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加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人血
  • 2篇人血管
  • 2篇人血管内皮
  • 2篇人血管内皮细...
  • 2篇巨噬细胞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形成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亚加
  • 3篇杨向红
  • 3篇王跃中
  • 2篇杨向红
  • 2篇王跃中
  • 2篇刘政操
  • 1篇王铁吉
  • 1篇陈铁镇
  • 1篇王殿鸿
  • 1篇董玉兰
  • 1篇孙东辉
  • 1篇宋继谒
  • 1篇赵薇
  • 1篇王延琳
  • 1篇吴惠
  • 1篇李宝月
  • 1篇马朗
  • 1篇李永军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GM-CSF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VEGF的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为探讨GM-CSF和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Matrigel上诱导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成管腔结构,从而建立稳定的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然后施加实验因素。分别检测rhGM-CSF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及加入VEGF165的作用。然后各实验组用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各组管腔数。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应用Matrigel可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UVECs形成管腔结构。rhGM-CSF作用后,培养体系的管腔数逐渐增多,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效应;加入VEGF165后,管腔数显著增多。结论:应用Matrigel可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UVECs形成管腔结构。GM-CSF可以促进体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效应。VEGF可以促进体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赵薇杨向红王延琳王跃中张亚加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脉硬化内皮生长因子血管
氢过氧化亚油酸与硒对人内皮细胞的影响
1991年
以氢过氧化亚油酸作为脂质过氧化物,亚硒酸钠作为抗氧剂,作用于培养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探讨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过氧化亚油酸能引起细胞收缩、生物膜系统损伤及前列环素合成减少;硒可使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减轻。提示:硒可能通过阻止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起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作用。
杨向红陈铁镇宋继谒王铁吉王跃中张亚加王殿鸿马朗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物内皮细胞
脂质过氧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NO合成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作用被引量:9
2002年
吴惠杨向红董玉兰孙东辉王跃中张亚加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人血管内皮细胞维生素E一氧化氮合成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被引量:1
2007年
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建立一种程序简便、经济、稳定、获得细胞纯度较高的体外分离、长期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
刘政操杨向红李宝月王跃中张亚加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辛伐他汀的干预效应。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辛伐他汀共同培养,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结果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可在体外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变化。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0、50、100、200、400mg/L)作用48h后,细胞培养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明显增强,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5,P<0.05),呈剂量依赖效应。400mg/L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后,作用12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n=5,P>0.05),作用24、36、48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时间依赖效应(n=5,P<0.05)。加入辛伐他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明显降低。结论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可在体外活化巨噬细胞,使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增加,提示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作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说明其治疗作用的多向性。
李永军刘政操杨向红王跃中张亚加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糖基化终末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巨噬细胞辛伐他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