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4篇脂质体
  • 4篇手术
  • 4篇患儿
  • 3篇术后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蛋白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肺
  • 2篇心肺转流
  • 2篇心肺转流术
  • 2篇心内直视
  • 2篇镇痛
  • 2篇直视
  • 2篇气管
  • 2篇腔镜手术
  • 2篇转流
  • 2篇转流术
  • 2篇儿童

机构

  • 12篇湖北省妇幼保...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宁波市康复医...

作者

  • 17篇陈林
  • 6篇李娜
  • 5篇乐呈进
  • 4篇张咸伟
  • 3篇吴世民
  • 3篇田玉科
  • 3篇李显华
  • 3篇程静
  • 3篇王建伟
  • 3篇乐林莉
  • 2篇姚文龙
  • 2篇张传汉
  • 2篇沈婵
  • 2篇万珍珍
  • 2篇余凌
  • 2篇魏翔
  • 1篇陈明
  • 1篇郑申健
  • 1篇袁立勇
  • 1篇丁汉琳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医药导报
  • 2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S100b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 S100b 的差别方法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停跳组和不停跳组,分别接受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测验。术前及术后24 h 取患者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S100b 蛋白。结果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9%、34,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术后24 h 血清中 S100b 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减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S100b 的释前。
张传汉李显华陈林王建伟魏翔姚文龙田玉科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手术后期间
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对大鼠的麻醉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后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0.02mg·s^-1的速度于腰3.4间隙鞘内注入2%利多卡因磷酸盐溶液和2%利多卡因脂质体溶液各0.8mg。采用行为学观察及机械测痛法相结合,检测药物对大鼠双后肢作用的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以及Bromage分级的各级运动阻滞时间。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Bromage运动阻滞分级显示,对照组Ⅲ级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Ⅰ、Ⅱ级作用时间则明显短于实验组(P〈0.01)。结论脂质体延缓了利多卡因的释放;利多卡因脂质体延长了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作用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吴世民张咸伟丁汉琳张铁军陈林田玉科
关键词:利多卡因脂质体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顺苯磺阿曲库铵在患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顺苯磺阿曲库铵在患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72例,患儿术中均接受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顺苯磺阿曲库铵麻醉,并根据舒芬太尼使用剂量不同分为S1组(0.3μg/kg),S2组(0.4μg/kg)和S3组(0.5μg/kg),每组24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决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观察并记录3组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气腹建立时(T4)、气腹后5 min(T5)、气管拔管时(T6)血流动力学变化,舒芬太尼追加率,麻醉恢复时间和术后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3组T1时HR变慢,SB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3组T2时HR明显加快,SBP明显增加(P〈0.05);与T3时相比,T4~T6时HR较为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组舒芬太尼追加率明显高于S2和S3组(t 2=3.14,P〈0.05;t 3=4.20,P〈0.05)。S3组麻醉恢复平均时间长于S1和S2组(t 1=1.25,P〈0.05;t 2=0.97,P〈0.05)。S2组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S1组和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89,P〈0.05;t 2=0.98,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顺苯磺阿曲库铵在患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有效,0.4μg/kg的诱导剂量可以提供适宜的麻醉深度,缓解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减轻苏醒后异常情况的产生,更好地满足手术要求。
程静陈林乐呈进李娜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腔镜手术麻醉
布比卡因脂质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阻滞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研究其对大鼠坐骨神经的局麻作用。方法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α-生育酚和布比卡因粉剂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分别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计算其粒径;用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检测布比卡因脂质体的包封率。40只SD大鼠(200~225g)坐骨神经周围置管后随机分为4组,通过导管分别注射0.9%氯化钠溶液(N1组)、空白脂质体(N2组)、0.5%布比卡因(BP组)和0.5%布比卡因脂质体(BP-L组)各0.4mL,以形态学、机械痛阈的变化评价麻醉效果。结果光镜下观察可见脂质体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多球团块状;电镜下观察可见脂质体的形态大小不等,呈包膜透明的圆球状。其粒径介于150~2000nm,包封率为43.6%。N1和N2组未见明显的麻醉作用。BP-L组坐骨神经周围给药后不同麻醉阶段的麻醉时间t1、t2、t3以及麻醉总时间t总均显著大于BP组。结论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浕-生育酚和布比卡因粉剂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可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布比卡因被脂质体包裹后,其大鼠坐骨神经阻滞时间明显延长。
陈林吴世民王建伟张静娴李显华张咸伟
关键词:布比卡因脂质体麻醉神经阻滞坐骨神经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病原菌流行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18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留取全血,分别检测血MP、CP、LP病原体Ig M抗体,对其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RTIs患儿血清MP病原体阳性率31.72%高于CP阳性率19.89%(P<0.017,Bonferroni校正),CP病原体阳性率19.89%高于LP阳性率8.06%(P<0.017,Bonferroni校正);不同性别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阳性率比较(P>0.05);3~6岁年龄段RRTIs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1.32%、34.21%、17.11%高于0~2岁患儿13.64%、9.09%、2.27%,且高于7~12岁患儿21.21%、10.61%、1.52%(P<0.017,Bonferroni校正);冬季RRTIs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阳性率分别为58.54%、41.46%、24.39%高于春季25.49%、13.73%、3.92%,高于夏季17.95%、12.82%、2.56%,高于秋季27.27%、14.55%、3.64%(P<0.0083,Bonferroni校正)。结论:在RRTIs患儿中,MP、CP、LP三者阳性率以MP感染最高,其次为CP感染,LP最低,三者在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段患儿中的易感性存在差异,病原体的流行存在季节性差异。
王远玲陈林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不同统计学指标评价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通过神经心理测验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前、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比较不同统计学指标评价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47例,ASAⅡ或Ⅲ级,年龄15~45岁。分别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行神经心理测验。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间隔7d行神经心理测验2次,作为对照,采用标准差指数(SDI)、可信改变指数(RCI)和改良可信改变指数(MRCI)评价各项测验中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总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SDI、RCI和MRCI判断的总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4.9%、8.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DI比较,视觉再生测验中RCI和MRCI评价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降低,数字符号测验中MRCI评价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升高(P〈0.05);与MRCI比较,数字符号测验中SDI、RCI评价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MRCI是分析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较合理的统计学指标。
李显华张传汉姚文龙陈林王建伟田玉科
关键词:统计学心肺转流术心脏外科手术神经心理学测验间期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患儿急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麻醉处理1例
2019年
患儿,男性,1岁11个月,体重12 kg,身高87 cm。因"咳嗽伴喉鸣、喘息1 d"急诊入院。1岁确诊为"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HED)"。术前诊断:1.支气管异物?2.重症肺炎。术前访视患儿皮肤多处瘢痕,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温觉正常,牙齿发育不全,仅两颗畸形尖牙,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头颅偏大,体毛少,神清,颈软,反应可,皮肤干燥,体温38.5℃,HR 150次/min,RR 50次/min,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哮鸣音。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沈婵陈林辛乃幸乐呈进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术前诊断麻醉处理尖牙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的132例单胎、妊娠足月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剖宫产术中均采用持续硬膜外的麻醉方式,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根据术后镇痛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前3组定为观察组,第1组:采用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第2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3μg/h的芬太尼;第3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80μg/h的吗啡;对照组:仅在疼痛时给予盐酸哌替啶进行肌内注射。观察组使用负荷量为5 ml的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监测并记录术后第2、6、24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分数,并观察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及术后24 h内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NACS)分数。结果观察组中第1组的术后第24 h和48 h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术后的第2 h和6 h的VAS分数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的NACS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吗啡用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宮产产妇术后镇痛均有效,且对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无不良影响。
程静李娜乐呈进陈林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新生儿
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手术新生儿呼吸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手术新生儿呼吸力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胸腔镜手术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静吸复合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后以0.4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泵注氯化钠注射液。进胸腔后立即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胸,关胸前停止人工气胸。记录人工气胸前1 min(T0a),人工气胸30 min(T1)和人工气胸60 min(T2)时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值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检测麻醉诱导前5 min(T0)、T1、T2、术毕(T3)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观察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a时比较,T1和T2时2组Cdyn均降低,Ppeak和Pmean均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T1和T2时Cdyn升高,Ppeak和Pmean降低(P <0.05)。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2组TNF-α和IL-8浓度均升高(P <0.05),右美托咪定组血清TNF-α、IL-8浓度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24 h内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新生儿胸腔镜手术麻醉,可优化呼吸力学指标,降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李娜乐林莉王俊万珍珍乐呈进陈林
关键词:胸腔镜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脑状态指数在小儿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脑状态指数(CSI)在小儿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中对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的监测和调控作用。方法:择期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3-7岁,体重12-38kg,ASA 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对照组(Ⅰ组)和观察组(Ⅱ组),两组均行CSI监测。Ⅰ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Ⅱ组通过维持CSI值于50.02±5.01来调整异丙酚的靶浓度值,其余用药同Ⅰ组。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放置开口器时(T2)、扁桃体切除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10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CSI,比较两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患儿苏醒、拔管、离开复苏室时间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与T0比较,Ⅰ组HR、SBP、DBP在T1、T2、T3、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Ⅱ组HR在T2、T3、T4时间点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l、T5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SBP、DBP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l、T2、T3、T4各时点的HR、SBP、DBP、CSI值明显升高,而异丙酚用量较少,苏醒、拔管和离开复苏室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0、T5时点的HR、SBP、DBP、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SI监测为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深度提供量化指标,可避免麻醉过深、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复苏时间、防止术中知晓。
李娜冷福建乐林莉程静乐呈进陈林余凌
关键词:脑状态指数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