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政操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细胞
  • 6篇放疗
  • 5篇血管内皮
  • 5篇微血管
  • 5篇内皮
  • 5篇化疗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晚期
  • 4篇微血管内皮
  • 4篇微血管内皮细...
  • 4篇局部晚期
  • 4篇胶质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新生
  • 3篇预后
  • 3篇生理学
  • 3篇糖基化
  • 3篇糖基化终末产...
  • 3篇终末产物

机构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沈阳市妇幼保...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刘政操
  • 9篇杨向红
  • 8篇冀胜军
  • 5篇吴锦昌
  • 4篇王跃中
  • 4篇顾科
  • 3篇胡群超
  • 3篇朱忻
  • 3篇李宝月
  • 3篇李颖
  • 2篇李悦
  • 2篇陈杰
  • 2篇张亚加
  • 2篇张亚佳
  • 2篇柳爱华
  • 1篇张淑兰
  • 1篇姚琦
  • 1篇胡睿
  • 1篇李晓晗
  • 1篇翟小明

传媒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PS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相关性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Naples预后评分(NPS)与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疗效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136例LARC患者资料,搜集并计算新辅助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根据NPS法则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NPS与LARC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程度及术后pCR无相关性(P=0.192、0.16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PS是LARC的总生存(OS)及无瘤生存(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7、0.003),且分层分析提示评分越低者预后较好;此外,肿瘤大小也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与N分期也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PS与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及pCR无相关性,但能作为LARC治疗长期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朱佳浩高其忠郭信伟刘政操杨波冀胜军赵于天
关键词: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老年食管癌放疗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价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初治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分析放疗前外周血NLR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放疗前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 13。根据3. 13将128例患者分为低NLR组(n=75)和高NLR组(n=53)。放疗前NLR水平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无关(P>0. 05)。低NLR组放疗有效率为96. 0%,高NLR组有效率为69.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高NLR水平提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预后均较差。
刘政操陈清清袁光达朱佳浩吴锦昌冀胜军
关键词:食管鳞癌老年预后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被引量:1
2007年
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建立一种程序简便、经济、稳定、获得细胞纯度较高的体外分离、长期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
刘政操杨向红李宝月王跃中张亚加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 BPBC)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术后放疗的sBPBC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病理临床特征,观察5年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以及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肺炎、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结果:14例sBPBC首发癌(第一癌)与次发癌(第二癌)中Luminal A型及TNBC较少,分子分型一致性较好(Kappa值=0.457)。sBPBC患者确诊时均无远处转移,第一癌中Ⅰ-Ⅱ期6例,占42.86%;第二癌Ⅰ-Ⅱ期10例,占71.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后放疗,未出现Ⅳ级反应,肺部及心脏仅有少量Ⅰ级毒性反应。Ⅲ级放射性反应仅出现于受照射皮肤,比例不到15%(4/28,14.29%)。双侧的皮肤、肺急性与晚期放射性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不论第一癌发生在左侧与否、左侧胸壁先照射与否,心脏毒性反应无差异,均轻微,无临床症状。共有4例(28.57%)s BPBC患者局部复发,5年LCR为81.5%;6例死亡,5年OS为71.4%,5年PFS为57.1%,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结论:对于确诊的s BPBC患者应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及生存。sBPBC患者的术后放疗毒副反应轻,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今后,对于单侧乳腺癌患者,应密切随访,以期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侧乳腺癌,进一步提高BPBC患者的疗效。
顾科胡群超冀胜军刘政操李颖陈杰吴锦昌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放疗预后
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塞来昔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诱导血管新生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效应。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诱导的肿瘤血管新生。
李宝月刘政操杨向红
关键词:肿瘤血管新生环氧合酶
β-榄香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肝癌7402细胞体外培养,β-榄香烯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β-榄香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肝癌7402细胞经过β-榄香烯干预,其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干预后,进入S期和G2期细胞明显减少,G1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β-榄香烯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李悦杨向红刘政操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Β-榄香烯
CD34、p53在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CD34、p53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两种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PXA及11例GCG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CD34、p53等免疫组化分析。结果:PXA患者组织学特征:肿瘤由巨怪瘤细胞、梭形细胞和泡沫样瘤细胞组成,有丰富的网状纤维及淋巴细胞浸润,坏死和核分裂象少见。GCG患者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核分裂象和出血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有淋巴细胞浸润。CD34在11例PXA中呈弥漫阳性表达,而在GCG中无一例阳性表达;p53在11例GCG中的阳性表达率达到60%-90%以上,而在PXA中的阳性率小于5%。结论:PXA及GCG临床、病理组织形态相似而预后完全不同,两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在于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坏死等。CD34、p53的免疫组化染色在两种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刘政操李晓晗李悦杨向红
关键词: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CD34P53
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并进一步阐述血管生成拟态的结构特点及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胶质瘤石蜡标本,其中高度恶性和低度恶性各40例,进行FⅧRag、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AS组织化学染色及双重染色,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胶质瘤中高度恶性组FⅧRag和PAS阳性计数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低度恶性组FⅧRag和PAS阳性计数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双重染色的组织切片上观察到典型的血管生成拟态图像及马赛克血管。结论在胶质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且恶性度越高形成拟态血管能力越强。
刘政操马铁杨向红
关键词:胶质瘤新生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拟态双重染色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以及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损伤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应用TBA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和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内皮细胞丙二醛浓度上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降低、细胞质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减少(P<0.05)。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在30min和6h时培养基中一氧化氮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12h后一氧化氮浓度随着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或P<0.01)。普罗布考在10、20、50、100μmol/L范围内降低细胞丙二醛水平,抑制NADPH氧化酶蛋白活化,上调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P<0.05或P<0.01)。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微血管内皮细胞后核因子κB表达部位由细胞质移到核内,作用30min时核内表达达高峰,而后持续高表达。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包括:①引发脂质过氧化;②活化NADPH氧化酶,增加活性氧的生成;③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异常,影响一氧化氮生成;④激活核因子κB。普罗布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核因子κB、NADPH氧化酶活化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异常来保护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王哲刘政操崔丹杨向红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糖基化终末产物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瑞格非尼治疗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针对特异性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的新方向。2012年瑞格非尼被美国FDA批准用于mCRC患者,瑞格非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能阻断多种促进肿瘤生长的激酶。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瑞格非尼能显著延长mCRC患者的生存期。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对瑞格非尼治疗mCR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政操刘琳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新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