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真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术后
  • 6篇老年
  • 5篇动脉
  • 5篇心脏
  • 5篇护理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心病
  • 3篇生活质量
  • 3篇输液
  • 3篇输液袋
  • 3篇老年冠心病
  • 3篇老年冠心病患...
  • 3篇活质量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动脉搭桥术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2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27篇陆真
  • 8篇管玉珍
  • 4篇宋燕波
  • 3篇高永霞
  • 3篇陈晴晴
  • 2篇范云霞
  • 2篇顾则娟
  • 2篇张劲松
  • 2篇陈旭锋
  • 2篇吕金如
  • 2篇孙昊
  • 1篇吴蓉
  • 1篇徐慧莲
  • 1篇蒲骁麟
  • 1篇张云云
  • 1篇陆艳艳
  • 1篇段红玲
  • 1篇张憬
  • 1篇杨洁
  • 1篇田雅丽

传媒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导向为目标的护理路径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以导向为目标的护理路径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以导向为目标的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导向为目标的护理路径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中,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李莹莹陆真
关键词: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年
探究综合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加快ICU气管切开术患者切口愈合,住院时长得到减少,进而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可得到有效防控,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樊小倩孙晴仲怀凤陈晴晴陆真
关键词:综合护理ICU气管切开术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持续改进管理法在老年癌痛患者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16年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近年,随着带瘤生存人群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作为肿瘤高危人群的老年人更是常常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本研究运用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PDCA)对老年癌痛患者进行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范云霞陆真
关键词:癌痛患者慢性疼痛生命体征肿瘤患者高危人群
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冲洗加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口腔护理冲洗法(对照组)50例,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实验组)50例。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口腔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可以减少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吴蓉陆真
关键词: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在ACS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0,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和导向组(n=50,接受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两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电图检查指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导向组干预后LVEF[(51.98±3.24)%比(55.44±3.64)%]、ESCA评分[(132.34±3.09)分比(162.44±3.68)分]、WHOQOL-BREF的生理状态[(65.16±6.12)分比(72.18±5.17)分]、心理状态[(68.59±5.72)分比(76.85±6.71)分]、社会关系[(71.51±5.85)分比(80.30±5.33)分]及环境领域[(74.45±4.82)分比(82.80±5.72)分]维度分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8.85±4.84)mm比(56.65±4.74)mm]、校正后QT间期(QTc)[(448.33±11.95)ms比(442.02±12.87)ms]、T波峰末间期(Tp-Tec)[(114.13±8.71)ms比(102.74±9.34)ms]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常规组比较,导向组总依从率(64%比88%)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58%比20%)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可显著改善ACS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指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孙亦佳陈晴晴陆真管玉珍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活质量
个体化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个体化预测压力性损伤高风险人群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5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175)和验证集(n=17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R 3.5.3)软件包和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内外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CI)、校准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350例患者中87例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4.86%。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将训练集患者分为压力性损伤组(n=46)和非压力性损伤组(n=129)。压力性损伤组和非压力性损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术前血清白蛋白(Alb)、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术前血清Alb、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分别为0.827和0.745,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表明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95%CI(0.802,0.876)〕、0.751〔95%CI(0.718,0.785)〕,�
陈慧慧陆真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列线图
PICCO 温度传感器腔保护帽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1](PICCO)结合了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轮廓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烧伤、创伤、败血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的循环监测中。PICCO监测装置中动脉导管的温度传感器腔(红色)内带有特殊的温度探头,用于测定注射大动脉的温度变化[2]。临床上在置管前,采用预冲液冲洗动脉导管,导管夹未夹闭、或留置导管过程中,动脉血液呈喷射状涌出,患者外出检查温度传感器腔连接处断开等均可导致温度传感器腔受到液体的浸湿。温度传感器腔一旦受潮,连接温度电缆会出现短路、监测血温不准或者冰水定标后无法获得热稀释参数,导致无法监测被迫更换导管,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费用。针对以上情况,现研制一种 PICCO 温度传感器腔外设置保护帽,可防止腔内温度传感器在置管或转移病患的过程中受到液体污染,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高永霞宋燕波陆真张刚张斌黄夕华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保护帽
带持续湿化功能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持续湿化功能的雾化器,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雾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往水盒中加水,而护理人员由于照料病人较多,有时便无法及时的雾化器水箱内部进行加水操作的问题。所述雾化器主...
张慧婷朱刘金陆艳艳陆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瓣膜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所有患者术后7 d时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情况,设计基线资料统计表,详细统计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PBS评分,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 d时,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PBS评分为(29.25±5.16)分。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主要照顾者及社会支持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NYHA Ⅲ~Ⅳ级、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或其他、社会支持低下均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轻中度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方程如下:Y=40.338+2.742X_(1)+6.586X_(2)+6.022X_(3)+2.470X_(4),其中回归模型F=63.410,R^(2)=0.728,调整后R^(2)=0.716,P<0.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多表现为轻中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可能与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NYHA分级、主要照顾者及社会支持有关。
唐忠凤管玉珍陆真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主要照顾者
IABP在心脏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的效果评价
2022年
以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作为研究热点,分析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应用效果,观察优质护理干预的使用有效性。方法 在研究期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纳入70例心脏手术后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IABP,分别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N35)和常规护理(对照组,N35)。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出现并发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II、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缺血、伤口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17.14%,6/35)低2.86%(1/35)(p<0.05)。结论 IABP治疗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后心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陆真管玉珍田雅丽
关键词:IABP心脏术后心功能不全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