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浪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肠道
  • 7篇模拟失重
  • 6篇微生态
  • 6篇菌群
  • 6篇肠道菌
  • 6篇肠道菌群
  • 5篇头低位
  • 4篇头低位卧床
  • 4篇卧床
  • 4篇模拟失重大鼠
  • 3篇代谢
  • 3篇益生菌
  • 3篇应激
  • 3篇人体肠道
  • 3篇头低位卧床期...
  • 3篇卧床期间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应激
  • 3篇大鼠肠道
  • 2篇多样性

机构

  • 16篇中国航天员科...
  • 4篇航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云南施普瑞生...

作者

  • 20篇雷浪伟
  • 11篇白树民
  • 8篇陈斌
  • 6篇兰海云
  • 5篇李红毅
  • 4篇董海胜
  • 4篇赵伟
  • 3篇李培荣
  • 3篇李培荣
  • 3篇臧鹏
  • 3篇黄纪明
  • 3篇朱德兵
  • 3篇陈朴
  • 3篇张淑静
  • 2篇郑珍
  • 2篇张红
  • 2篇高爱新
  • 2篇朱德兵
  • 2篇李志霞
  • 2篇曾彬

传媒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聚木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低聚木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FC组(地面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FS组(地面处理组,饲喂添加低聚木糖的饲料),SC组(尾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SS组(尾吊处理组,饲喂添加低聚木糖的饲料),实验21d,SC和SS组解除尾吊继续观察,实验21d。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大鼠粪便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进行定量测定。结果SC组与FC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FS组比FC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显著,肠杆菌和肠球菌有不同程度的减少,SS组比SC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显著,肠杆菌和肠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类杆菌和乳杆菌变化不明显。尾吊解除期,SS组双歧杆菌数量比SC组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低聚木糖可促进尾吊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一定程度上促进由于模拟失重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的平衡,并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雷浪伟李培荣李志霞黄纪明付元华白树民
关键词:低聚木糖模拟失重肠道微生态
头低位卧床期间人体肠道益生菌多样性变化的观察
: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人体肠道益生菌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通过平板可培养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和Ion Torrent基因组测序技术平台等.结果:卧床期间,可培养肠道菌群中的类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减少,...
雷浪伟韩炳星兰海云张淑静陈斌
关键词:肠道益生菌生物多样性头低位卧床
松花粉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松花粉的保健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3种刺激因素噪声、强迫游泳和头低位束缚随机作用于大鼠,实验期7周左右。用选择性培养基平皿计数法检测大鼠粪便菌群中几种代表性菌种的数量;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慢性应激实验对照组大鼠,粪便中以益生菌双歧杆菌为主的原籍菌数量减少,而过路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应增多,即发生了肠道微生态紊乱的现象;进食含5%松花粉饲料的实验组大鼠双歧杆菌数量减少不明显。结论在慢性应激条件下,大鼠发生了以原籍菌双歧杆菌减少为特征的肠道微生态紊乱的现象,食用松花粉能够有效减轻慢性应激因素导致的大鼠肠道微生态紊乱。
白树民高爱新雷浪伟李培荣李红毅郑珍杨小明
关键词:松花粉慢性应激微生态肠道菌群双歧杆菌
支链氨基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2016年
目的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肌萎缩的干预效果。方法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GC组)、尾吊对照组(TC组)及尾吊支链氨基酸干预组(TBI组),GC组和TBI组经人工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纯净水和支链氨基酸溶液,饲养4周后取血和比目鱼肌(SOL),测定其相关各项指标。结果与GC组比较,TC组大鼠比目鱼肌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BUN、Ub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1、TESTO、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2%。与TC组比较,TBI组大鼠SOL的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GF-1、TESTO、Ub均增加,其中TESTO水平增加显著(P<0.05),BUN水平减小,血清SOD、GSH-Px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5)。结论 BCAA可能通过刺激体内的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Atrogin-1蛋白表达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抑制骨骼肌蛋白的分解,从而减轻尾吊条件导致的肌萎缩。
李红毅白树民黄贱英韩晓龙朱德兵雷浪伟陈朴
关键词:支链氨基酸模拟失重肌萎缩干预作用
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建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观察结肠清洗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再建的过程。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结肠清洗后食用普通膳食,另一组为结肠清洗后,先食用航天食品,后食用普通膳食,在选定的时相点收集粪便,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类杆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定量测定。结果结肠清洗后,肠道所有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7d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结论结肠清洗引起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航天食品不利于肠道微生态重建。
黄纪明白树民李志霞李培荣雷浪伟朱德兵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膳食选择性培养基微生物数量
一种投料系统及包括其的自动炒锅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料系统及包括其的自动炒锅组件。投料系统,用于在菜品炒制时向锅体内投料,包括:主料投料机构,包括料斗和料斗驱动装置,所述料斗与所述料斗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料斗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料斗执行将菜料投放到所述锅体...
臧鹏董海胜罗明磊陈朴曾彬孙京超雷浪伟赵伟
叶酸、维生素B6摄入水平对模拟失重大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尾吊条件下大鼠血清叶酸、维生素B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变化情况和不同叶酸、维生素B摄入水平对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模型,将11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尾吊对...
李红毅白树民张红朱德兵雷浪伟
关键词:模拟失重叶酸维生素B6同型半胱氨酸
文献传递
30天头低位卧床对受试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对志愿者结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志愿者14人头低位卧床30天。采集粪便用平板计数法检测结肠道菌群。 结果:卧床初期前后便发生明显的以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下降为特征的菌群失调现象,...
雷浪伟武燕萍董海胜陈斌于燕波李培荣白树民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肠道菌群微生态
大豆异黄酮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FC组:自由活动对照组(饲普通饲料);SC组:模拟失重对照组(饲普通饲料);SS组:模拟失重大豆异黄酮组(饲普通饲料+大豆异黄酮),实验期为21d。结果1)SC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BMD)与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弹性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及弹性应力的水平均显著低于FC组大鼠(P<0.05);而SS组大鼠股骨的BMD与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弹性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及弹性应力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C组大鼠(P<0.05)。2)SC组大鼠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雌二醇(E2)的水平均显著低于FC组,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FC组(P<0.05);SS组大鼠血清中的AKP、BGP、E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C组,而血钙显著低于SC组(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模拟失重雌性大鼠的骨形成,减少骨丢失,改善骨质量,这可能是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所致。
付元华黄纪明朱德兵雷浪伟白树民
关键词:失重模拟尾吊大豆异黄酮骨丢失
肠道菌群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肥胖引发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决定因素。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确切原因变化多样,诸如机体慢性炎症、脂代谢异常以及肠道菌群的失调等,且目前仍处于机制性研究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对机体的代谢有重要影响,并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肠道菌群变化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及菌群在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兰海云韩炳星雷浪伟赵伟陈斌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