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老年
  • 6篇血压
  • 6篇脉压
  • 6篇老年高血压
  • 6篇老年高血压患...
  • 6篇高血压
  • 6篇高血压患者
  • 2篇动脉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护理
  • 2篇活质量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心病

机构

  • 6篇承德医学院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陈晴晴
  • 5篇任国成
  • 5篇杜玉芝
  • 5篇高志广
  • 3篇陆真
  • 2篇管玉珍
  • 1篇杨洁
  • 1篇杜俊兰
  • 1篇魏敏
  • 1篇蒋伟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的疼痛描述及自我管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女性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术后疼痛及疼痛处理措施。方法对10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女性患者在出院后第14天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疼痛强度、疼痛类型、止疼药的用量以及疼痛对于每天睡眠的影响。结果 92%的女性患者在出院后2周内每天都会经历胸腔疼痛,这是可以预见的;在经历胸腔疼痛的同时有50%的女性患者在出院后1周内会伴随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疼痛,但这些部位的疼痛可预见性小,因而对患者影响更大。结论女性患者在心脏手术出院后会经历中等或更为严重的疼痛,但患者很少按医嘱服药。提前出院患者对疼痛的自我护理普遍认识不足,在规范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的问题上患者需要更多的指导。
陈晴晴魏敏管玉珍
关键词:心脏手术出院疼痛女性患者
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总体健康情况,其中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中,观察组在精力、情感、睡眠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疼痛以及躯体活动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在精力、情感、睡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恢复以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陈晴晴杜俊兰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颅脑损伤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高血压(Hypertension,HP)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它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疾病的一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引起的主要并发症,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不全,...
陈晴晴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脑卒中脑出血发病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451例按年龄分为四组,A组:年龄65-69岁;B组:70-74岁;C组:75-79岁;D组:≥80岁。按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跃80 mm Hg四组。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LDL-C(≥2.6 mmol/L)组1,LDL-C(〈2.6 mmol/L)组2。分析不同年龄段在四个PP水平组的分布情况及不同水平LDL-C对脉压的影响。结果①四个年龄组在PP2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41豫、48.84豫、55.45豫、51.67豫。在PP4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95豫、3.88豫、3.96豫、7.50豫;②与PP1组相比,PP2组、PP3组、PP4组LDL-C≥2.6 mmol/L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①不同年龄段的PP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跃80 mm Hg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老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0例,按年龄大小分为A、B、C、D组,A组86例,年龄65-69岁;B组118例,年龄70-74岁;C组84例,年龄75-79岁;D组112例,年龄≥80岁。根据脉压水平,又将4组患者分为≤40、41-60、61-80、跃80 mm Hg脉压水平段。分析4组患者在4个脉压水平段的分布情况。结果4组患者在41-60 mm Hg脉压水平段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脉压水平段。其中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中,D组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组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脉压多集中在41-60 mm H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脉压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80岁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65-6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多集中在60 mm Hg以下。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恐动症水平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周至3个月恐动症变化轨迹,分析不同恐动症变化轨迹亚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4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恐动症量表分别于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恐动症水平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恐动症轨迹亚型,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影响恐动症变化轨迹亚型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不同时段恐动症得分水平呈回升降低趋势。通过模型拟合识别出两条恐动症变化轨迹。决策树模型显示,预测变量重要性依次为年龄、运动益处认知、性别、高血压、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其中年龄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分为持续下降和回升下降两条恐动症变化轨迹,年龄是其核心影响。应根据上述因素辨别术后可能进展为恐动症回升下降人群,并构建以提高运动益处认知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为侧重点的干预方案,以降低其恐动症水平。
赵彩萍陆真周春雷蒋伟杨洁陈晴晴樊小倩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老年人自我感受负担
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在ACS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0,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和导向组(n=50,接受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两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电图检查指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导向组干预后LVEF[(51.98±3.24)%比(55.44±3.64)%]、ESCA评分[(132.34±3.09)分比(162.44±3.68)分]、WHOQOL-BREF的生理状态[(65.16±6.12)分比(72.18±5.17)分]、心理状态[(68.59±5.72)分比(76.85±6.71)分]、社会关系[(71.51±5.85)分比(80.30±5.33)分]及环境领域[(74.45±4.82)分比(82.80±5.72)分]维度分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8.85±4.84)mm比(56.65±4.74)mm]、校正后QT间期(QTc)[(448.33±11.95)ms比(442.02±12.87)ms]、T波峰末间期(Tp-Tec)[(114.13±8.71)ms比(102.74±9.34)ms]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常规组比较,导向组总依从率(64%比88%)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58%比20%)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可显著改善ACS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指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孙亦佳陈晴晴陆真管玉珍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活质量
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胶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胶带,包括减压贴,减压贴的顶部中心处沿宽度方向缝合设置有固定胶带,且固定胶带通过缝合处分割为两个固定胶黏带,固定胶带分为基层和黏合层,且黏合层黏合于基层的顶部,两个固定胶黏带的顶部贴合设...
陈晴晴
文献传递
综合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年
探究综合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加快ICU气管切开术患者切口愈合,住院时长得到减少,进而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可得到有效防控,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樊小倩孙晴仲怀凤陈晴晴陆真
关键词:综合护理ICU气管切开术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脉压(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 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80 mm Hg四组。根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分为TT_3(〈0.87 ng/m L)组1,TT_3(≥0.87 ng/m L)组2。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脉压与TT_3呈正相关性(r=0.099,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脉压水平的增高,TT_3含量逐渐增高,与PP≤40 mm Hg组比较,TT_3在PP〉80 mm Hg组差异显著(P=0.011)。3与TT_3≥0.87 ng/m L组比较,脉压在TT_3〈0.87ng/m L组的水平较低(Z=-3.329,P=0.001)。结论 1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TT_3存在正相关性,〉80 mm Hg组TT_3增高显著。2低TT_3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保护因素。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甲状腺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