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UPLC-MS/MS法测定抗菌活性成分DP413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5年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活性成分DP413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50 mm×2.1 mm,1.9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选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负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13.2→369.2(DP413)和m/z 331.2→303.3(内标脱水穿心莲内酯,DAG)。结果:测定DP413的线性范围为5~1 000 ng·m L^-1,在该范围内DP413血药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RSD均小于6%,准确度在78.5%~91.1%。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适用于大鼠血浆中DP413浓度测定,可用于DP413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孙旭于敏闻镍李佐刚
- 关键词: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药代动力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人源化重组抗HER2单克隆抗体帕妥珠注射液在食蟹猴体内的药动学
- 目的建立ELISA方法测定食蟹猴血浆中帕妥珠的浓度,并用于研究食蟹猴静脉注射帕妥珠注射液的体内药动学。方法利用0.05 mol·L~(-1)包被缓冲液将rhHER2胞外域蛋白以100 ng/孔的量包被酶标板,2%BSA封...
- 于敏
- 关键词:食蟹猴药动学
- 亚硝胺化合物致突变风险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使用毒理预测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评价17种亚硝胺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探讨亚硝胺化合物取代基结构与其致突变性风险的关联。方法使用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对17种亚硝胺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进行预测,并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分别在无和有大鼠S9代谢活化条件下开展基于6孔板的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其致突变性风险。结果Derek Nexus基于亚硝基结构,预测16种亚硝胺化合物(不包括NDPh)均具有致突变风险。Sarah Nexus预测所有17种均有致突变性风险,但NMEA、NEIPA和NDIPA的致突变风险较低。非S9代谢活化条件下,除NMPEA外,其余所有亚硝胺化合物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NMPEA仅能诱导TA1537菌株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经大鼠S9代谢活化后,NDEA、NMOR、NDPA、NPIP和NPYR在TA97、TA100和TA15353个菌株中均得到阳性结果,NDMA、NMEA、NEIPA、NDBA、NMPA、NNK、NDELA、NDPh和NMPEA则在TA97、TA100和TA1535中至少1种菌株中得到阳性结果。结论亚硝胺化合物致突变性与其结构中α-氢的数目和α-氢的取代、支链或较大/不可代谢的基团的存在,以及形成的重氮离子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本研究提供了最新的亚硝胺化合物体外致突变性和DNA损伤性试验数据,验证了取代基结构对亚硝胺化合物致突变性效力的影响,可为其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 叶倩汪祺于敏王雪耿兴超张乐帅文海若
- 关键词:亚硝胺致突变
- 水溶性紫杉醇多聚谷氨酸偶合物和紫杉醇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水溶性紫杉醇多聚谷氨酸偶合物(PP)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与紫杉醇(PT)的组织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建立测定小鼠血浆及组织中PT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方法。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1的PP和PT,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及各组织,以多西紫杉醇为内标,PT用甲基叔丁基醚提取,在BetaBasic C18色谱柱上以流动相乙腈-水-甲酸(65∶35∶0.1)分离,流速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854.2→286.1(PT)和m/z 808.3→527.2(多西紫杉醇)。结果:测定PT的线性范围为0.5~1000 ng.mL-1,定量下限为0.5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在11.5%和13.1%以内,准确度分别在87.6%~103.3%和87.1%~109.5%,提取回收率为78.8%~97.7%。与PT相比,PP给药后PT在组织中分布更广,驻留时间更长,提高了AUC组织/血浆比值。结论:LC-MS/MS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专属性好。与PT相比,PP改变了PT的组织分布,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张双庆于敏闻镍李佐刚
- 关键词:抗肿瘤药缓释制剂
- UHPLC-MS/MS法测定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含量
-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临床上用于细菌性痢疾、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方法:以肝微粒体孵育液为基质,通过添加标准溶液的...
- 汤瑶李佐刚闻镍张双庆孙旭于敏王秀文汪巨峰李波
- 关键词:毒性检测
- 文献传递
- 重组嵌合抗CD20单抗PUM100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嵌合抗CD20单抗PUM100经静脉单次给药后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同条件下利妥昔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关系。方法:12只食蟹猴按体重均衡法分为4组,分别单次给予不同剂量(10,30 mg.kg-1)的PUM100和利妥昔单抗,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药代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食蟹猴经静脉推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10,30 mg.kg-1)的PUM100后,半衰期(t1/2)分别为(111.3±10.8)和(154.0±39.1)h,全身清除率(CL)与表观分布容积(Vss)较接近,C0及AUC0-inf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且两个剂量对应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UM100与等剂量利妥昔单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UM100与等剂量利妥昔单抗的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特征相同,说明PUM100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利妥昔单抗具有生物等效性。
- 李佐刚盖文琳闻镍汤瑶孙旭于敏王秀文王军志李波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抗CD20单抗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
- LC-MS/MS方法研究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UP302的大鼠皮肤吸收量和皮肤代谢稳定性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中UP302定量的LC-MS/MS方法,并应用于研究UP302乳膏在大鼠皮肤局部给药24h后的皮肤吸收量,以及离体大鼠皮肤中UP302的代谢稳定性。方法 UP302用甲醇溶解稀释,皮肤样品用2倍体积甲醇沉淀处理,内标法进行定量。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柱温30℃;甲醇为流动相A,5mmol.L-1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B,以0.2mL.min-1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运行时间6min。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和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串联质谱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01.1→135.2(UP302)和m/z 252.9→132.0(内标大豆苷元)。结果 UP302皮肤标准样品在5~2000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UP302在大鼠皮肤匀浆中的最低定量限是5ng.mL-1。本方法日内准确度在100.00%~105.23%,日内精密度小于5.82%。结论本LC-MS/MS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UP302在皮肤组织中含量的测定,以及UP302在大鼠皮肤组织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 于敏张双庆朱凌闻镍李佐刚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磷酸西他列汀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ESI-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的含量,研究磷酸西他列汀经尾静脉单次给药后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3组,分别单次给予9,3,1 mg.kg-1磷酸西他列汀,按照不同时间点于眼后静脉丛采血。液质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质谱采用正离子和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磷酸西他列汀m/z 408.0→235.0和内标氟西汀m/z 310.0→148.0。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分别尾静脉单次注射高、中、低剂量(93,和1 mg.kg-1)药物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INF)分别为(5 154.82±637.37)(,1 729.30±290.76)和(589.39±66.92)h.ng.mL-1,剂量之比为9∶3∶1,对应的AUC比值为8.75∶2.93∶1,与给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AUC有显著性差异t,1/2,Vz,CL,MRTlast与给药剂量无关。结论:所建立的UHPLC-MS/MS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灵敏,可用于磷酸西他列汀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同时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在本试验的剂量范围内(1~9 mg.kg-1),磷酸西他列汀在SD大鼠体内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 汤瑶李响闻镍孙旭朱凌于敏李佐刚李波
- 关键词:氟西汀药代动力学SD大鼠
-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及有关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和有关物质(RS)浓度,并用于研究大鼠静脉联合注射ASB和RS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甲醇提取血浆中ASB和RS,以脱水穿心莲内酯(DAG)为内标,在...
- 张双庆于敏孙旭闻镍李佐刚
- 关键词: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动学
- 大鼠重复ig给予N-[(3-烯丙基-2-羟基)苯亚甲基]-2-(4-苄基-高哌嗪-1-基)乙酰肼富马酸盐的药动学研究
- 2022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SD大鼠血浆中N-[(3-烯丙基-2-羟基)苯亚甲基]-2-(4-苄基-高哌嗪-1-基)乙酰肼富马酸盐(SM-1),并计算大鼠重复ig给药的药动学参数,评价SM-1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和SM-1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动物(阴性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为6只动物),雌雄各半。每天ig给药1次,各组分别给予水、溶媒或SM-150、100、200 mg·kg^(-1),给药体积10 mL·kg^(-1),连续给药4周,于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阶段进行药动学采血测定。采用经验证的HP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SM-1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与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SD大鼠ig给予SM-1后,在50~200 mg·kg^(-1)剂量,SD大鼠体内的平均峰浓度(C_(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剂量组动物平均C_(max)及AUC_(0~t)比值与剂量比相近。连续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蓄积。雌性大鼠SM-1的暴露高于雄性大鼠。结论连续给药28 d后,SM-1在大鼠体内未出现明显的蓄积,雌性大鼠SM-1的暴露高于雄性大鼠。
- 刘淑洁于敏王宇黄舒佳张颖丽闻镍淡墨耿兴超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