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良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南海北部生物礁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7
- 2008年
- 由于生物礁储层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易形成大型油气藏,已成为目前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量的生物礁,若具备合适的发育过程和成岩演化过程,其油气潜力就会非常大,但是其东北区和西南区的生物礁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指出中新世南海海平面变化频繁,冰期海平面的下降,西沙群岛生物礁发生海水浓缩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使生物礁储层良好的物性条件得以保存,但是在同一期,东沙隆起的流花11-1油田却发生了潜流胶结成岩作用,形成致密层,破坏了生物礁储层的物性条件,而之后的沿致密层之间的深埋溶蚀作用,使孔隙层的物性条件得以改善,便成为良好的储层。认为南海北部东北区和西南区生物礁储层的成岩作用差异性可能是由古地理环境、古气候、古构造、古地貌、古生物和油气充注史等因素造成的,研究南海北部生物礁储层成岩作用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区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及古环境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孙启良马玉波赵强屈泰来吴时国
- 关键词:生物礁白云岩化
- 深水盆地中大型侵入砂岩的地震识别及其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11
- 2008年
- 侵入砂岩是深水盆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由于本身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点,对深水油气储集、运移和成藏均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深水盆地中大型侵入砂岩的地震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侵入砂岩具有明显的强振幅地震反射,这些振幅异常一般呈V字形反射形态,沿着走向反映出一系列的特点,如阶梯性、分支性等,并伴有极性反转和高速度异常,在侵入砂岩下部的喉道出现上拉现象;关于侵入砂岩的成因,认为是未固结成岩阶段深水盆地中的异常超压砂体的向上侵位形成,大型的侵入砂岩及其伴生的断裂系统为流体运移提供渗流通道,深部水道或深水扇系统为侵入砂岩提供充足的物源。
- 吴时国孙运宝孙启良董冬冬袁圣强马玉波
- 关键词:深水盆地地震属性
-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多边形断层几何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3
- 2012年
- 基于高分辨3D地震资料研究得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长昌凹陷和北礁凸起中新统普遍发育了延伸长度短、间距小、断距小、倾角大、受层序边界控制、平面呈多边形特征的小型伸展正断层,即多边形断层。借助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ODP钻井和深水油气井资料,探讨了南海北部多边形断层的形成机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和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多边形断层发育在海泛面对应的密集段上下,其形成受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脱水、黏土矿物相变脱水和生烃增压作用影响,可用超压泥岩水压破裂模型解释。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和北礁凸起受复杂构造和沉积环境影响,多边形断层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地层岩性也较为复杂,除了受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脱水、水压破裂作用影响外,还受构造应力和重力扩展作用的叠加改造。
- 陈端新吴时国王志君孙启良
- 关键词:深水盆地
-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
- 南海北部深水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对深水区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重要的科学和生产问题都尚未解决。本文根据高精度的三维(3D)和二维(2D)地震资料、多波束资料和钻井资料,对...
- 孙启良
- 关键词:深水盆地
- 文献传递
- 南海北部深水区聚集型流体活动系统的地球物理响应
- 流体活动系统(focused fluid flow system)因其在深水资源、工程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而成为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流体活动系统是指流体沿着局限的高渗带发生运移/逃逸的过程及疏导体系.它一般发...
- 孙启良吴时国
-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区生物礁演化模式被引量:17
- 2012年
-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生物礁生长发育的环境。东沙隆起在中新世时期属于浅海环境,远离物源区,温度、盐度和水深适宜生物礁的生长和发育。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并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认为东沙隆起发育大量规模不等的生物礁,且其发育演化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对应起来。相对海平面的旋回性变化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使得研究区生物礁具有较好的孔渗性,可以成为有潜力的油气储层。
- 赵撼霆吴时国马玉波陈端新孙启良张广旭刘扬
- 关键词:生物礁相对海平面变化东沙隆起
- 南海北部深水区流体活动系统
- 流体活动系统(focused fluid flowsystem)因其在深水资源、工程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而成为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流体活动系统是指流体沿着局限的高渗带发生运移/逃逸的过程及疏导体系.它一般发育...
- 孙启良
- 油气藏破坏控制因素与模式划分被引量:5
- 2012年
- 讨论了破坏油气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新的油气藏破坏模式划分方案。指出,盖层被剥蚀破坏、裂缝或微裂隙缝使盖层封闭作用失效、圈闭遭受断层破坏、圈闭几何形态发生改变、水动力冲刷、气洗和扩散作用、水洗氧化-生物降解及热裂解等是油气藏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其中,成藏要素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盖层和圈闭的破坏,导致油气向浅部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散失;烃类流体的流动和水动力的冲刷均可以导致圈闭内油气部分或全部流出圈闭;烃类流体遭受改造表现为水洗、生物降解和热裂解作用,使轻质油最终转化为重油、稠油和沥青。
- 屈泰来吴宝海李小地邬光辉苏劲孙启良
- 关键词:油气藏破坏模式盖层
- 深水盆地中多边形断层的几何特征与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16
- 2008年
- 多边形断层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呈多边形具有微小断距的张性断层系。自1994年被提出以来,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并在世界50多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被识别出来。研究多边形断层需要高精度的3D地震资料。我们根据琼东南盆地3D地震资料并利用相干切片技术,首次在琼东南盆地南部发现了多边形断层,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多边形断层的成因机制是前期多边形断层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认为深水沉积物早期压实脱水体积收缩形成的;也有学者认为重力扩展控制断裂的发育。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是影响多边形断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多边形断层对深水盆地的油气储集体的性质和分布;以及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运移和聚集有着重要的意义。
- 吴时国孙启良董冬冬
- 关键词:深水盆地
-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活动系统及其成藏意义被引量:23
- 2014年
- 根据高精度的3D和2D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深水盆地的流体活动系统的类型、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南海北部深水区存在着包括:泥火山、泥底辟、气烟囱、管状通道、多边形断层和构造断层等多种类型的流体活动系统.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可以把它们划分为断层有关的流体活动系统和柱状流体活动系统两大类.研究发现研究区内的流体活动系统主要受构造和沉积两方面的影响.并且,气烟囱、泥底辟和泥火山存在着单向演化的关系,可以从是否有沉积物参与运移及是否喷出海底将它们区分开来.最后,本文探讨了流体活动系统对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重要影响,建立了南海北部流体活动系统的存在模式.
- 孙启良吴时国陈端新米立军
- 关键词:泥火山泥底辟气烟囱流体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