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成像
  • 6篇弥散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张量成像
  • 5篇弥散张量
  • 4篇颅脑
  • 4篇颅脑爆震伤
  • 4篇弥散张量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爆震伤
  • 3篇预后
  • 3篇弥散加权
  • 3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预后评估
  • 2篇后评
  • 2篇后评估
  • 2篇DTI
  • 2篇DTT
  • 2篇磁敏感

机构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解放军第25...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韩峰
  • 7篇吕国士
  • 7篇吴朋
  • 4篇许克宁
  • 1篇张习文
  • 1篇王海辰
  • 1篇林玲
  • 1篇王小娟
  • 1篇潘征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管瘤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右上肢肿物5年余,伴疼痛半月入院。患者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肢内侧皮下肿物,无红肿、疼痛、破溃,后肿物逐渐增大,1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穿刺,可见淡黄色液体。查体:右前臂内侧皮下可触及一肿物。
韩峰
关键词:脉管瘤磁共振成像
DWI、DTI及DTT对药物过敏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DWI、DTI及DTT对检出药物过敏中毒性脑病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且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07.4~2012.5之间8例药物过敏中毒性脑病患者,所有患者执行常规序列和DWI、DTI及DTT扫描,将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上进行数据后处理,测定ADC值、FA值及重建白质纤维束,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DWI、DTI及DTT对药物过敏中毒性脑病检测优势。结果所有患者双侧灰质核团及白质纤维明显受累,呈长T1WI、长T2WI信号或短T1WI、长T2WI信号改变,边缘较模糊,DWI显示呈明显高信号,边缘清晰,经后处理后其病变区ADC值及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DTT显示白质纤维损伤,治疗后ADC值及FA值逐渐增高。结论 DWI、ADC图、FA图能够准确量化地检测到灰质核团及白质纤维束损伤改变,DTT能够直观,清晰显示白质纤维束损伤后,同时DWI、DTI及DTT良好评估治疗后改变。
吴朋吕国士韩峰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弥散张量成像
胃癌组织miR-30b和HOXA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miR-30b和HOXA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42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miR-30b及HOXA1在胃癌组织(胃癌组)及正常胃组织(癌旁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MiR-30b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HOXA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0.01);胃癌组MiR-30b蛋白表达评分低于癌旁组,HOXA1蛋白表达评分高于癌旁组(P<0.01);胃癌组MiR-30b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HOXA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0.01);MiR-30b、HOXA1蛋白表达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TMN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明显,且TMN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有复发、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5cm、有淋巴结转移,MiR-30b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HOXA1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MiR-30b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MiR-30b阴性组,HOXA1阴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HOXA1阳性组(P<0.01)。结论胃癌组织MiR-30b表达降低,HOXA1表达增加;MiR-30b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HOXA1起促进作用;MiR-30b高表达、HOXA1低表达的胃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林玲李政文韩峰牟大礼
关键词:胃癌
3.0T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对颅脑爆震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对兔颅脑爆震伤早期非出血灶、白质纤维束损伤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30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建立颅脑爆震伤模型,伤后常规进行CT、磁共振成像(MRI)、DWI和DTI扫描,采用Functool 2后处理技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量化分析;观察颅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其同一层面DWI和DT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只实验兔中,6只CT、T1WI和T2WI序列显示脑内无异常信号影,其中2只DWI未发现任何异常低信号;在其余24只实验兔,CT仅见脑内积气影;MRI常规序列检出非出血灶,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序列显示亮白高信号影。DWI序列共检出非出血灶189个,分别呈现点状(28.5%)、片状(54.0%)和线样(17.5%)高信号影,边缘清晰。DWI序列检出非出血灶数目显著多于常规T1WI和T2WI序列(P<0.01)。DTI显示感兴趣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内囊区降低尤为显著(P<0.01)。大脑半球白质和脑干ADC值、FA值降低程度与实验兔的生存时间呈线性相关(r=0.53,P=0.05;r=0.13,P=0.03;r=0.0.25,P=0.04;r=0.27,P=0.02)。结论对于兔颅脑爆震伤,DWI对非出血灶,尤其对小片状非出血灶的检出率较高;DTI可通过测定ADC值和FA值的降低程度在预后评估中发挥作用。
吴朋吕国士韩峰许克宁王海辰
关键词:爆震伤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
DTI联合DTT对外伤致胫神经损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扩散张量纤维示踪(DTT)技术在外伤致胫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不同程度胫神经损伤患者(损伤组)及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膝关节DTI资料,定量分析两组膝关节胫神经各向异性(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FA值、ADC值差异;进一步分析FA值及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胫神经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并采用DTT对胫神经进行纤维示踪,评估神经纤维走向、形态。结果损伤组FA值为0.51±0.05,对照组FA值为0.58±0.05,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9,P<0.05);损伤组ADC值为(1.43±0.07)×10^(-3)mm^2/s,对照组ADC值为(1.35±0.10)×10^(-3)mm^2/s,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5,P<0.05);FA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ADC值的ROC曲线AUC为0.724。结论 DTI技术可以定量分析胫神经损伤的损伤程度,并且在对中等以及重度神经损伤的诊断上FA值较ADC值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但其不能从形态学上对胫神经予以显示。DTT技术则可清晰显示胫神经损伤后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纤维形态变化。两者联合可大大提高对胫神经损伤诊断的正确率,并且能够对胫神经损伤后修复等进行随访和评估。
王小娟潘征韩峰殷嘉季赖丙林吕国士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胫神经
3.0T弥散张量成像在胼胝体发育不全微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DTI序列对胼胝体发育不全微结构精确评估作用,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11例胼胝体发育不全及10例对照组,行常规MRI、DTI扫描,分析白质纤维束缺失程度,采用Tensor后处理技术对感兴趣区进行量化分析;进行病理组及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常规MRI显示胼胝体完全缺如为2例,DTI显示1例显示白质纤维束未见显示,1例可见少量纤维残存;7例常规MRI显示胼胝体压部或体部缺如,其中压部缺如5例,2例体部缺如例,DTI显示大部分白质显示中断、消失;2例常规序列可疑胼胝体部分缺如,DTI显示少量白质纤维缺失。病例组DTI所测感兴趣区ADC值、FA值降低,尤其胼胝体压部分别为:(t=22.29,p<0.01;t=9.60,p<0.01)及体部(t=26.74,p<0.01;t=23.37,p<0.01)降低显著。结论 DTI能够直观、精确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缺失情况,并且DTI通过测定ADC值、FA值降低多少来评估白质纤维缺失程度,因此为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韩峰吴朋张习文
关键词:胼胝体发育不全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成像对视-隔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对视-隔发育不良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SOD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经临床确诊8例视-隔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经历常规MRI及DTI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上进行数据后处理,量化分析ADC值及FA值。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透明膈缺如及不同程度视觉通路发育障碍,单纯性以透明膈发育部分缺如或完全缺如,双侧或单侧视神经萎缩、变细为主,双侧侧脑室额角呈典型"盒子状";复杂性常合并多种脑发育畸形,其中以胼胝体发育不全较为常见(<60%),DTI显示胼胝体纤维束稀少,ADC值、FA值减低。结论 SOD是一种罕见遗传发育基因缺陷疾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诊断,常规MRI及DTI能够一次性清晰、全面显示SOD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吴朋吕国士韩峰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弥散成像对兔颅脑爆震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颅脑爆震伤模型,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颅脑爆震伤早期出血灶及非出血灶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30只新西兰大白兔执行兔颅脑爆震,炸后执行常规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SWI及DWI扫描,SWI、DWI图像及数据处理通过SWI、DWI后处理软件自动得到,对病灶进行量化分析;采用functool 2软件对感兴趣区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解剖兔颅脑,进行病理学检查,与其同一层面SWI及DWI图像对照分析。结果:30只实验兔中,6只兔的CT、T1WI、T2WI序列显示脑内未见任何异常信号影。SWI序列显示点状(315/42.7%)、片状(218/29.5%)及线样(205/27.8%)低信号影,比其他序列检出出血灶多(χ2=10.00,P<0.01)。DWI显示非出血灶呈点状(102/54.0%)、片样(33/17.5%)高信号影,边缘清晰。DWI序列检出非出血灶数目多于常规T1WI、T2WI序列(χ2=10.01,P<0.01),ADC值降低程度与生存时间呈线性相关(分别为:r=0.53,P=0.05)。结论:SWI能够检出较多隐匿出血灶,DWI明显提高对非出血灶检出率,尤其小片状非出血灶检出率,并且通过测定ADC值降低程度对预后评估具有作用,因此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吴朋吕国士韩峰许克宁
关键词:爆震伤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3.0T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颅脑爆震伤的研究价值
2013年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研究颅脑爆震伤后脑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和结构改变。方法对30只实验兔执行颅脑爆震,炸后执行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Functool2的Tensor软件包对DTI进行校准,在弥散各向异性分数(FA)图基础上对感兴趣区(ROI)重建脑白质纤维束图,解剖实验兔颅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其DT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 30只实验兔中17只炸后死亡,13只存活,其中2只存活72 h以上。白质纤维束异常改变类型分为4型:编码颜色改变2只;缺失/断裂+移位8只;稀少+缺失/断裂6只;编码颜色改变+缺失/断裂+移位14只。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出血;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变性、坏死,神经髓鞘脱失;轴突球形成。结论 DTT能够清晰、直观显示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尤其是脑白质纤维束微小结构、形态改变,脑白质纤维束形态改变越复杂,存活时间越短。
吴朋吕国士韩峰许克宁
关键词:爆震伤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磁共振成像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兔颅脑爆震伤早期出血灶检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颅脑爆震伤早期出血灶检出率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30只实验兔执行颅脑爆震,爆震后行常规CT/MRI及SWI扫描,采用后处理技术对感兴趣区进行量化分析,然后解剖实验兔颅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其SW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只实验兔,经CT、T1WI、T2WI、SWI分别检出出血灶数目为22、102、221、738个,SWI序列检出出血灶数目多于常规T1WI、T2WI序列(χ2=10.00,P<0.01)。SWI序列显示出血灶形态呈点状(315,42.7%)、片状(218,29.5%)及线样(205,27.8%)低信号影,边缘清晰。存活实验兔经SWI序列检出出血灶数目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667,P<0.05)。结论 SWI明显提高对出血灶的检出率,尤其是微小出血灶检出率,并且能够明确出血灶数目多少和分布部位,有预后评估作用,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吴朋吕国士韩峰许克宁
关键词:爆震伤磁敏感加权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