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霁晖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肠癌
  • 3篇右半结肠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术前
  • 3篇结肠
  • 3篇开腹
  • 3篇META分析
  • 2篇血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术后
  • 2篇术后下肢深静...
  • 2篇术前评估
  • 2篇腔镜手术
  • 2篇下肢
  • 2篇下肢深静脉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吴霁晖
  • 7篇王冠
  • 7篇傅卫
  • 3篇谢海艇
  • 3篇王栋
  • 2篇滕磊磊
  • 2篇修典荣
  • 2篇张扬
  • 1篇李磊
  • 1篇陈明
  • 1篇姚宏伟
  • 1篇鲁亚东
  • 1篇张春
  • 1篇孙涛
  • 1篇梁建静
  • 1篇卓滋泽

传媒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经腹腔镜施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4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中,中转开腹12例(7-3%)。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9%(31/164)。中位随访时间为27(5~85)个月。全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1.5%。5年无瘤生存率为75.7%,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为78.7%。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TNM分期及中转开腹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M分期及中转开腹是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张扬张春吴霁晖李磊王栋王冠傅卫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肿瘤分期中转开腹
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比较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对CT与MRI进行术前直肠癌T、N分期价值比较的国内外所有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分别计算在T1~T4、N分期上,CT与MR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篇文章,总样本量347例。对于T分期,CT的灵敏度为0.772,特异度为0.880;MRI的灵敏度为0.910,特异度为0.935。对于N分期,CT的灵敏度为0.636,特异度为0.734;MRI的灵敏度为0.563,特异度为0.849。结论对于T分期,MRI在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CT;对于N分期,CT灵敏度优于MRI,MRI特异度优于CT。另外,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显著影响CT和MRI术前T分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N分期,则影响不明显。
谢海艇吴霁晖卓滋泽鲁亚东王冠傅卫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分期CTMRIMETA分析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A组)普通患者行腹部螺旋CT扫描得到的断层图像,在工作站以容积再现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其动脉期重建图像中肠系膜上动脉(SMA)主要分支数量及走行方向进行解读并进行解剖分型。另选取45例(B组)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患者,术前予以MSCTA检查.分别对其肝动脉期与门脉期得到的重建图像进行原位融合.分析回结肠动脉与回结肠静脉走行的关系.并将其术前重建图像与术中实际所见进行对比。结果A组160例患者中有70例(43.8%)存在不同程度的解剖变异,其中51例(31.9%)存在2支右结肠动脉,14例(8.8%)存在2支结肠中动脉。术前MSCTA显示。B组45例患者中有13例(28.9%)回结肠动脉走行于回结肠静脉的腹侧.32例(71.1%)走行于回结肠静脉的背侧:与术中裸化血管后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比较,走行情况吻合率为100%。结论由于肠系膜上动脉解剖变异普遍存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对术中操作起到有效的指导性评估作用。
王冠滕磊磊吴霁晖谢海艇张扬傅卫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前评估
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总结小肠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除出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均伴有贫血,其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7g/L(30~108g/L)。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小肠肿瘤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其中开腹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
耿全利傅卫修典荣王冠吴霁晖姚宏伟梁建静
关键词:小肠出血外科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差异。方法收集1989年1月~2010年5月已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后DVT发生情况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对初步检索到的所有研究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筛选,对入选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腹腔镜手术组相对开腹手术组术后发生DVT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后DVT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篇文章,总样本量260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1453例,发生术后DVT11例;开腹手术组1153例,发生术后DVT15例。合并OR=0.63,95%可信区间为0.31~1.27。结论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DVT发生的风险。
吴霁晖王冠王栋傅卫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META分析
多层螺旋CT腹腔血管重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术前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进行成像和重建,通过分析其解剖变异情况,探讨这一检查方法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容积再现的方法进行腹腔血管重建,对160例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分...
孙涛王冠滕磊磊吴霁晖陈明谢海艇傅卫修典荣
关键词:右半结肠术前评估
文献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差异。 方法:收集1989年1月-2010年5月已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后DVT发生情...
吴霁晖王冠王栋傅卫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