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451例按年龄分为四组,A组:年龄65-69岁;B组:70-74岁;C组:75-79岁;D组:≥80岁。按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跃80 mm Hg四组。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LDL-C(≥2.6 mmol/L)组1,LDL-C(〈2.6 mmol/L)组2。分析不同年龄段在四个PP水平组的分布情况及不同水平LDL-C对脉压的影响。结果①四个年龄组在PP2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41豫、48.84豫、55.45豫、51.67豫。在PP4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95豫、3.88豫、3.96豫、7.50豫;②与PP1组相比,PP2组、PP3组、PP4组LDL-C≥2.6 mmol/L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①不同年龄段的PP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跃80 mm Hg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老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0例,按年龄大小分为A、B、C、D组,A组86例,年龄65-69岁;B组118例,年龄70-74岁;C组84例,年龄75-79岁;D组112例,年龄≥80岁。根据脉压水平,又将4组患者分为≤40、41-60、61-80、跃80 mm Hg脉压水平段。分析4组患者在4个脉压水平段的分布情况。结果4组患者在41-60 mm Hg脉压水平段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脉压水平段。其中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中,D组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组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脉压多集中在41-60 mm H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脉压水平多集中在41-60 mm Hg,脉压跃80 mm Hg水平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80岁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65-6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多集中在60 mm Hg以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734例,分为脑卒中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非脑卒中组。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不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组、脑出血组患者随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的PP>60 mm Hg的达7.66%。结论:随着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PP>80 mm Hg的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增高,PP>60 mm Hg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增高。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5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PP水平分为PP1组(PP≤40 mm Hg),PP2组(PP 41~60 mm Hg),PP3组(PP 61~80 mm Hg),PP4组(PP〉80 mm Hg)四组。比较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血脂成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PP水平的影响。结果:LDL-C≥2.6 mmol/L、TC≥4.14 mmol/L、TG≥1.71 mmol/L在各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且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PP均有相关性(P〈0.05);HDL-C与患者PP无相关性(P〉0.05)。结论:TC、LDL-C、TG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升高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脉压(PP)水平分为PP1组≤40 mm Hg,PP2组41~60 mm Hg,PP3组61~80 mm Hg,PP4组〉80 mm Hg四组。根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分为TT_3(〈0.87 ng/m L)组1,TT_3(≥0.87 ng/m L)组2。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脉压与TT_3呈正相关性(r=0.099,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脉压水平的增高,TT_3含量逐渐增高,与PP≤40 mm Hg组比较,TT_3在PP〉80 mm Hg组差异显著(P=0.011)。3与TT_3≥0.87 ng/m L组比较,脉压在TT_3〈0.87ng/m L组的水平较低(Z=-3.329,P=0.001)。结论 1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TT_3存在正相关性,〉80 mm Hg组TT_3增高显著。2低TT_3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