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玉芝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朝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脉压
  • 5篇老年
  • 5篇老年高血压
  • 5篇老年高血压患...
  • 5篇高血压
  • 5篇高血压患者
  • 2篇对心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房颤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机构

  • 9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9篇杜玉芝
  • 8篇任国成
  • 8篇高志广
  • 5篇陈晴晴
  • 2篇许长存
  • 2篇姜娜娜
  • 1篇张晓莉
  • 1篇王鹏飞
  • 1篇蔡颖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451例按年龄分为四组,A组:年龄65-69岁;B组:70-74岁;C组:75-79岁;D组:≥80岁。按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跃80 mm Hg四组。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LDL-C(≥2.6 mmol/L)组1,LDL-C(〈2.6 mmol/L)组2。分析不同年龄段在四个PP水平组的分布情况及不同水平LDL-C对脉压的影响。结果①四个年龄组在PP2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41豫、48.84豫、55.45豫、51.67豫。在PP4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95豫、3.88豫、3.96豫、7.50豫;②与PP1组相比,PP2组、PP3组、PP4组LDL-C≥2.6 mmol/L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①不同年龄段的PP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跃80 mm Hg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老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0例,按年龄大小分为A、B、C、D组,A组86例,年龄65-69岁;B组118例,年龄70-74岁;C组84例,年龄75-79岁;D组112例,年龄≥80岁。根据脉压水平,又将4组患者分为≤40、41-60、61-80、跃80 mm Hg脉压水平段。分析4组患者在4个脉压水平段的分布情况。结果4组患者在41-60 mm Hg脉压水平段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脉压水平段。其中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中,D组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组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脉压多集中在41-60 mm H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脉压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80岁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65-6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多集中在60 mm Hg以下。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相关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相关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120例AMI并成功施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60例)和大剂量组(6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大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OX40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OX40L与CRP及IL-6的相关性,术后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CRP、OX40L、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TC、LDL-C、CRP、OX40L、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大剂量组TC、LDL-C、CRP、OX40L、IL-6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两组TG、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X40L与CRP(r=0.746,P<0.01)、IL-6(r=0.763,P<0.01)均呈正相关;治疗后,两组患者OX40L与CRP(r=0.755,P<0.01)、IL-6(r=0.760,P<0.01)亦呈正相关。大剂量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炎症水平、MACE发生率,但大剂量时效果更加显著。
王鹏飞刘培敏刘再宇杜玉芝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阿托伐他汀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734例,分为脑卒中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非脑卒中组。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不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组、脑出血组患者随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的PP>60 mm Hg的达7.66%。结论:随着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PP>80 mm Hg的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增高,PP>60 mm Hg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增高。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脑卒中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大小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左心房(left atrium,LA)大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8例心房颤动患者,按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成两组:A组(单纯房颤组):有房颤无缺血性脑卒中;B组(卒中组):有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等,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两组左心房大小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LA水平明显高于A组。左心房大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姜娜娜高志广任国成杜玉芝许长存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脑卒中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持续性心房颤动(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5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按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分为两组:A组射血分数≤50%,B组射血分数>50%,观察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直线相关性及两组心率变异性的统计学差异。结果:SDNN、三角指数与EF值存在正相关,平均心率与EF值存在负相关,r MSSD及PNN50与EF值无相关性。A组SDNN、三角指数及平均心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 MSSD与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三角指数及平均心率与心功能存在相关性,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三角指数及平均心率对心功能的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合理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控制心率,从而延缓心功能恶化。
姜娜娜高志广任国成杜玉芝许长存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率变异性心功能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5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PP水平分为PP1组(PP≤40 mm Hg),PP2组(PP 41~60 mm Hg),PP3组(PP 61~80 mm Hg),PP4组(PP〉80 mm Hg)四组。比较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血脂成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PP水平的影响。结果:LDL-C≥2.6 mmol/L、TC≥4.14 mmol/L、TG≥1.71 mmol/L在各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且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PP均有相关性(P〈0.05);HDL-C与患者PP无相关性(P〉0.05)。结论:TC、LDL-C、TG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升高的危险因素。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血脂
不同时间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可疑UAP患者55例,发病在18h内,于症状发作后18h及症状缓解96h时两次测定血浆NT-proBNP;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冠脉病变阳性组41例,冠脉病变阴性组14例,比较两组的NT-proBNP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个时间点的NT-proBNP对UAP的诊断价值。结果:冠脉病变阳性组两次NT-proBNP均明显高于冠脉病变阴性组(P<0.01);冠脉病变阳性组内第1次NT-proBNP水平高于第2次(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症状发作18h时的NT-proBNP更适用于UAP的辅助诊断(P=0.000),且NT-proBNP水平在92.66pg/ml时,其诊断UAP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78.6%,阳性预测值为92.5%,阴性预测值为73.3%。结论:血浆NT-proBNP是一种对急性心肌缺血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心绞痛症状发作早期测定对UAP的辅助诊断价值最大。
张晓莉任国成杜玉芝蔡颖高志广
关键词:心肌缺血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脉压(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 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80 mm Hg四组。根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分为TT_3(〈0.87 ng/m L)组1,TT_3(≥0.87 ng/m L)组2。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脉压与TT_3呈正相关性(r=0.099,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脉压水平的增高,TT_3含量逐渐增高,与PP≤40 mm Hg组比较,TT_3在PP〉80 mm Hg组差异显著(P=0.011)。3与TT_3≥0.87 ng/m L组比较,脉压在TT_3〈0.87ng/m L组的水平较低(Z=-3.329,P=0.001)。结论 1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TT_3存在正相关性,〉80 mm Hg组TT_3增高显著。2低TT_3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保护因素。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甲状腺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