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辉 作品数:35 被引量:10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Chk1在K562/A02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2008年 目的研究检测点激酶1(Chk1)对K562/A0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Chk1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为研究对象,与阿霉素共同孵育后,RT-PCR检测Chk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质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Ch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种细胞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Chk1磷酸化水平在K562/A02细胞为(0.79±0.56),K562细胞为(0.27±1.47),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阿霉素作用6h后,致K562/A02细胞阻滞在G2/M期的细胞百分率为(54.12±0.57)%,显著高于K562细胞的(36.99±1.28)%(P<0.05),K562/A02细胞凋亡率为(6.25±0.81)%,显著低于K562细胞的(66.47±1.26)%(P<0.05)。阿霉素对K562/A02和K56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09.65±0.26)mg/L、(1.08±0.74)mg/L,耐药倍数为102倍。结论由于G2/M期阻滞是导致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之一,Chk1磷酸化水平与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提示Chk1的活化状态可能参与K562/A02细胞的耐药机制。 张敏 吴耀辉 陈智超 游泳 邹萍关键词:K562/A02细胞 耐药 CHK1 pEGFP—survivin对GBC—SD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pEGFP—survivin对GBC—SD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GBC-SD、GBC—SD/EGFP和GBC—SD/survivin三种细胞的增殖活性;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以合适浓度的DDP作用相同的时间后,用MTT法检测3种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并用MTT法筛选IC50值,TUNEL法观察细胞核改变;另外检测DDP作用后各组细胞的caspase-3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GBC—SD和GBC—SD/EGFP细胞的增殖活性大致相同,而GBC-SD/survivin细胞的增殖活性则明显下降;RT—PCR和Western印迹均发现GBC—SD/survivin细胞中的survivin表达水平较其余两种细胞明显下降;在给与DDP作用后,GBC-SD/survivin细胞存活率和IC50明显较低,细胞凋亡率较高,而3种细胞用TUNEL法染色后均可见棕色凋亡细胞核。给与DDP作用后,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GBC-SD/survivin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细胞。结论pEGFP-survivin表达的survivin shRNA能明显降低GBC—SD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沈汉斌 吴耀辉 龙浩成 郑启昌 龚建平关键词:SURVIVIN 短发夹环RNA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的U1 snRNA嵌合型核酶体外剪切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抗转化生长因子β1U1snRNA嵌合型锤头状核酶的细胞外切割活性。方法:通过计算机设计针对TGFβ1的锤头状核酶,然后把合成的核酶片段克隆入含有U1 snRNA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的U1snRNA核酶载体中。通过RT-PCR扩增获得TGFβ1的部分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T载体中T7启动子的下游,体外转录获得核酶和靶RNA,转录过程中掺入同位素,通过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化回收。[32P]标记的核酶与靶RNA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切割反应,变性PAGE电泳,放射自显影,分析反应结果。结果:活性的U1 snRNA嵌合型核酶(U1Rz803)在生理温度下具有良好特异的切割活性;而点突变型核酶U1Rz803m没有切割活性,因此这些结果显示U1Rz803设计是正确的。结论:本研究中制备的U1Rz803具有良好的特异催化切割活性。U1 snRNA嵌合型核酶U1Rz803有望在胞内抑制TGFβ1的表达,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工具。 刘芳 邹萍 吴耀辉 张敏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Caspase-12短发夹状RNA在内质网应激性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构建凋亡因子Caspase-12的短发夹状RNA(siRNA),观察其在体外对鼠粒单系白血病细胞WEHI-3细胞对凋亡的抵抗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一对针对Caspase-12编码基因的siRNA,构建表达此siRNA的重组质粒psiRNA-Caspase-12,转染入WEHI-3细胞。检测胞内Cas- pase-1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检测转染后WEHI-3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结果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构建成功,siRNA对Caspase-12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染后WEHI-3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加。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Caspase-12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WEHI-3中的表达。并对内质网应激性凋亡具有抵抗能力。 刘芳 邹萍 陈敏 张敏 吴耀辉 肖娟关键词:RNA干扰 CASPASE-12 益康唑 内质网 白血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微血管血栓形成疾病。分析我中心HCU 10年间获得性TTP患者的诊断和临床诊疗经过,以总结经验以及提高TTP危重症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的79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基本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和评价疗效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7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9,发病中位年龄48(14~77)岁。自身免疫性相关抗体检查异常比例60.6%,以抗SSA表达阳性或弱阳性最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三联征多见,包括血小板减少(96.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93.1%)、神经系统症状(89.6%),48.1%的患者血小板在10×10^(9)/L以下。起病时ADAMTS13活性检测的59例患者中81.4%活性呈重度减低(<10%)。第一次住院患者中14例发生死亡,死亡率达17.7%;54例接受血浆置换(PEX)治疗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47例在治疗过程中好转,有效率达87.03%。好转患者PEX中位次数为10(3~18)次。PEX次数(P<0.001)、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P=0.012)、不伴严重神经系统症状(P=0.042)、低胆红素与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关。共45例患者观察到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50×10^(9)/L以上,恢复中位天数第11(4~29)天。治疗前乳酸脱氢酶(P=0.038)、胆红素水平(P=0.039)、PEX次数(P<0.001)以及加用利妥昔单抗(P=0.05)是影响血小板恢复正常的因素。结论:TTP大部分患者起病时ADAMTS13活性呈重度减低,PEX是获得性TTP最重要的治疗,尽早启动PEX可降低死亡率,使血小板快速恢复正常。前线加用利妥昔单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卢聪 江慧雯 魏求哲 胡俊斌 吴耀辉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预后 雾化吸入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重症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GNB)感染重症肺炎的血液病患者加用多黏菌素B雾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重症病房(HCU)2022年12月—2023年7月收治的48例MDR-GNB感染的重症肺炎的血液病患者资料。依据多黏菌素优化应用国际共识指南雾化吸入治疗(25 mg,12 h 1次,振动筛孔雾化吸入),观察患者使用疗程结束后的有效率、治疗前后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痰/血培养或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13例,鲍曼不动杆菌8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例,其他为少见病原菌或者疑似MDR感染患者;其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0例。动态分析治疗过程中感染指标CRP和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治疗后3 d CRP水平较治疗前开始下降[(94.06±71.30)mg/L vs(70.55±58.04)mg/L],治疗后7 d[(94.06±71.30)mg/L vs(46.40±40.93)mg/L,P<0.01]以及治疗后14 d[(94.06±71.30)mg/Lvs(47.93±51.08)mg/L,P<0.0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水平在治疗后7 d也开始出现明显下降[(5.15±12.14)μg/Lvs(3.76±5.00)μg/L],与CRP变化一致。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胆红素以及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结论:血液重症患者常合并重度免疫缺陷,治疗MDR-GNB感染的肺炎使用多黏菌素B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有效,感染指标在治疗14 d内呈动态下降趋势,可以提高挽救性治疗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疗效。 魏求哲 卢聪 谢沁颖 江慧雯 吴耀辉 胡俊斌 曹谢娜关键词:多黏菌素B 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锤头状核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RNA的体外剪切作用 被引量:2 2006年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造血调控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针对抗转化生长因子β1的锤头状核酶,并对它的体外剪切活性进行探讨.TGFβ1 cDNA部分基因片段其克隆入T载体中,32P标记TGFβ1体外转录物,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化获得靶RNA.计算机设计抗TGFβ1的锤头状核酶,并把合成的核酶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9Zf(-)中T7启动子的下游,凝胶电泳纯化回收32P标记核酶的体外转录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核酶的剪切反应,变性PAGE,放射自显影.活性的Rz445在37℃时具有良好活性,Km为29.55 nmol/L,Kcat为0.1533 min-1;突变型核酶Rz445m没有剪切活性.制备的Rz445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特异催化剪切活性,并有望胞内抑制TGFβ1表达,从而在干细胞移植中应用. 刘芳 邹萍 吴耀辉 易雪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酶 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二级预防现状 被引量:2 2011年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进步和新的有效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抗真菌治疗的疗效,使更多患者获得再次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但既往确诊或临床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再次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细胞移植时真菌感染复发的危险性增加,死亡率极高。因此,采取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的再发,即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成为必然要求。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 夏效升 吴耀辉关键词: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供者型CIK细胞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受者体内供者型或供者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输注供者型CIK细胞成功开展过继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资料。例1在移植后986d出现白血病复发,经化疗取得短暂部分缓解,采集受者外周血完全供者型单个核细胞扩增CIK细胞,先后给予受者5个周期的CIK细胞治疗。例2在亲缘allo—HSCT后158d出现白血病复发,采集亲缘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CIK细胞,于移植后204d和294d给予2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结果例1经化疗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后,经过1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获得完全缓解,之后再次给予4个周期CIK细胞治疗,随访7个月取得持续完全缓解。例2复发后停用免疫抑制剂,并行化疗及输注供者干细胞采集物,于移植后187d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髓外浸润情况,移植后204d输注1个周期的CIK细胞后,症状明显减轻。移植后294d给予第2个周期的CIK细胞治疗,骨痛缓解,现骨髓细胞学持续完全缓解,髓外病灶消失。结论受者体内供者型或供者来源的CIK细胞可用于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效果良好,耐受性好。 李青 吴耀辉 仲照东 游泳 邹萍关键词:白血病 复发 供者 CIK细胞 Expression of Survivin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eutic Drugs 2006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in and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urvivin expression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three kinds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Methods: HL- 60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daunomycin (DNR), mitoxantrone (MIT) or arsenic trioxide (As2O3).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and protein on the first or third day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was decreased on the first day by 10% in DNR-treated group, 40% in MIT-treated group (P〈0.01) and 25% in As2O3-treated group (P〈0.01) respectively. On the third day,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in DNR- and MIT-treated group was up-regulated to 120% (P〈0.05) and 165% (P〈0.01)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first day, but down-regulated to 68% in As2O3-treated group (P〈0.01).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protein in DNR- or MIT-treated group was increased by 14% or 11% on the third day respectively, but it was decreased by 18% in As2O3-treated group. Conclusion: In DNR- and MIT-treat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urivin was de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obviously,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causes fo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gainst leukemia. Different from other two drugs, As2O3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toring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吴耀辉 邹萍 张敏 刘芳 陈建华关键词:LEUKEMIA DAUNOMYCIN MITOXANTRONE SURVI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