阻肺证(P<0.01)且低于检测范围下限患者例数亦较寒湿阻肺证多(P<0.05);在胸部影像学变化中,湿毒郁肺证患者病变部位累及双肺者多于寒湿阻肺证(P<0.05),寒湿阻肺证以少量小病灶多见,而湿毒郁肺证则以较多大范围病变明显(P<0.05)。结论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中医证候分别为寒湿郁肺证、湿毒郁肺证。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易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且胸部影像学病灶数量多、病变范围大。
- 简小云蒋开平刘效仿梁炳辉张云海陈国强罗志扬周杰吴智龙陈小燕江群芳黄凯舟
- 关键词:中医证候胸部影像学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TNF-α、IL-6以及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分别于心肺复苏后即刻、1、3、7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两组患者升高程度相当(P>0.05);心肺复苏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心肺复苏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均下降至低于心肺复苏后即刻水平,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平稳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 于娜邓梦华张云海马天威苏懿郭丽华马明远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心肺复苏IL-6IL-8
- 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7 d后,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随访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的1、2、3 d两组患者GCS及NFI评分变化程度相当(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和NF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2周,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周、24周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 于娜邓梦华张云海马天威苏懿郭丽华马明远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心肺复苏神经功能
- 脓毒症休克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中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症救治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测定记录的ITBVI与其对应的CVP值,观察不同CVP范围值的容量反应准确性。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监测全过程中,CVP与ITBVI无相关性(r=-0.016,P>0.05),CVP在0~8 mmHg或>12 mmHg时,与ITBVI无相关性(r分别为-0.201、-0.009,P>0.05),当达到脓毒症指南复苏目标时(CVP 8~12 mmHg),与ITBVI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因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胸腔内压、腹腔内压等,CVP不适合单独作为液体复苏容量的参考指标。
- 潘永张云海张斌招兰芝戚振红江皓波叶蝶莲黄国敏徐杰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中心静脉压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 2010年
-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情况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共分离出病原菌48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9株,占18.4%,革兰阴性菌331株,68.5%,真菌63株,占13.1%。排名前几住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31.6%,胞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较高,占65.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加强ICU感染管理以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 邓梦华张兴胜张斌陆锦波张云海马天威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早期肺康复锻炼对ICU肺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i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重要的致病菌,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死亡率高^([1])。鲍氏不动杆菌极其容易诱导耐药性,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常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费用昂贵、副作用大。
- 肖秋生马明远张云海梁奕好郭丽华
- 关键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免疫功能
- 穴位贴敷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G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S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护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自制吴茱萸穴位贴敷在中脘穴、足三里和大肠俞。测定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3、5天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肠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降低SCI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对术后G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于娜张云海马明远
- 关键词:穴位贴敷脊髓损伤胃肠功能炎症反应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ICCO监测后1、24、48 h测定患者的ITBVI、NT-proBNP水平和中心静脉压(CVP),计算ITBVI和NT-proBNP、CVP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ITBVI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701,P<0.05);NT-proBNP水平越高,每搏量指数(SVI)越低,呈负相关(r=-0.405,P<0.05);CVP与NT-proBNP、ITBV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2,P>0.05;r=0.05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越高,心脏泵血功能越差,心脏容量超负荷的风险越大;CV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容量负荷评估准确性差,不适合单独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参考指标。
- 邓梦华马明远陈次滨江浩波张云海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胸腔内血容量指数NT-PROBNP中心静脉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热毒型脓毒症44例临床观察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热毒型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按2012年SSC国际脓毒症指南方案治疗,同时应用物理降温方式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3~3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血必净注射液。评估治疗前及治疗5 d后两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检测纤维蛋白原(Fbg 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两组ICU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两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各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T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联合控温措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可调节脓毒症热毒型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
- 张云海邓梦华马明远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亚低温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炎症反应
- 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凝血功能异常的6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使用方法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入血必净注射液30mL,1h内静脉滴注完毕,2次/d,连续注射10d。检测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观察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72h内颅内出血进展事件(PIH),28d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凝血指标变化情况: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PT、APTT、DD、PLT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衅0.05)。(2)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治疗72h后治疗组TNF-α、1L-6、IL-8依次为(1.41±0.32)ng/L、(80.4±25.1)ng/L、(5.17±0.59)ng/L,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依次为(1.74±0.30)ng/L、(96.6±23.4)ng/L、(8.32±0.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治疗组PIH率为3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PIH,推测与其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 江皓波马明远张云海邓梦华于娜戚振红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