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蓉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免疫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
  • 2篇干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机构

  • 11篇西安高新医院
  • 5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张蓉
  • 8篇梁英民
  • 6篇刘赞
  • 4篇王颖
  • 4篇胡彬
  • 3篇张春芳
  • 3篇黄斯勇
  • 2篇罗红香
  • 1篇刘丽
  • 1篇刘建军
  • 1篇刘静
  • 1篇杨军
  • 1篇刘静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68例诊治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病原菌情况。方法:对68例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几率极高。以G-菌多见,占85.7%。结论:脑出血意识障碍,年龄大,常患有多种基础病是院内肺部感染高发因素,抗生素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在未获得明确病原菌之前,选择广谱抗生素同时加强支持及基础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刘建军张春芳张蓉刘丽
关键词:肺疾病
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ADAR1 shRN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ADAR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和正常成人中的表达。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用慢病毒介导的siRNA转染K562细胞,建立稳定的敲减ADAR1的K562细胞株(shADAR1),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和shADAR1细胞中ADA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ADAR1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5)。shADAR1细胞中A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5)。shADAR1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5)。结论:ADAR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中表达增加,通过siRNA抑制ADAR1的表达能明显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ADAR1基因可能成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靶点。
胡彬张蓉刘小五刘赞王刚峰梁英民
关键词:ADAR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
化疗联合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王颖梁英民黄斯勇胡彬刘赞张蓉杨柳
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初发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预测初发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67例于西安高新医院血液科和100例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初发H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77例,女性为90例;年龄为(42±15)岁。根据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症状性VTE,将本研究167患者分为VTE组(n=12)和未发生VTE组(n=155);根据患者化疗前MPV预测发生症状性VTE风险的临界值(MPV=6.8 fl),将其分为MPV<6.8 fl组(n=21)和MPV≥6.8 fl组(n=146)。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ABVD(多柔比星+博莱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治疗。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研究167例初发HL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包括Lugano分级、症状体征、纵隔受累、国际预后评分(IPS)和Khorana风险评分(KRS),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包括化疗前血红蛋白(Hb)值、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WBC)等。本研究所有初发HL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并且记录患者出院后第1年内症状性VTE发生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采用±s表示,2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化疗前MPV、血小板计数和WBC等,采用M(P25~P75)表示,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者性别、结外器官累及、全身症状、纵隔淋巴结直径≥10 cm、IPS为3~7分、KRS为3~4分、Hb值<100 g/L、化疗前血小板计数>350×109/L和化疗前WBC>11×109/L的患者所占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患者化疗前MPV预测初发HL患者接受化疗后1年内发生症状性VTE的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且通过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不同MPV分组初发HL患者的无�
张蓉李国辉罗红香刘赞刘静徐静梁英民
关键词:霍奇金病静脉血栓栓塞平均血小板体积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比值在预测临床预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比值(ALC/AMC)在预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72例初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比较患者五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及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ALC/AMC的阈值为3.6,ALC/AMC≥3.6和ALC/AMC<3.6患者的年龄、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髓外疾病、ISS分期、del(17p),t(4;14)和二倍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7,6.097,8.236,χ^2=9.147,10.618,5.913,5.239,6.190,均P<0.05)。ALC/AMC≥3.6和ALC/AMC<3.6患者五年OS和PFS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LC/AMC≥3.6的患者高于ALC/AMC<3.6患者(P<0.001)。ALC/AMC<3.6是预测MM患者五年OS和PFS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ALC/AMC的降低能有效预测初发MM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张蓉李国辉刘小五刘赞徐静王丽萍梁英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成人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2005年
张蓉张春芳杨军刘静
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4例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气分析;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血液粘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FIB下降(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APTT延长及血小板稍有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皮下淤斑外,余无其他出血倾向;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
张蓉张春芳高和飞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低分子肝素配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及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离、鉴定方法及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6例。脐带取自足月剖宫产健康产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C-MSCs,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免疫表型,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评估hUC-MSCs分化能力。6例患者均静脉输注hUC-MSCs(1×10~6/kg),输注后1个月如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可重复输注1次。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随访截至2017-11-01,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C-MSCs,可见原代细胞贴壁生长并逐渐融合成片状,形态均一,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类似于成纤维细胞,成长梭形流水状贴壁生长,细胞形态良好,并随着细胞传代,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UC-MSCs高表达CD_(73)、CD_(90)、CD_(105),表达量均>98.0%;不表达或低表达CD_3、CD_(11b)、CD_(19)。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显示,hUC-MSCs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输注hUC-MSCs后,6例患者完全反应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5/6;随访期间复发1例,再次输注hUC-MSCs后仍有效。hUC-MSCs输注前后患者外周血CD_3^+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3^+CD_8^+T淋巴细胞比例及CD^+_(19)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C-MSCs输注后CD^+_(16)CD^+_(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和CD_4^+CD^+_(25)CD^-_(127)辅助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hUC-MSCs输注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出现轻度发热,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出现激素依赖,经抗病毒治疗后痊愈。结论采用酶消化法能有效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及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能有效鉴定hUC-MSCs分化�
黄斯勇白喜龙伍艳兰胡彬王刚锋王颖张蓉罗红香徐静梁英民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离
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免疫调节特性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健康足月胎儿脐带中分离培养hUC-MSCs,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IL-17,采用EdU细胞增殖法检测hUC-M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 UC-MSCs表面标记及细胞周期,RT-qPCR检测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中免疫调节相关因子分泌水平,免疫学反应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UC-MSCs呈现较均一漩涡状、梭形生长,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表面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19、CD11b、CD45、HLA-DR;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②FCM检测结果显示IL-17处理后,hUC-MSCs免疫表型未发生变化,而IFN-γ处理后,hUC-MSCs表面标记HLA-DR表达明显上调。③与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hUC-MSCs活性更好,且能促进细胞增殖。④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h UC-MSCs的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⑤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上清中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分泌水平明显增高(P<0.001)。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的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高(P<0.001)。结论:IL-17在不影响hUC-MSCs免疫表型的条件下,可促进细胞增殖,上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提高TGF-β、IL-10、PGE-2、IDO、TSG-6、PD-L1分泌水平,增强hUC-MSC免疫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将为预处理的hUC-MSCs防治免疫炎症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白喜龙姚含秉黄斯勇张蓉崔江霞梁英民梁英民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17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浆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水平对骨髓组织p53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MBA)患者血浆维生素B9(VB9)和维生素B12(VB12)水平对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8年5月68例MBA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VB9和VB12的分布情况、比较p53在不同程度VB9和VB12分布中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和分析低VB9和VB12的MB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VB9和VB12水平分别为5.28±0.36ng/ml及144.51±28.1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3±0.45ng/ml,176.33±31.5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6.20,均P<0.001)。在VB9和VB12含量均偏低时,病例组患者的分布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4.847,P <0.05)。在VB9和VB12含量均偏低时,病例组细胞p53表达中度和重度染色的比例较高,与其余两组病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1,P <0.05)。病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43.2μmol/L,且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分布比例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t=4.226,P <0.05)。在VB9和VB12含量均偏低时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p53表达呈正相关性(Y=0.655X+12.42,r=0.661)。结论 p53的高表达可作为低VB9和VB12水平诱导MBA产生的标志物,为MBA的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张蓉李国辉王颖刘赞赵会迎梁英民
关键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P5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