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祎
- 作品数:90 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后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总结及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术后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1998年8月至2008年2月对我院收治的19例(其中14例为冠心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主动脉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进行了CRRT,观察CRRT前及CRRT后6 h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围术期和预后情况。结果14例冠心病患者中10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均进行CRRT,透析6 h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和尿素氮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未透析时明显升高(P<0.05)。围术期3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3例患者中有5例改为内科规律透析治疗,8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出院后尿量恢复未再透析治疗,术后随访(31±28)个月,心脏症状均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RRT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术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 师恩祎谷天祥喻磊
-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 应用David手术加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合并急性StanfordA型夹层
- 目的探讨David加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的术中及术后及近期随访效果。方法本组选取2013年1月014年2月,我中心治疗的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
- 师恩祎谷天祥于洋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体外循环(CPB)下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应用时机。方法 2002年5月~2009年4月该院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日间CVVHDF患者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n=12例,符合SIRS诊断)和B组(n=8例,符合MODS诊断)。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CVVHDF治疗后8 h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较前升高,尿素氮(BUN)和血肌肝(Scr)显著下降,肾功能有所改善,心率和CVP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日间CVVHDF是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且应强调及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赵晓琪谷天祥喻磊张玉海师恩祎
- 关键词:血液透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肾功能不全
- 吗啡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吗啡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TTC染色梗死心肌。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吗啡对冠脉流量(CF)、心率(HR)、左室压力(LVP)、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LVP/dtmax)及心梗范围的影响,并观察纳洛酮和glibenclamide对吗啡作用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离体大鼠心脏的CF、HR、LVP和LVP/dtmax显著下降(P<0.01)。缺血前给予吗啡可以使缺血/再灌注后HR、LVP和LVP/dtmax显著恢复(P<0.01),心梗范围显著缩小(P<0.01)。吗啡不能增加缺血/再灌注后离体大鼠心脏的CF(P>0.05)。分别给予纳洛酮和glibenclamide可以完全取消吗啡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 吗啡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吗啡是通过心肌局部的阿片受体及心肌细胞的KATP通道介导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 江晓菁王俊科师恩祎常业恬
- 关键词:吗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外研究心肌保护
- 复杂病变二尖瓣成形术的外科技巧和远期结果
- 二尖瓣成形技术较二尖瓣置换术具备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生存率高等优势,二尖瓣后叶成形技术相对成熟,而复杂二尖瓣病因变累及前后叶多个部位、瓣叶交界区、合并瓣环钙化等,成形技术具有挑战性.回顾分析92例复杂病变二尖瓣成形术...
- 谷天祥王春刘璐师恩祎张玉海章志伟修宗谊
-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外科技术远期疗效
- 微创与常规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微创与常规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7月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不伴有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和其它心脏疾病,房间隔完整)67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微创组,29例,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龄(51.4±9.4)岁,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常规组,38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年龄(53.6±11.9)岁,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微创组行二尖瓣成形术9例,二尖瓣置换术20例,无中转为常规手术病例。常规组行二尖瓣成形术15例,二尖瓣置换术23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微创组与常规组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9±18.1)min vs.(198.4±27.5)min,P=0.076)]。微创组术后胸腔引流量[(126.7±34.5)ml vs.(435.6±87.2)ml,P=0.000)]和用血量较常规组减少[红细胞悬液(1.4±0.8)U vs.(2.3±1.1)U,P=0.000,血浆(164.3±50.4)ml vs.(405.6±68.9)ml,P=0.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81.7±23.9)minvs(.58.7±13.6)min,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常规组长[(51.6±12.7)min vs.(38.4±11.7)min,P=0.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住ICU时间[(22.5±3.6)h vs.(31.7±8.5)h,P=0.00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4±3.2)h vs.(11.2±5.1)h,P=0.000]、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缩短[(7.1±1.6)d vs.(13.5±2.4)d,P=0.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随访(5.3±2.4)个月,随访率72.4%(21/29);常规组随访(5.5±3.8)个月,随访率71.0%(27/38)。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行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较常规开胸手术更快、更好。
- 师恩祎谷天祥喻磊王春房勤张玉海
- 关键词:微创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
- Bentall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危重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2008年
- 目的总结Bentall术同期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危重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12例危重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0.1±9.5)岁。急性夹层10例,慢性2例。主动脉根部内径平均(5.3±1.8)cm。包括马方综合征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持续剧烈胸痛9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8例,心包填塞4例。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Bentall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结果急诊手术9例,从发病到手术完成的时间(41.0±15.9)h。全组心肺转流时间(191±2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4±31)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50.0±14.5)min。术后死亡1例;出现神志异常6例,偏瘫、偏盲1例,截肢1例,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胸腔积液2例。11例随访8周~3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在充分的器官保护和完善的心肺转流下,Bentall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危重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
- 谷天祥王春张玉海修宗谊房勤喻磊师恩祎
- 关键词:主动脉瘤人工血管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右心耳1.5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kv1.5通道)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在AF的发病与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右心耳组织中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右心耳心房肌细胞kv1.5通道mRNA表达水平心房颤动组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kv1.5通道蛋白表达水平亦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两者具有一致性。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时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窦性心律时表达明显减低,可能为心房细胞阻止电重构而进行自身适应的结果。
- 王春谷天祥张玉海房勤喻磊师恩祎
- 关键词:心房颤动基因表达
- 糖尿病与吸入性麻醉药心肌保护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目前研究表明,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损伤,适当的刺激可以激活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即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最终达到心肌保护效果。同时现有的研究发现,吸入性麻醉药同样可以诱导产生内源性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焦点,现就以七氟醚为代表的吸入性麻醉药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糖尿病与吸入性麻醉药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李毅江晓菁师恩祎
- 关键词: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心肌保护糖尿病
-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治疗单纯主动脉瓣脱垂
- 谷天祥师恩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